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
这是一项可以“抱抱自己”的运动
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林芳开展无极球公益课程,期待更多人爱上无极球
林芳(左四)手把手教学员练习无极球。记者 陈理杰 摄
晨报记者 王潮元
起、上托、下拉、转腕下压、捞起……配合舒缓的古典音乐,无极球在学员怀中游走、翻转。昨日下午,在思明区人民体育场,不少市民在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无极球国家级教练员林芳老师的指导下,怀抱无极球或是坐着或是站立,怀里橘红色的无极球不停旋转。
从2022年7月至今,林芳在各级驿站及老年大学开展了总计超1000学时的无极球公益课程,影响了超3万人次的学员。“这是我坚持无极球运动的动力之一。”林芳说,她希望有机会将无极球这项运动向机关、学校、社区、商协会等延伸,让更多人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
体验运动 惊喜多多
“身体感觉好轻松,相当解压。”当天跟着林芳学无极球的市民郭女士说,她今年57岁,两年前从国企退休后,面临退休生活带来的落差感,“三高”、失眠、焦虑等问题随之而来。去年9月,她在市老年大学网站上无意间看到无极球这项运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跟随林芳学习。学习过程中,郭女士觉得自己不自觉地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上。由于无极球易于上手,她很快就“入了门”。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再动不动就跟家人生气了!”郭女士说,无极球给自己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练习无极球一个多月后的一天,自己在回家的地铁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直到终点站才醒来。“虽然坐过站了,但我非常开心,因为终于不失眠了!”郭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当晚自己睡眠质量就变得相当高,“一觉睡到天亮,仿佛卸下了心理负担”。
正是无极球给郭女士带来的正向反馈,让她坚持了下去。“这也离不开林芳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郭女士说,通过无极球这项运动,她认识了很多“同学”,也交了不少朋友,大家经常一起交流心得、相互促进,其乐融融。
老少皆宜 奥妙无穷
目前,林芳是一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专职无极球教学。2022年7月起,每周日上午,她都会准时来到位于市体育中心的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开展无极球公益课程。2023年10月,她成了思明区人民体育场志愿服务驿站公益课老师。同时,她也是市老年大学和海沧区老年大学的公益课老师。对于她鼓励式的教学方式,学员们总是竖起大拇指。
“如同婴儿哭泣时,需要家长的怀抱,成年人同样也很需要拥抱。”林芳介绍,无极球球体是由新型环保亲肤材料制成,外柔内刚,标准球直径31.5厘米,重量1公斤,符合人体工程学。怀抱无极球时,由于球体作用力,人仿佛也在拥抱自己,这令人感到相当安心。
“无极球化繁为简,便于人们学习和‘修炼’。”林芳告诉记者,无极球习练动作非常简单,通过核心动作顺逆缠法变换步法习练,形似中华传统运动养生阴阳鱼图,周而复始,奥妙无穷。更因怀抱一个特制球体,练习者可从互动中感受趣味性。无极球老少皆宜,尤其适合久坐族、低头族等颈、肩、腰不适人群练习,在家里、办公室、户外等都可随时随地开展。
林芳介绍,目前她的学员中人数最多的是年龄在50至55周岁的退休女性,她们要面临退休生活带来的落差感,以及更年期等多重因素叠加,所以生理及心理上都有不小的压力,导致了失眠、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的产生。练习无极球后,很多人不失眠了,“三高”也消失了,不少人也因此爱上了这项运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