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8 13:05:00 来源:中国网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板内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是地震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简称:一测中心)坚持把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对象,近30年连续开展青藏高原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致力于探索和揭示大陆强震机理,以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于1997年被中国地震局(时称国家地震局)授予“英雄监测队”称号,激励着地震监测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守护地震安全。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西藏地区台站分布相对稀疏,川藏铁路等重点生命线工程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地震安全保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一测中心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刻检视问题和不足,秉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念寻找事业发展突破口,充分利用地震监测专业优势和青藏高原作业丰富经验,把提升监测能力作为主题教育专项行动,积极参与“西藏地震监测能力提升项目”,为西藏地区新建的35个测震台站和20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点踏勘选址。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图1 青年突击队员在西藏日喀则海拔约5100米的山区架设GNSS观测仪器

本次作业覆盖西藏全境,点位之间路途遥远,部分点位分布在无人区,设计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点位共27个,具有海拔高、作业难、风险高等特点。困难与挑战并重,让勘选工作成为了秉持“英雄监测队”历史传承、培育防震减灾事业情怀的“练兵场”。一测中心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建青年突击队,把“精神谱系”传承融入到急难险重任务中,鼓励引导青年干部勇于“自找苦吃”,不断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中激扬青春、增强本领,更好以初心砥砺使命、以事业标校成长,把所学所长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图2 青年突击队员在西藏阿里海拔约5400米的山区架设测震仪器

让追求卓越成为一种习惯

荣誉,坚定信心、激励斗志,让人们在崇尚荣誉中养成追求卓越的习惯,不断成就有价值的人生。“英雄监测队”精神对于一测中心而言,是传承的荣耀,也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习惯,在青藏高原作业中酣畅淋漓地展现。青年突击队坚持登高必自、行胜于言,以具有高原监测经验的队员为骨干,分为4个作业组,在周密制定方案、合理规划行程,做好充足准备后,于6月底向着“世界屋脊”出发,在地势险峻的山川高原开启了奔赴辽阔山河的踏勘选址征途。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图3 青年突击队员在西藏昌都连夜开展测震选址观测

台站需要建设在完整的基岩上,选址既要考虑的是环境干扰的影响,也要兼顾交通、通信、电力等因素。“踏勘选址工作最能体现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特别是新建的测震台是无人值守台站,每一个点位的确定都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既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也要考虑到后续的观测和运维的便捷。”领队余大新与队员们共同确定了选址原则。更高的工作标准,在西藏高海拔地区意味着更严峻的身体考验。队员们常常为了寻找一块完整的基岩,勘选到一个理想的场地,背负仪器徒步走遍设计点位方圆几公里,上山下山十余次,严谨细致开展试验性观测。历时1个月,踏勘选址工作全部完成,其中,测震台站选址在满足项目建设Ⅱ类台标准的基础上,80%以上达到了Ⅰ类台标准。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图4 青年突击队员在西藏那曲海拔约4600米的山区调试仪器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在西藏地区作业,常常需要抢抓“窗口期”,与时间赛跑,踏勘选址工作要为后面的台站建设挤出时间。6月至7月,西藏正值雨季,给踏勘选址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藏南地区,设计点位主要沿喜马拉雅山脉布设,落差起伏较大,海拔自2000米左右上升到5000米左右,连续的降雨加之较大的温差,部分队员们冒雨作业而不慎感冒发烧,但仍然坚持不退缩,用栉风沐雨、夙兴夜寐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时间,换来了效率,高标准完成了踏勘选址工作。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图5 青年突击队员在西藏林芝冒雨架设测震观测仪器

“青藏高原作业是一测中心近30年的历史传承,前辈们在这里勇闯无人区,遇到过大雪封山,也有过凿冰饮水。”队员们乐观地说,“他们的足迹和故事激励着我们克服困难,笑迎挑战。”面对地震预测这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一代代地震监测人从征服“世界屋脊”的地震监测开始,向着地震科学研究的“高峰”不懈攀登,走出了一条“防震减灾 造福人民”的初心之路。如今,年轻的队员们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出发,以“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执着,接续历史、传承荣誉,在地震科技创新的征途中勇攀高峰。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在世界屋脊走出一条初心之路

图6 青年突击队员在西藏林芝连夜开展测震选址观测

(作者: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彭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本13年前的日记 记录了祖国直升机事业的“从0到1”
...史册的伟大日子!今天,我们的神鹰飞跃唐古拉山,踏上世界屋脊,第一次来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完成国产直升机天路之行的伟大壮举。这是几代直升机人的夙愿和梦想,站在世界屋脊我们
2023-11-13 01:25:00
丰富生态资源成为雪域高原“幸福不动产” “世界屋脊”享宜居生活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雪域高原西藏,近年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推动和各地积极支援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西藏规模最大的营造林建设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启动,迄今已为
2023-10-23 09:33:00
坚守“云顶观象台”,他们在“世界屋脊”为地球“测体温”,看看
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海拔3816米的瓦里关山似乎不算特别巍峨。9年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在此建成,它是欧亚大陆内陆腹地唯一的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也
2023-11-21 23:55:00
坚守岗位|电力人巡线保供电 守护万家灯火
...电力220千伏巴尔变电站运维人员 措姆 次仁平措:我们在世界屋脊的屋脊,天上的阿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全国人民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23-01-01 11:45:00
“远不过阿里,苦不过那曲。”只有置身于这“世界屋脊之屋脊”,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西藏俗语里的“那曲之苦”: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仅及海平面的一半,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2024-06-24 15:46:00
破解“藏地密码”(书里书外)
...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系列丛书是在大型报告文学作品《世界屋脊的光芒》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后改编的青少年版本。少年强则国强。杨丰美改编的初衷,是希望能用文学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青
2022-12-20 04:1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跑牧区、看草原、搞科研...董全民曾17天走遍41个区、县,在“世界屋脊”上研究小草,终于练成“草原博士”,带你认识这位扎根科研一线的70后!
2025-03-09 11:04:00
我们的家园丨拉林铁路:复兴号驶上“世界屋脊”,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气化铁路。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后,复兴号首次驶上“世界屋脊”,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翻开了新篇章。“高岭耸云,大河横空”,交通不便一度成为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23-07-22 19:04:00
世界屋脊拍摄6个月!《八座山》两大影帝飙戏
...,被国际媒体誉为「今年最好的电影之一」。全片在两大世界屋脊——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拍摄6个月的电影《八座山》,片中海拔3300米风景堪称世外桃源、加上摄影绝美,获美国《洛杉
2023-07-14 06: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正定乒乓”全民联赛,全域联动玩法多样
9月7日,选手在正定阳和楼东广场参加2025“正定乒乓”全民联赛。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摄在景区参加比赛是什么感觉?现场报名当即参赛是什么场景
2025-09-15 08:00:00
民生一线|菜市场,烟火气里有新意
9月10日,年轻人在石家庄市长安区的菜鲜生市民生活服务中心选购商品。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屈玉琪摄菜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2025-09-15 08:00:00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即将启帷主会场七大展区预计展出设计新品3200件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9月9日,从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09-15 08:02:00
记者走基层|打“飞的”游太行“红川绿谷”
9月9日上午,记者乘坐小型直升机在400米高空俯瞰邢台大峡谷风光。 河北日报记者 吕若汐摄9月9日上午10时,一架深蓝色罗宾逊R44小型直升机停在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停机坪
2025-09-15 08:04:00
掘金副产物 串起产业链解锁一粒海盐的循环密码——海洋经济新脉动(五)8月29日,在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离子膜烧碱车间内
2025-09-15 08:04:00
9月14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项目现场一派火热景象,T3航站楼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东、西、中指廊区域,60余台印着“TZ”标识的高空作业平台格外醒目
2025-09-15 06:42:00
央媒看太原9月13日,央广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为题
2025-09-15 06:42:00
不止于奖项!江西科学技术奖因何“宝贵”?
9月11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召开。这场大会不仅是对江西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礼赞,更通过奖项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全省科技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2025-09-15 06:50:00
石墩遭移位,机动车违规驶入景观桥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南昌市新建区兴国南路延伸景观桥自正式通车后,打通了曾经阻隔居民出行的“断头路”,为周边居民架起了一座通行便利的“民心桥”
2025-09-15 06:50:00
江西创业担保贷款总量居全国首位
“十四五”期间,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达到352万人和561万人;实施一揽子稳就业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3亿元
2025-09-15 06:50:00
这场红茶盛会为啥选择修水?
修水悠悠,九岭延绵,九江修水,这个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小城,即将迎来一场国家级盛事。 9月12日,记者从“2025中国红茶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09-15 06:50:00
江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9月13日晚,萍乡市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灯火璀璨,人流如织。伴随着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江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2025-09-15 06:50: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9月14日,太原天然气公司开展2025年度小微营福用户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燃气安全事故
2025-09-15 07:12:00
9月13日14时30分,一架由匈牙利飞来的空客A320民航客机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这是我省落地的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2025-09-15 07:13:00
今年秋季学期,小店区老年大学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团队为支撑、艺术展示为延伸,深化“课程扩容”、做活“团队入驻”、点亮“风采展示”
2025-09-15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