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 本报记者 梁坚义 通讯员 叶祥东
腊月二十,年味渐浓,各级驻村工作队在干嘛?11日下午,我们走进阳新枫林镇大畈村。
在大畈村委会,我们屁股还没坐热,一辆车戛然停在村委会门口,丁继华和队员方郧农风风火火走下车来。
丁继华,湖北省自然资源厅驻阳新枫林镇大畈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他个头不高,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眉宇间透出一股坚毅和执着。
跑项目:亮出“产业清单”
“项目合作之事,谈好了吧?”此前,我们问村委会副主任刘国庆。刘国庆说,丁书记他们外出考察项目去了,怕是今天赶不回来。
“谈得很好。对方明天过来考察,落实相关具体事宜。”谁知,丁继华回来了,一见到刘国庆兴致勃勃地说。
“我们本可以回武汉休息,可丁书记硬是要去江西武陵考察农产品加工项目。说是2023年的事要早谋划、早落实,等不得、等不起。”方郧农接过话茬。
谈起项目发展的事儿,丁继华打开了话闸,亮出了“产业清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温泉度假村项目、辣椒柑橘种植项目、万事顺服装扩产项目……
“这些项目不是‘拍胸脯’决定的,而是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再交党员大会讨论敲定的。”丁继华说。
大畈村村支部书记柯瑞尊说:“项目已经确定,经营主体已经落实,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大事小事交由群众自己做主,就会避免项目走弯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去年驻村之初,驻村工作队订立了“三要三不能”规矩,即“工作中要扎实干事,不能投机取巧;休闲时要带头学习,不能打牌钓鱼;岗位上要尽心奉献,不能牟取私利。”
“干事创业,队伍没有纪律就是‘一盘散沙’。驻村工作刚开个好头,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不能半途而废。”丁继华说。
联系卡:架起干群连心桥
“滴滴滴……”在我们交谈时,丁继华的手机突然响起来了。
“丁同志嘛?我是南案下组的柯友华。我家水管没水,能派个人来吗?”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
“好。你等着,我们马上就过来。”接过电话,丁继华和方郧农驾车往柯友华家奔去。
原来,柯友华一直在外务工。最近,他带着一家老少回家过年,却发现水龙头怎么也不出水。看到门上的联系卡,柯友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通了电话。
联系卡是工作队为了方便村民联系工作人员而制作的卡片,上面有丁继华、方陨农、王云可等人的照片和电话号码,并标注“有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竭诚服务”的留言。在大畈村,几乎每个农户家的大门上都有联系卡,小小便民联系卡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水源不足,赶紧安排人送水。”丁继华察看现场后,发现柯友华地势较高,因水源不足而导致无水可供。
“年后要想办法解决好柯家的吃水问题。”丁继华一边安排村里为柯友华家送水,一边组织整改方案。
“没想到,我一个电话就麻烦你们这么多。”50多岁的柯友华有点愧疚。
“我们经常接到这类电话。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队员王云可说。
回到村里,我们翻开工作队的记事本。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记录了百姓的“烦心事”“急难事”……粗略统计有百余件,几乎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