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在麦田,唤醒曲艺下一个春天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27 06:3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麦田,唤醒曲艺下一个春天

在麦田,唤醒曲艺下一个春天

马街书会正会,艺人们在麦田上“说书亮书”,吸引观众驻足观看。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摄

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小城宝丰,这半年来非常热闹。平时一年一度举办马街书会的麦田上,现在几乎每周末都有曲艺艺人“说书亮书”(亮书指艺人在书会上展示自己的技艺、表演节目——记者注),俨然是一场场“小型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民间曲艺大会,有中国曲艺文化“活化石”之称。每年书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曲艺艺人集结在宝丰,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吹拉弹唱,拜师学艺,以书会友。

从2024年8月起,马街书会开启了“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模式,为这场盛大的曲艺盛典添了一把“不熄灭的火”。近日,“常态化”后的首个马街书会正会上,来自天南海北的1915位曲艺人相聚在宝丰的麦田之上,共赴这场“曲艺之约”,其中最年长的87岁高龄,最小的只有6岁。

“回”到宝丰,看看今天的马街书会

82岁的王巧珍今年又从河南安阳“回到”了宝丰。

忙碌拥挤的麦田上,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戴着红帽子红围巾,喜气洋洋地观赏着新老艺人“亮书”表演。从前,王巧珍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1957年,13岁的王巧珍拜师学艺,师从河南坠子北路坠子名家何元秋,从此成为北路坠子的传承人。1987年,任职于安阳市说唱团的王巧珍在马街书会的现场大展英姿,一举获得了当年马街书会的“书状元”,是当年为数不多的“女状元”之一。

“以前的书会上,艺人们各自亮书、写书(指艺人与邀请方签订演出合同的过程),谁的书价最高,谁当选‘书状元’。现在,每年马街书会主办方都会组织评审团,在这片田间舞台上‘巡才’,看到哪位艺人唱得好就挑出来,让他们凑到一起,集中选拔打分,最后评选出每年的前三甲。”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以下简称“河南省曲协”)办公室主任王利民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

“我这两年岁数大了,身体不好,不能年年来参加书会了。”王巧珍说,前些年她也是评审团的一员,看着老同志和小年轻说书唱戏,给他们评个高低。

“现在的环境可是大不同了!”王巧珍告诉记者,因为是在农田里进行,以前马街书会的环境条件并不好,连最基本的卫生间和饮水设施都没有。“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发展,政府也给予马街书会这样的曲艺活动越来越多的支持,书会的环境,可比我们当年好太多了。”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鼓书(也称“鼓儿词”——记者注)的传承人、民间表演艺术家冯国,今年是连续第50年参加马街书会了。从少年时期拜师学艺到如今“光荣赶会50年”,冯国见证了马街书会半个世纪的变迁,也见证了曲艺文化的传承发展。

“以前条件艰苦,愿意从事曲艺的人少。观众的鲜花、掌声、喝彩,支持着我们这些老曲艺演员坚持下来。”冯国感叹,如今条件越来越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看曲艺、参与曲艺,让他们这些老演员受到更多触动。

“我们这些老演员一直都在推动大鼓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最近这些年,马街书会的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越来越多,我们开心又欣慰。”冯国说。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在非遗曲艺展演舞台前,年轻的观众三五成群,认真欣赏着舞台上的大鼓书表演。18岁的刘峰也在舞台前久久地停留,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宝丰参观这场曲艺盛会。

“我家离这里不是特别远,但今年还是第一次来书会现场。”刘峰说,同在平顶山市,从小他就经常听说马街书会,来这里亲眼看到大家“席天幕地”地说书唱书,才真正体会到传统曲艺的魅力。

换个方式,给传统表演添点活力

曲艺的发展离不开老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也离不开年轻艺人的传承与创新。

河南坠子青年演员芦瑶的奶奶胡秀芝,是知名河南坠子演员。从小,芦瑶就在奶奶的教导下钻研河南坠子等传统曲艺。这次来马街书会,她像老艺人们一样,也用了“回”这个字。

“我上一次来马街书会还是2008年,后来上学时间紧张,基本没有机会再来。”芦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次再回到马街书会,亲切和怀念感扑面而来。

“奶奶和其他很多老演员对我影响很深。”出身曲艺世家,芦瑶身上会多一些额外的压力,促使她去唱好每一部作品。“但这些压力也是我的动力。我会觉得,我比其他人更幸运一点,可以踩着前辈的肩膀在曲艺之路上行走,把优秀的曲艺作品唱给观众。”

在麦田,唤醒曲艺下一个春天

马街书会正会,小演员跟随师父一起表演传统相声。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摄

除了日常登台演出,场下的芦瑶会在直播平台“换一种方式”表演。“直播时候‘纯唱’的话,其实效果并不太好。我刚开始直播时,很少有观众能完整听完一段。”面对这样的情况,芦瑶改变方法,分段去“讲”河南坠子的故事。

“河南坠子唱的故事情节是很丰富多样的,直播时候,我会把这些故事情节按逻辑划分出来,一天讲一点,一天唱一段。”芦瑶说。比如,唱《偷石榴》,她就一点点讲为什么小朋友要去偷石榴、怎么偷石榴。

新的直播表演形式得到了很好的回馈,芦瑶直播间的观众越来越多,互动效果也越来越好。“很多年轻观众很喜欢我这个形式,都说追我的直播像追综艺和电视剧一样。”

今年是郑州工商学院艺术学院学生马遥的本命年,从14岁拜师学艺算起,他已经有10年艺龄了。作为快板书青年演员,他也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新方法,“我把《甄嬛传》中的热门桥段改编成词,用快板书重新演绎出来,很多人都很喜欢”。

除了在社交平台发作品,在校园里,马遥也是一名快板书“老师”。宿舍里,每当马遥拿起快板唱上几段,周围舍友总得跟他学几句;在学校的曲艺社团,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接触、学习传统曲艺。

“毕业后我想专职从事曲艺相关工作,把快板书和曲艺文化传承下去。”马遥说。虽然现在社会变化快,从事传统曲艺工作可能不如找一份普通工作稳定,但家里和身边人都很支持他。“我因为热爱开始学,也会因为热爱把快板书传承下去。我们年轻人跟着上一代艺人学到了这么精彩的曲艺文化,也要把这些好东西传给下一代。”

进校园建学科,把曲艺文化传给下一代

今年马街书会现场,小朋友们的表演依旧让人眼前一亮。李派快板第三代传人牛艳萍和她的学生们配合默契,表演了一场“儿童快板”。

“这次上场的小孩里,有的从三四岁就开始跟我学快板,到现在已经学了七八年了。”每年马街书会,牛艳萍都会带着学生赶会亮书,如今她开办的“牛艳萍快板书传承所”已经累计培养了数千名学生。

牛艳萍介绍,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快板书等传统曲艺,既是知识上的补充,又锻炼了协调能力。“快板书、评书的大部分传统唱段讲的是历史故事,孩子们在平时背词练曲,用较为轻松的方式就能吸收不少历史知识。在唱和说的过程中,也能锻炼口才,让小朋友更自信大方。”

近年来,河南省不少学校开始将曲艺传承人请进学校,向更多的学生传授技艺。2016年,平顶山市鲁山县琴台第一小学与冯国一同在学校建立了“鼓儿词传承基地”,2019年又组建了鼓儿词社团,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开设大鼓书特色课程。

“小孩们都可喜欢来上课了,都说这大鼓书‘好玩儿又好听’,学得都很努力。一次记不住,下次接着练。家长也都支持孩子跟我学。”冯国说,学校开设这类课程,让曲艺文化在小朋友、年轻人中间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也让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多传承的可能。

“除了组织曲艺培训、展演、赛事,我们也在探索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王利民向记者介绍,2024年,河南省曲协和河南省曲艺团共同策划举办了4场“曲艺进校园”演出,2025年将增加演出场次、扩大进校范围。

近年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信阳师范大学设立了曲艺专业,南阳师范学院、郑州科技学院、平顶山学院等院校开设了曲艺课程,让曲艺“学科”越来越规范化、细致化。

“学科顶层设计建设好后,相关的教材编写和科研工作也在陆续推进。”王利民说,“给曲艺文化建立‘体系’,让曲艺实践能科学、持续地进行,才能将曲艺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应受访者要求,刘峰为化名)【责任编辑:蒋肖斌,张蕾编辑:侯歆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坠子、天津快板、京韵大鼓、山东琴书……数十种曲艺曲种在书会现场同时上演。人群中,70岁的李胜付听得如痴似醉,“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赶这趟会,值了!”为了听书
2025-02-11 06:10:00
风雪无阻!说唱艺人扎堆河南,80岁的她也要现身了!
...。网友评论众所周知,大师在民间。今年书会前夕,借着曲艺大师们来郑州拍宣传片的机会,My Radio和几位非遗传承人面对面聊了聊。麦田里的守艺人 马街书会天地之间都是舞台,马
2024-02-21 16:21:00
中国年·河南味丨“我与马街书会那40多年的热爱与传承”
...丰马街书会,可谓家喻户晓。每年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曲艺爱好者前来亮艺、会友、祭祖、拜师收徒,至今已发展成草根艺人、曲艺名家向往和云集的精神殿堂,而70多岁的赵玉萍已连续参加4
2024-02-17 22:26:00
...马街书会的主题是“守望说唱 情系万家”,从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报名情况看,节目的质量、数量、涉及的曲种和地区均超往年。本次书会共报送223个节目,超出去年91个;曲种数量达到
2024-02-20 01:18:00
...举行。鼓声阵阵、曲声悠扬,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展现了“曲艺之乡”的独特魅力。2023年马街书会书状元颁奖仪式上,宝丰县委书记王代强按照马街书会的传统习俗,为来自巩义市的新科书状元
2023-02-04 01:28:00
亮说书、备食材……2023年宝丰马街书会系列活动陆续铺开
...,演员们台上的精彩演唱不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在曲艺表演场地,坠子书的摊位旁围满了听众,大家尽情享受曲艺的魅力。马街书会俗称“十三马街会”,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南5公
2023-02-02 14:29:00
大家熟悉我,知道我是一名曲艺工作者,是一名评书演员,曲艺属于民间文艺,我也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就我从事的评书来说,曲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概念,在那之前,说评书的、说相声的、唱大
2024-07-24 12:01:00
邮储银行宝丰县支行在全国曲艺行当盛会“马街书会”开展春节期间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大河网讯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已传承七百余年的马街书会在冰天雪地里开腔。邮储银行宝丰县支行工作人员不畏风雪,在马街书会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为做好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进一步推
2024-02-23 15:32:00
2025胡集书会在惠民县拉开帷幕
...一度的胡集书会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拉开帷幕,一幕幕曲艺大戏精彩上演。在书会开幕式上,曲艺名家、新秀云集,刘兰芳携弟子登台献艺,牛群、周宇全程主持开幕式及送欢笑到基层节目演出,
2025-02-10 09:4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亳州市寓言作家王宏理获“金骆驼奖”最高奖——黄金奖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从亳州市作家协会获悉:第八届“金骆驼奖”颁奖典礼日前举行,安徽亳州市寓言作家王宏理的寓言集《小蜗牛登山》获最高奖——黄金奖
2025-11-08 17:22:00
北京文联推出小剧场青创计划 为喜剧青年提供成长平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11月7日晚,北京老舍剧院里笑声不断。7组青年创作者带来脱口秀、黑幕剧、素描喜剧
2025-11-08 19:45:00
吕剧芬芳进校园 文化种子润童心——东营市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大班组开展吕剧体验活动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扎根发芽,2025年11月7日,东营市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专业演员走进幼儿园
2025-11-08 15:53:00
大把“撒糖”! 宜宾市总工会举办“会聚良缘·缘定宜宾”单身职工联谊活动
2025年11月6日,由宜宾市总工会主办、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叙州区总工会承办的“会聚良缘·缘定宜宾”单身职工联谊活动在少娥谷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欢乐上演
2025-11-08 14:42:00
百姓看日报·记者节特别版2.0 | 记者是群什么样的人?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郭伟 王博文案:赵丽肖手绘:王戬芬出镜:霍相博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王木者
2025-11-08 10:11: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
2025-11-08 08:39:00
第36届亚洲小姐全球大赛在深圳圆满收官
近日,第36届亚洲小姐全球大赛在深圳圆满收官。评审团大中华赛区主席张琳梓,赛区主席马玉红,第36届亚洲小姐竞选大赛大中华区名誉主席聂玉声
2025-11-07 09:25:00
以传递快乐为家训,王牌宗族携手闯过十重关卡。而今宗族之内暗流涌动,他们将迎来终极考验!谁有资格成为下一位掌事人?这场关乎宗族未来的对决
2025-11-07 10:56:00
11月6日,上影新片《菜肉馄饨》举办了上海首映礼,一众主创携手亮相,与观众热情交流,现场氛围欢乐温馨。影片由王隽担任总出品人及总制片人
2025-11-07 13:28:00
家庭群像暖心开播!《四喜》今晚登陆央八,感知中式情感的烟火欢喜
立冬已至,暖剧先行。今晚起,由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瞳盟影视出品,由沈严总导演,沈阳导演,蓝小汐编剧的现实主义生活情感群像剧《四喜》
2025-11-07 13:28:00
海峡两岸血脉相连 共筑家园时代强音
海峡舞集《六十八海里》&海峡组歌《直挂云帆济沧海》2025年11月5日19:30,一场以"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共筑家园"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将在闽江之心青年会广场隆重上演
2025-11-07 13:28:00
墨染日坛秋,笔绘东方意 —— 《书画里的中国》周书杨沉浸式写生直播
在京城古韵悠长的日坛公园内,青年画家周书杨以笔为媒、以墨为韵,在《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节目组的镜头下展开了一场沉浸式写生创作
2025-11-07 13:28:00
《还珠》开播! 芒果TV打造超级IP短剧 罗一舟胡连馨上演“穿珠”
今日(11月7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出品,台湾怡人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影视进行IP授权,芒果TV大芒计划、上海影视、武汉青春品像联合制作的微短剧《还珠》正式在芒果TV全网独播
2025-11-07 13:28:00
《非来不可》第三季持续圈粉:以山河为幕,演绎一场有笑有泪的沉浸式游学
自开播以来,由江苏卫视、音你文化、聚仁乐颜联合出品,聚仁传媒承制的《非来不可》第三季以“山河即课堂,行走即成长”为脉络
2025-11-07 13:58:00
《一路繁花2》第三期:影后饭局火花四射,家庭那达慕与寻鹿之旅见证繁花团团魂升温
近日,爱奇艺自制综艺《一路繁花2》同步上线了第三期正片。何赛飞、刘嘉玲、刘晓庆、宁静、张柏芝与柯淳、邵子恒组成的繁花团深入呼伦贝尔大草原与大兴安岭腹地
2025-11-07 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