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除夕当晚8点整,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准点开场。刚开场,一声声豪气干云的“过年咧过年咧过年咧”以浓烈地道的秦声亮相,尽管只有短短三秒钟,却喊出了老陕的精神气势,喊出了老陕的山河岁月。据介绍,这三秒钟,是300多位陕西萌宝共同喊出的地道秦声。
记者了解到,300余位陕西娃们分别来自陕北和关中地区,年龄最小的萌宝还在上幼儿园,最大的刚上初中。孩子们都是春晚剧组经过三四轮面试,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
小演员们最基本的要求是临场应变能力和肢体协调性,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说书的培训。之后,穿戴上具有陕西地域特征的龙头帽、龙头毛衣和龙头靴子,腿上绑着“甩板”,手里拿着三弦,手腕上绑着“麻喳喳”(即一种用薄竹片串起随着弹弦手的摇动发出响声)走进大唐芙蓉园,为全国观众送上了震耳欲聋的陕西话开场。零点过后,小演员们在西安分会场又和大家见面了,他们不但齐声夸赞西安美,更用震耳欲聋的声音欢迎全国观众“常来长安!”
除了喊出最地道的陕西话,三百多位孩子们在排练时还不断练习道具的摆放以及队形的变化和动作。尽管节目只呈现了短短几秒,但孩子们还是一遍遍排练,一定要呈现出咱们陕西小朋友最饱满的状态。孩子们为了最佳呈现效果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精神得到了春晚导演组的高度赞许。
据了解,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简单明快的陕北小调,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这一次陕西娃们将陕北说书元素以萌萌的状态在春晚舞台亮相,立刻让观众们了解到陕北说书的表演方式。
(记者 职茵 实习生 买雯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1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