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顶风雪、攀陡坡,踏遍三镇九乡 杭州“门巴”托起那曲百姓的“健康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0 07:27:00 来源:杭州网

西藏那曲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也是浙江对口支援地区。

雪域高原苍凉辽阔,数百公里渺无人烟。今年是杭州援藏三十周年。这些年,杭州先后派出28名卫健系统的援藏干部支援那曲,托起了藏北群众的“健康梦”。

杭州市肿瘤医院的张方林医生,就是其中一位。

2016年5月,他主动请缨前往那曲。在藏工作期间,从义诊到治疗,从“输血”到“造血”,为那曲人民带去了很多的“第一次”。张方林和他的援藏同事们,充分展现了杭州卫健的风采。

一条洁白哈达,是信任与帮扶的开始;一声汉族“阿爸”,是温暖与希望的延续。张方林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西藏的“北大门”。2020年,张方林荣获第十五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

缺氧不缺精神

做新时代的“赤脚医生”

张方林生在长白山下,长在鸭绿江畔。

“我小时候在农村,看病靠村里的‘赤脚医生’。哪里有病患,他们就往哪里赶。”

2016年7月,浙江召集第八批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时任杭州市肿瘤医院骨科医生的张方林第一时间报名。

“我和家人说,我要去那曲做‘赤脚医生’啦!”

两个月后,张方林跟随援藏大部队从拉萨一路向北,到羊八井海拔陡升到4000多米,路旁一棵树都见不着。再往北,就是“生命禁区”那曲了。

“我平时心跳每分钟60多次,一下飙到每分钟130次以上。即使不动,心脏也像挑着上百斤重担。”

到了那曲,身体最大的反应就是低气压、缺氧,胸闷、头疼、失眠随之而来,那种不适感伴随了很久。

缺氧,但不能缺精神。张方林很快投入到一线医疗工作中。

四台手机组成“无影灯”

实现外科手术零的突破

那曲县人民医院新医院刚建立不久,只设了三个临床科室。全院仅3名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很多科室人员身兼数职。拍片靠暗室手洗,取暖靠生炉子,隔三岔五还会停电。

2014年,医院建成一间手术室,但由于技术力量不足、设备不够完善,一直未投入使用。

2016年11月,一位21岁的藏族女孩前来就诊。她打耳洞出现意外,有异物残留耳垂,周边组织已经出现增生肿块。别的医院不敢切。当听说那曲县人民医院有浙江来的医疗专家,她就抱着希望来了。

经过问诊、查体,张方林又对患者病情、医院设备、技术力量等进行了评估。在和供电所确认没有停电计划后,他放心大胆地安排了第二天的手术。

次日下午四点,一切准备就绪,张方林的手术刀刚划进去,“啪”一下,停电了!

手术室漆黑一片。冬季,那曲气温接近-20℃。没有暖气的手术室寒气逼人。

情况紧急,张方林立即启动应急措施,用四台手机的手电筒组成一个简易的“无影灯”。很难想象,那曲县人民医院的第一例外科手术,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由杭州和嘉兴援藏团队合作完成的。

张方林借助电筒发出的光,快速准确地切除了赘生物,并用美容缝合方式将手术创伤减少到最小。

停电是因为大风刮断了电线。张方林回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手术才半个小时,身上衣服全湿透了。”

踏雪路、攀陡坡

送医送药到牧民家门口

在一部纪录片里,张方林曾被那曲恶劣的医疗环境所震惊。“老百姓要走几十里路才到卫生所,遇上急病、重病,只能听天由命。”

刚到那曲,张方林和援藏同事的“头等大事”,就是送医下乡、开展义诊。每天一早,他捏一块糌粑,披上白大褂,背着医疗箱就出发了。

“那曲县太大了,一个县的面积就相当于整个杭州市。离得近的乡镇,一天能去两个地方。离得远,一天只能去一个。”花了半个多月,张方林才把那曲的三镇九乡跑了个遍。

山高路远,他和同事踏雪路、攀陡坡、蹚冰河,来到藏族群众的家中,挨家挨户为他们测血氧、量血压、询病情。

“有几次车抛锚了,半路没信号,耳边只有高原呼呼的风声。”后来每次到偏远的地方义诊,必须两辆车同时出发,以防发生意外。

最迫切需要医疗救治的,是最偏远的藏区牧民。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张方林和同事翻山越岭,将医药送到牧民家门口,还为他们讲解健康常识。

“虽然和藏族同胞有着语言障碍,但经过当地医生的口译,藏民对我们充分信任,也充满感激。”

张方林戴眼镜,肤色黝黑,说话带着淳朴的笑容,牧民们亲切地叫他“杭州门巴”(“门巴”在藏语里意为医生)。

“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多走乡镇,多往偏远的牧区去。”越走越远,越走越深,“杭州门巴”们终于把终端医疗的触角伸到了更多牧民的身边。

从杭州来的汉族“阿爸”

让“格桑花们”抬头挺胸

2016年秋天,在劳麦乡义诊时,张方林遇到了4岁的藏族小姑娘德吉白措。

“德吉”在藏语中是平安、幸福的意思,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小姑娘走路摇晃,明显和其他人不一样,经过检查诊断为‘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张方林进一步诊断发现,德吉还在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要手术就可以避免残疾。

为了进一步确认治愈的可能性,他组织与杭州的专家一起远程会诊。

那曲医疗条件有限,通过张方林的多方协调,小姑娘德吉终于能来杭州手术了。德吉的姐姐拉姆被诊断患有“髋关节外翻”,也一起来杭州进行矫治。

术后,两个小姑娘返回那曲,张方林为她们换药护理、拆除石膏,还手把手地教她们康复锻炼。

“接触时间久了,两个小姑娘称呼我为汉族‘阿爸’,我又多了两个女儿。”这一声“阿爸”,更坚定了张方林把健康送上高原的初心和决心。

在那曲,由于早期筛查工作开展困难,先天性疾病的儿童体量庞大。一年半里,张方林与杭嘉援藏医疗团队筛查儿童“先天性疾病”3000余人次,发现确诊“先天性疾病”儿童80例。

在各地援助的持续进行下,部分先天性疾病纳入了国家专项治疗项目。2019年,杭州援藏工作组牵头制定并实施的“抬头挺胸,重塑脊梁”公益援藏医疗项目启动,已免费援助近100名脊柱严重畸形患者到杭州治疗,平均每个患者身高提升了17.7厘米。

“Gaisang Mêdog”是张方林仅会的几句藏语之一,意思是高原上的“格桑花”。“我和那曲的孩子结下了亲人般的感情。希望他们的生活像格桑花一样幸福、美好。”

打造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牧民们骑着马赶来取号

“杭州第八批援藏队伍里,只有我一个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今年援藏的六个人里,有五个都是医疗专业的。”

尽管不断有援藏医生赴那曲开展工作,但当地的卫生从业人员依旧匮乏。“输血”不如“造血”,“我们通过传、帮、带,努力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比如,对院内当地医务人员进行指导;从杭州、嘉兴邀请专家到那曲“传经送宝”,培训授课;选派那曲技术人员来杭州进修……

在浙江援藏团队的助力下,那曲市色尼区人民医院(原那曲县人民医院)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2018年,医院住院床位稳定在日平均住院患者15人以上,医院执业医师增至7人,并有助理医师3人、执业护士8人、药剂师2人。

“那曲有自己的精兵强将了!特别是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后,那里的执业医师人数逐年上升。”

比提升藏区医疗条件和医生技术更难的,是改变藏区群众的就医观念。“越是偏远山区、牧区,牧民的就医意识越薄弱。有些牧民已经有明显的指征了,也不愿意手术。”

张方林和同事们反复到乡村宣教、入户送医送药,让更多牧民有了主动到医院就诊的意愿。这些年,那曲市色尼区人民医院(原那曲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量逐年上升,住院量也成倍增长。

“我听说,如今援藏医生下到乡镇义诊,藏族老乡得骑马,提前赶来取号呢。”

把病房变成家

成为他们“最后的朋友”

从西藏那曲回来后,张方林的微信头像依旧是萨普雪山,那是他魂牵梦绕的“另一个故乡”。一开始,快节奏、忙碌的城市生活让他有些不适应,直到投入了一个新的医疗领域:安宁疗护。

“人生的最后一公里,必定是衰老与死亡,我们要学着和生命做最好的告别。”2021年10月,杭州市肿瘤医院开设“荷宁病房”,张方林是项目牵头人之一。这个病房“五全理念”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身心照护和人文关怀。

第一个病人张阿姨在“荷宁病房”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生日。专科护士为她沐浴洗头,医护人员唱着生日歌,家人、朋友围坐在身边,电视里播放着她人生最美好的瞬间,她最挂念的小孙子也来了。

“这里收治的患者在院平均生命周期为1-2个月,我们竭尽全力,让他们的痛苦更少一些,生活质量更好一点。有些终末期病人住进‘荷宁病房’后,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又重新投入到积极治疗中。”

如今,张方林又有了新身份: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副院长。脚下的路更宽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的“门巴”(医者)之路,还在继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置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那曲市,第十批浙江援藏干部人才在“世界屋脊的屋脊”,写下实干的诗行。2022年7月以来,这一批援藏干部人才勇当建设者、用
2025-07-13 07:33:00
用真心真情交出援藏答卷
...心真情交出援藏答卷通讯员 洪斐王青伟(左一)为西藏那曲患者诊病。12月16日晚上10点14份左右,随着川航3U3180航班平安降落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满载着雪域高原人民的深深不
2023-12-29 10:00:00
“远不过阿里,苦不过那曲。”只有置身于这“世界屋脊之屋脊”,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西藏俗语里的“那曲之苦”: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仅及海平面的一半,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2024-06-24 15:46:00
都市快报讯 5月31日上午,杭州那曲“希望花开”时光分享会在杭州日报大楼举办,22位来自“世界屋脊”的藏族孩子,通过“瞪羚计划”,和结缘于29年前那场援藏爱心特别行动的叔叔阿姨,
2024-06-03 08:58:00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那曲师生“杭州亚运我们来啦!” 西藏那曲青少年参加“瞪羚计划”共赴亚运之约“杭州亚运我们来啦!”14名来自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的老师和学生站在城市阳台隔江远眺,对岸
2023-09-24 06:09:00
守护高原“花苞” 绽放 杭州民盟公益项目走进西藏那曲
...心的人”……日前,“培英公益·豆苞女孩”项目在西藏那曲色尼区第三中学的现场讲解结束后,来自杭州民盟的志愿者们收到了不少女孩递来的“小纸条”。“培英公益·豆苞女孩”由民盟杭州市
2024-04-08 20:32:00
10月9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经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忠民,西藏自治区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龙海,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董
2023-10-09 22:05:00
...西德勒!”昨天一早,杭州援藏“瞪羚计划”——2023年那曲市色尼区青少年学习交流团(第三批)在西湖边开营,30位来自西藏那曲的藏族孩子开启了为期六天的学习交流活动。对于生活在
2023-12-28 07:00:00
三十载,有缘千里“云”相见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一场直播连线牵起浙江与那曲的接力情三十载,有缘千里“云”相见有一种高度叫海拔4500米,有一种距离叫相隔八千里,还有一种感激叫“我在那曲,很想谢谢你”。“羌塘草
2024-05-22 06: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约会网友?实是陷阱!青岛警方打掉一个“仙人跳”犯罪团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李登程本以为是千次回眸的邂逅,却是一场暗藏的“仙人跳”。近日,青岛警方打掉一个以“仙人跳”方式实施犯罪的团伙
2025-09-16 13:45:00
“我陪孩子读经典”让“爱读书”成为社会新风尚
“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9月12日,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裘一村文化礼堂举行“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
2025-09-16 13:0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网民反映称,演员谢孟伟在一场直播中,身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带货。9月16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公安局政工室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09-16 13:02:00
“我和墨子有个约会”之第六届青年大展文创市集招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冬梅近期,第六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将在“墨子故里”滕州开幕,在此期间,滕州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创意派对——“我和墨子有个约会”
2025-09-16 13:13:00
用行动诠释英雄本色 用专业铸就团队担当
回忆起8月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杭州远行的袁华伟依然有些紧张,但这份紧张之下,却藏着一份坚毅的果敢,让他成功挽救了一位陌生人的生命
2025-09-16 13:07:00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成功为复杂重症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
近期,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成功为一名结肠癌合并尿毒症、重度贫血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目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2025-09-16 10:45:00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学毕业、不为看病,只为看望这位医生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学毕业、不为看病,只为看望这位医生22年前,由医院首席专家、介入诊疗部、心脏中心主任李敦恒带领团队完成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首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
2025-09-16 10:47:00
那个爬泰山最快的男人:李子成的十八盘往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亢 薛小东2025年9月8日,第39届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李子成的脚步踏过玉皇顶终点线时,计时器停在59分52秒
2025-09-16 10:48:00
潍坊潍城区仓南路学校开展反校园欺凌宣传周活动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张倩琳 潍坊报道“070勇敢者行动”是抵制校园欺凌的专项行动,让少先队员们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
2025-09-16 10:19:00
10万元保住了!莱西公安民警最后一刻劝阻止付
大众网记者 路雯雯通讯员 宋学友 赵青青岛报道“别转!千万别转!一定别转!对方是骗子......”近日,莱西公安民警及时劝阻了一起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骗局
2025-09-16 10:17:00
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这位大哥救人的样子真帅
大众网记者 郑健 通讯员 陈翔宇 潍坊报道8月26日下午,潍坊市青州市泰和景区旁的水库一声巨响,一辆轿车失控落入水中,车上的母子两人生命危在旦夕
2025-09-16 10:13:00
守护成长无“法”外!这场答题让未成年人保护知识“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 栾海明9月14日,由山东省司法厅、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为期一周的“法润齐鲁·e起学”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竞答专场正式落幕
2025-09-16 10:11:00
坐飞机时,总有粗心乘客把随身物品遗落在客舱、候机楼、安检通道等处。为此,去年5月份起,太原机场与航站楼派出所共同开展“完璧行动”
2025-09-16 06:56:00
八旬老人为人免费街头理发二十余年一把推子,“推”出浓浓邻里情□通讯员胡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9月15日,阳光洒进秦淮区瑞金新村的小公园
2025-09-16 07:45: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义宣记者王茸)路过车祸现场时,第一时间停下车,将被困的司机从车里拽出来。昨天上午,好心救人的栖霞区某烧烤店店员林国凯
2025-09-1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