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2022年12月,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让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面临不小的挑战。
忙碌工作的晋江市医院医护人员。晋江市医院供图
急诊科除了抢救室,还有急诊内科、外科诊室、急诊留观区域,所到之处,都是病人,可谓“人满为患”,医务人员常常是一人多岗、见缝插针、互援互助。
在抢救室,作为晋江市定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院,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急危重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急诊患者数量突增,抢救室的人手与床位压力大大增加,配备的12张抢救床只能快速周转利用,最高时候加到22张。
忙碌工作的晋江市医院医护人员。晋江市医院供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感染新冠无法到岗上班,门诊、住院病房只好收缩管理。许多门诊病人转向急诊,等待入院的轻症病人都滞留在急诊留观病房里,无形中又给急诊增加了负担。虽然医院抽调了其他科室医务人员迅速支援急诊,但工作人员还是“入不敷出”。
等待检查的患者。晋江市医院供图
5号楼急诊分成两个区域,分别承担着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的诊疗,以及急诊儿科、普通儿科门诊。两个等候区域人满为患,医务人员防护服一上身,连续五六个小时的战斗,喝不了一口水。新年的第一天,本该是元旦放假,儿科医生张敏敏、欧阳雅芳已从凌晨0点上班到8点。
为保证重症患者的救治,整合医疗资源,近期重症医学科的规模空前“盛大”,综合楼、妇儿中心共设有三个重症监护区域。最艰难的时候全科室只剩6名能正常到岗的医生,要负责30多名重症患者。“万金油”医生姚金印就是“革命的那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2022年他参加过外采、隔离点工作以及感染楼重症救治等,哪里缺人他就去哪。近日他刚从妇儿中心重症室转回综合ICU工作,连轴作战,有些日子他索性不回去,就住在科室。
元旦期间,当人们都沉浸在节假日的欢乐中,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医务人员仍然坚守在患者身边,守护一方健康安宁。(陈丹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