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伴随着热闹欢腾的迎宾锣鼓,1月18日上午10点,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大美合解村·欢歌幸福年”冬季“村晚”活动在合解村蔬菜基地正式拉开帷幕。
在极具农耕文化特色的合解天天村晚大舞台上,两千余名观众欢聚一堂,360余名“民星”轮番上阵,在舞台、田坎间来回穿梭,跳插秧舞、演变脸秀、唱祝酒歌,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民族风情、浓郁年味的沉浸式文艺盛宴,引得掌声、笑声、喝彩声不断。
村民桂林容高兴地说道,一年到头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村晚”,全村上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反复商量,来回排练,足足准备了半年时间。在日复一日的唱唱跳跳中,精神头更足了,生活有盼头了,乡里乡亲的心也更近了。
据悉,合解村是重庆市第一个举办“村晚”和村民创作“村歌”的村庄。自2014年起,合解村就坚持每年举办“村晚”,上台表演的多是本村村民,他们自己编排农耕情景剧、歌舞戏曲、相声小品等节目百余个,原生态、接地气的表演吸引了市民朋友前来观看。今年更是吸引了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工作的国际友人吕宾及其家人前来观看,并现场为在座的观众带来独唱《大中国》和武术表演。
相较往年,今年的“村晚”又有了新特点,除了160余名本村村民踊跃参演,村里还邀请了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村、巴南区道角村等友好村落的200余名“民星”同台演绎、互送“村晚”,既让本村村民足不出村体验民族风情、传统艺术,也增进了地域文化交流。在舞台的周围,也特别安排了磨豆花、车风车、打糍粑、滚铁环、跳绳斗鸡、犁田捕鱼等传统农村民事、民俗互动展演,原汁原味呈现乡村生活场景,既拉满拉足年味氛围,也唤起现场观众的童年记忆、乡土情怀。
台上文化大餐,台下团圆盛宴。本次“村晚”还特别准备了130桌新春团圆宴席。随着热闹喧腾地招呼吆喝,麻溜利索地装盘传菜,富有乡村年味的“九大碗”被悉数摆上八仙桌、田坎席。村里父老乡亲和远道而来的嘉宾游客在游廊、田坎、院坝之中,谈天说地、颂歌祝酒、共庆团圆,一派喜庆欢腾的吉祥景象。
把活动办在村里,更要把资源引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为进一步做大做亮合解“村晚”名片,从而达到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实现文化变现的叠加效应。2024年,合解村立足自身特色农耕文化优势,修建田园实景舞台——“合解天天村晚大舞台”,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吸引众多中老年团队和文艺爱好者前来住民宿、买土货、尝美食、品民俗,沉浸式体验“天天村晚”魅力。村民王朝英表示,现在每天都有旅游团队到合解观光,自己作为“村晚大舞台”的帮厨,既能按月领工资,也能把种的果蔬摆摊售卖,每月足不出村就能收入四五千块,心里很是满足。
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近年来,珞璜镇坚持在创新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创新实施“五个一”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广场休闲文化季”“艺梦珞璜·百姓课堂”“公益暑托班”等系列文化惠民招牌活动,2024年,成功创建全市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镇党委书记赵富勇表示,2025年,珞璜镇还将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引领作用,拓展新型文化服务空间,汇聚公共文化服务力量,擦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努力为全镇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通讯员 张秋洁 庞俊梅
编辑:滕飞飞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9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