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这个可怜人,最终向美国低了头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6-26 17:1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这个可怜人,最终向美国低了头

本文转载自牛弹琴

作者牛弹琴

如果要评选过去40年,最具传奇性的澳大利亚人,那我认为,非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莫属。

这个可怜人,就因为披露了美国的秘密和丑闻,被美国全球追杀了14年,住了7年的厄瓜多尔大使馆,关了5年的英国大牢。

终于,6月24日,故事迎来一个戏剧性转折,51岁的阿桑奇认罪,承认泄露了美国军事机密;美国“网开一面”,判处他62个月监禁,等同于他在英国的坐牢时间。

阿桑奇随后登机,飞回澳大利亚。

走时,他还正值壮年,信心满满;归来,却已是满头白发,伤痕累累。

这就是叫板美国的代价!

这个可怜人,最终向美国低了头

但阿桑奇,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关于美国的无耻,关于澳大利亚的无胆,关于自己命运的无奈。

确实太无耻。

阿桑奇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披露了美国人曼宁提供的大量有关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美国国防机密。

与其说是机密,不如说是丑闻。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在伊拉克战场,美军阿帕奇直升机,一次无来由地在巴格达地面发动袭击,事件造成11人死亡,其中包括2名路透社记者。

这是什么罪行?

毫无疑问,这是屠杀!

如果没有阿桑奇,我们根本无从知晓真相。那两名路透社记者,很可能也被美国描述死于恐怖分子之手。

真相,让美国坐卧不安。然后,就是全力追杀。

按照美国指控的18项罪名,阿桑奇将最高被判175年徒刑。他将在美国把牢底坐穿。

阿桑奇不得不逃亡。他逃到瑞典逃到英国,但逃不脱的是美国的魔爪。

其中,很离奇的一件事:2010年,在瑞典要求下,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阿桑奇,罪名是他性侵了两名瑞典女子。

在逃亡路上,还有这种“性”致?

阿桑奇断然否认,走投无路的他,在伦敦躲进了厄瓜多尔大使馆。当年,厄瓜多尔与西方一直不对付。

在狭小的大使馆,阿桑奇一住就是7年。

这个可怜人,最终向美国低了头

在这期间,瑞典方面突然又撤销了针对他的强奸指控。

强奸还是不强奸,原来也是这样戏剧性?

瑞典啊瑞典,原来也这样神奇。

但阿桑奇的故事,还只是一个开头。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7年后,厄瓜多尔政局变动,在美国压力下,撤销了对阿桑奇的庇护。

2019年,阿桑奇不得不走出大使馆,英国警方立刻予以逮捕,将他关在一间3X2米的牢房里。

接下来,就是美国的引渡大战。

阿桑奇自然拒绝引渡,全世界也群情激愤。

毕竟,阿桑奇不是美国人,他创办的网站,只是刊登了美国人披露的内部材料,这完全符合西方新闻自由的定义,何罪之有?

换一个角度看,如果阿桑奇揭露的是俄罗斯(对不住了,俄罗斯),那美国百分百会认定,他是英雄,但很可惜,他揭露的是美国。

什么是双标?

这就是双标!

这里面,还不得不提澳大利亚的无胆。

澳大利亚的几任政府,总是以维护澳大利亚人权益自居,今天抗议这个国家,明天抗议那个国家。但阿桑奇是彻彻底底的澳大利亚人,他披露的也是震撼全世界的真相,澳大利亚维护阿桑奇了吗?

澳大利亚默不作声,任由美国追杀阿桑奇,甚至通过瑞典等国,采用了很卑劣的手段。

澳大利亚人愤怒了,我看到最近一份民意调查,71%的澳大利亚人,支持无罪释放阿桑奇。

也不得不说,相对于前几任总理,澳大利亚现总理阿尔巴尼斯,还是要更有作为一点。

在国内压力之下,阿尔巴尼斯公开向美国呼吁,放过阿桑奇吧。

这个可怜人,最终向美国低了头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协议达成。

阿桑奇回到澳大利亚,美国还是会判他有罪,但他的服刑时间,由他的伦敦监狱时间抵扣。

很有意思的一点,阿桑奇还需要去美国法庭认罪,但这个法庭,不在美国本土,而是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

很简单,阿桑奇还是不相信美国。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他担心如果去了美国本土,不排除又被扣下,把牢底坐穿,甚至神秘死亡。

塞班岛是美国海外领地,邻近澳大利亚,想必美国不至于在那里下手。我看到,CNN最后的评价,“这是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

为了回家,为了自由,阿桑奇最终低下了头。但很多澳大利亚人,更多的是悲愤。

澳大利亚绿党参议员舒布里奇就表示, “我们要明确一点,阿桑奇根本就不应该被指控犯有间谍罪,也不应该被迫达成这项协议”。

为什么?

“阿桑奇只是向世界展示了,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恐怖行为,以及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政府的共谋行为而被监禁多年,这就是他受到惩罚的原因。”

我看到,一些国际政要也发表了自己看法。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就说,“对阿桑奇的永久监禁和酷刑,是在全球范围内对新闻自由的攻击。”

他应该也是有感而发。

这个可怜人,最终向美国低了头

但美国明明知道自己双标,却还是对阿桑奇追杀不放,为什么?

很简单,阿桑奇侵犯了美国的利益,尤其是曝光了美国的太多丑闻,不惩罚阿桑奇,美国怕出现更多的阿桑奇。

CNN就引述英国《展望》杂志编辑艾伦·拉斯布里杰的话说,阿桑奇获释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够了,他的遭遇是对记者和举报人的警告,让他们保持沉默。我怀疑它会奏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国给了澳大利亚当头一棒
...像穿了同一条裤子,但一谈到这件事,美国毫不客气给了澳大利亚当头一棒。什么事呢?阿桑奇的案件。阿桑奇是澳大利亚人,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2010年,“维基解密”曝光了美国关于
2023-08-01 09:27:00
抗争14年后,他以认罪换取自由……一文读懂阿桑奇事件始末
...罢甘休?52年的人生,14年的抗争阿桑奇现年52岁,出生在澳大利亚,幼年随母亲四处漂泊,没受过正规教育。后来,由于结识了一位卖电脑的邻居,他成为全球最早接触电脑的人之一,继而
2024-06-26 20:25:00
外媒:法国拒绝向阿桑奇提供政治庇护
...。相关阅读:美国官方暗示或将与阿桑奇达成认罪协议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4日报道,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卡罗琳·肯尼迪(Caroline Kennedy)称
2023-09-06 14:39:00
打了十多年,阿桑奇和美国的“引渡战”还要接着打
...的保证”,确保他被引渡后不会面临死刑、以及允许这位澳大利亚公民援引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获得与美国公民相同的言论自由保护。法院将于5月20日再次举行听证会,对美国的保证作出评估
2024-03-30 17:35:00
英雄or罪人:维基解密创始人的波折人生
...并引渡到美国。这起牵涉美国、英国、瑞典、厄瓜多尔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漫长法律纷争,耗费了现年52岁的阿桑奇整整13年、相当于其目前人生四分之一的时光。阿桑奇是如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
2024-06-25 18:21:00
...渡美国的法律斗争后,于周一从英国监狱获释,并正返回澳大利亚。这位52岁的争议人物过去五年被关押在伦敦东南部的贝尔马什最高安全级别监狱,而此前的近七年时间里,他躲藏在厄瓜多尔大
2024-06-27 13:54:00
阿桑奇获释,曾曝光美国这些“恶行”
...奇因何失去自由,又如何重获自由?阿桑奇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十几岁时就因编程出名,1995年曾因黑客行为被罚款,还曾与人合写过一本关于互联网的畅销书。 2006年,35
2024-06-27 10:55:00
英法院就是否引渡阿桑奇举行听证会 阿桑奇未出庭
...美国、英国,放开阿桑奇”等标语牌,还有抗议者挥舞着澳大利亚国旗。期间,阿桑奇的妻子现身表示感谢,并呼吁支持者不要停止抗议,“直至阿桑奇获得自由”。 阿桑奇的妻子日前在发布会
2024-02-21 10:32:00
布林肯不给澳大利亚面子,当面拒绝结束对维基解密阿桑奇的起诉
来源:火星视野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六在回应澳大利亚要求结束对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起诉时,强调了阿桑奇所犯下的“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阿桑奇在十多年前发布大量机密
2023-08-02 10:4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