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6月27日讯近日,荣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水利防汛和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水利防汛方面: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突出重点,创新思路,细化措施,严守底线思维,加大水利防汛力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一)补齐防洪短板,夯实灾害防御工程基础
一是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大龙等6座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目前这6座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完成蓄水验收。二是加快小落河、沽河治理工程。对沽河鲍村向阳段,小落河滕家段、上庄段等3个重点河段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已治理河道11.7公里,整体进度达到70%。三是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在推进物业化管护的同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全市137座小型水库全部设立巡查巡护公益性岗位,有效提升小型水库工程标准和管理能力。四是推进小型水库坝顶及防汛路硬化工程。实施小型水库坝顶及防汛路硬化工程,计划对古格等15座小型水库坝顶及防汛路进行硬化,预计12月底完工。
(二)强化分工协作,压紧压实各项防汛责任
一是强化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各项防汛责任,对全市141座水库逐库落实“三个责任人”。二是细化检查督导责任。以5座市管水库为中心,将全市141座水库、103座重点塘坝划设为10个网格单元,按照1名班子成员带1名市管水库技术负责人分包N个网格的“1+1+N”检查督导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目前已完成2轮常态化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15处。三是明确信息传递责任。按照“班子包片+机关干部全员包镇”的要求,每个镇街落实2名水利局机关干部为联系人,遇到极端天气时驻村蹲点,通过点对点联系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三)强化“四预”措施,提升精准调度水平
一是增强预报准确性。立足极端天气条件,充分运用智慧水利综合应用管理平台,与气象、水文部门联动配合,加强实时雨水情信息的监测报送和分析研判,对长湾村、邢家嘴等低洼区域分析绘制水位演示图,构建积水精细化模型,延长洪水灾害风险和积水内涝风险的预报预见期。二是增强预警时效性。依托威海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整合全市镇村广播系统,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设立山洪灾害防治区电子围栏,实现危险区内靶向预警,打通山洪预警“最后一公里”。三是增强预演真实性。加强历史雨水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按照历史最大洪水情况模拟推演,组织77个山洪灾害危险村、60个头顶库及串联库下游影响村开展“双盲式”拉练,确保演练逼近实战,目前全市所有镇街均已完成演练任务。四是增强预案实用性。立足极端强降雨、超标准洪水等最不利情况,盯紧山洪灾害危险区,低洼易涝区,头顶库、串联库等重要点位和人员转移、水库预泄等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完善141座水库调度运用方案、64个村群众应急转移预案等,牢牢把握防御工作的主动权。
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方面:
一是严把用水总量控制关口。合理核定企业当年用水计划,对取用水户下达年度用水计划,2023年下达用水计划单位176个。一是严格办理水资源论证。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要取水的,一律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二是全面加强地下水保护。市区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严禁开采地下水,对市区内已有的自备井逐步予以封停,切实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
二是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2019年11月,我市在威海市内率先通过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省级验收及国家复核,成为水利部公布的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加强城市节水工作,严格落实节水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全面建立起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对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出刚性要求,2020年荣成市顺利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复查。
三是保障城市用水。近年来,荣成市采取各种措施开源节流,新建沽河、纸坊水库、八河水库等调水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中水深度处理工程。通过中水回用以及河流调水等工程,提高非常规水利用量,加强多水源的连通调度,增加水库供给能力,达到缓解荣成市水资源紧缺利用现状,切实保障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坚持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持续做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坚决的态度、过硬的措施,不断加大水旱灾害防御力度,全力以赴消除汛期隐患,为荣成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苏盛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2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