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斯可谓是始皇手下的第一谋士,始皇统一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都有李斯的谋划和参与,对秦王朝建立后稳定国家形势、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始皇死后,李斯在赵高的利诱下,参与了赵高的沙丘之谋,矫诏害死了扶苏,拥立胡亥继位。与赵高合谋,李斯就等于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魔鬼,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被魔鬼所吞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斯曾以其卓越的才华得到了始皇的赏识,官居丞相,位极人臣。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斯的长子李由也做了秦朝的三川郡守,手握军政大权,他其他的子女也都与官宦之家结为婚姻。一次,趁着家人团聚的时机,李斯在咸阳摆家宴,当时各级官吏都来为他捧场,场面好不热闹。这时,李斯想到了荀子教导他的那句话“物忌太盛”,于是就感慨道:“我一介平民,现在却位极人臣,可以说富贵到了极点,但是物极必反,将来不知我会落得什么样的结果啊!”在场的人都说他一定会一生富贵,家族兴旺。但李斯自己很清醒,他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知道盛极而衰是不可逃避的自然规律。
在始皇时代,李斯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和措施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很大,如统一文字、度量衡,推行郡县制,制定《秦律》等,对秦初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何到了秦二世统治时期,李斯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成为秦二世推行暴政的帮凶呢?
这还要从李斯的“老鼠哲学”说起。前文说过,李斯通过对比厕所老鼠和粮仓老鼠迥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确立了自己的“老鼠哲学”,发出了“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的感慨。追求富贵固然谈不上有错,但李斯走向了一个极端,在他看来,宁可出卖灵魂在富贵中死去,也不能落得卑贱贫困的下场。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李斯积极向上,向着自己的富贵目标跑步前进,凭借着他杰出的才华,终于位极人臣,达到了富贵的顶点。
但始皇死后李斯的政治前途出现了不确定因素,新继位的皇帝会不会还让他做丞相呢?赵高是个典型的小人,最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他看透了李斯急于保住名利地位的心态,于是在劝李斯参与沙丘之谋的时候,就先将李斯和蒙恬兄弟对比,告诉他他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一旦立扶苏,他就会失宠,名利和地位,甚至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赵高的话击中了李斯的要害,李斯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成了赵高的合谋者。面对重大的人生抉择,李斯的“老鼠哲学”战胜了他的良心,从此,他就只能被赵高和自己的欲望裹胁着,走向万劫不复的地狱。
李斯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利地位才参与沙丘之谋的,但此时他良心未泯,忧国忧民之心尚在。因此胡亥继位后,面对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李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这是转变秦朝统治方式的绝佳机会。于是,他联合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一起上书,建议秦二世停止建造阿房宫,减少百姓的徭役,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但此时的秦二世已经被赵高蛊惑,李斯的正确建议不但没被秦二世采纳,还受到了秦二世的严厉斥责。冯去疾和冯劫见救国无望,又怕遭到赵高谗害,就都自杀了。李斯舍不得自己的权力地位,再次向魔鬼妥协。从此,他不再劝谏秦二世,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计地迎合秦二世的需要。
当秦二世问李斯如何才能享乐下去时,李斯已经完全明白,秦二世做皇帝的目的就是享受,为了迎合秦二世的需要,李斯就上了那篇臭名昭著的《行督责书》,李斯上书还有另外一层更重要的背景。
当时已是公元前208年,农民起义在秦朝愈演愈烈,李斯的长子李由作为三川郡郡守,虽然拼死与起义军恶战,但只是阻挡住了吴广一部的攻势,并没能阻止周文直入关中。反而是章邯率囚徒参战,消灭了周文的起义军后又支援三川郡,击溃了吴广的起义军,解了三川郡的危局。
三川解围后,秦二世下诏对比了章邯和李由的战果,讥讽李斯作为一国丞相,竟然使盗贼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李斯害怕秦二世会更严厉地追究他们父子作战不力的责任,就曲意逢迎秦二世,献上了《行督责书》,希望以此博得秦二世的欢心,不对他们父子进行进一步的处罚。
果然,秦二世看到李斯的上奏后,心花怒放,不再提李斯父子的罪过。但恰恰是这道《行督责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因为《行督责书》的最核心观点实际上就是劝秦二世摒弃一切仁义道德,对天下百姓实施最严酷的法治,使他们不敢犯罪,这样天下就安稳,秦二世就可以好好享受了。昏庸的秦二世把李斯的理论视为至宝,对百姓一边压榨,一边严刑峻法,结果秦朝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大大小小的反秦起义越来越多。
李斯保住权势地位的目的达到了,但他的行为却引起了赵高的嫉恨。此时的赵高已经用花言巧语骗得秦二世自我封闭于深宫之中,自己独揽大权,没想到李斯也和自己争着献媚,二人本来就是因为利益才走到一起的,现在有了利害冲突,李斯成为他独揽大权的最后一个障碍,他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赵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后,为李斯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一天,赵高找到李斯说:“现在关东都乱得不成样子了,可陛下还是沉溺在声色犬马上,我想劝谏,但无奈身份低微,丞相您作为百官之长,理当为国为民,为什么不劝劝皇上呢?”
李斯哪里知道这是赵高的阴谋,还以为赵高良心发现,以为自己找到了知己,就推心置腹地对赵高说:“是应该这样啊,我早就想对皇上说这些话了。但当今天子总是在后宫,不上朝堂,我想见也见不着,想说也说不了啊!”
赵高见李斯上钩了,就说:“如果您真心想劝谏皇上,我为您寻找机会吧。”李斯点头答应。
此后,每逢秦二世在后宫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赵高就给李斯报信说,现在皇上方便,要见你。这样接连几次后,秦二世大为恼火,他叫来赵高说:“为什么每次我闲着的时候丞相不来,我玩得正高兴时他就来了,丞相是怨恨我,还是对我有什么意见,这不是成心和我过不去吗!”
赵高见火候已到,就趁机添油加醋地对秦二世说:
“如此殆矣!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
赵高给李斯安了三个罪名:一是李斯曾参与拥立胡亥一事,但事成之后一直抱怨自己不被重用,于是就有了裂土为王的想法。二是李斯的长子,即三川郡守李由,不积极镇压陈胜的乱军,因为他和陈胜是临乡。听说李斯和陈胜也通过信。三是李斯身为丞相,百官之首,现在的权力已经不亚于皇帝了,但他还不满足。
这三条没有一条有真凭实据,完全是赵高的污陷之词。尤其是第二条,稍有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李由以一郡之力抵挡住了吴广的主力军,为章邯反击争取了时间,这分明是有功,怎么会是有罪!但秦二世居然功过不分,是非不明,相信了赵高的鬼话。
秦二世想抓李斯,但一时又找不到证据,于是就让人查李由与起义军勾结一事,并派人监视李斯。李斯几次见秦二世都不是时候,就知道是中了赵高的奸计。当他听到秦二世要处理他们父子二人的时候,就立即赶往秦宫,准备揭发赵高的劣迹。
但此时的秦二世还在后宫,李斯想见却又没见到。于是,他就上书给秦二世说:“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
经历了上次的事件之后,李斯对赵高的小人秉性看得一清二楚,因此这段话说得十分准确,而且在情在理。但此时的秦二世已经完全被赵高迷惑住了,他不仅不信李斯所言,还劝李斯不要怀疑赵高。
秦二世对李斯说:“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絜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秦二世从小跟随赵高学习法律、书法等,对赵高的印象极好。而且,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对这样一个把他拥立为皇帝的人,他的确很难怀疑。相反,秦二世对李斯揭露赵高的动机倒是产生了怀疑,认为李斯想利用丞相之权杀掉赵高。于是,他就派人把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
赵高对此似乎有所准备,他立即进宫见秦二世,说:“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赵高的言下之意就是:李斯杀他是要为篡权扫清障碍。秦二世十分信任赵高,就认定是李斯有不臣之心,下令让赵高全权负责审理李斯谋反一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9:45: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