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山东省禹城市建立乡村人才支持体系
乡村人才成为“香饽饽”(乡村新事)
“看这苗情,需要镇压一下,这样才能促高产。”一大早,山东省禹城市莒镇李尚武村村民吴多霞,来到后赵村粮农赵春国的麦田里,进行技术指导。
吴多霞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返乡后经商办过企业,10余年前,她选择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办起了家庭农场。去年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吴多霞搞了56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她说:“种地还得靠科技,10年前小麦每亩1000斤就算高产了,现在亩产一千三四百斤很正常。”
乡村振兴,人才是支撑。“回乡后,市里对我们这些返乡人才每年都有各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政策、种养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除了家庭农场场长,吴多霞还有多个身份:禹城市农业农村局的特聘农技员、新时代文明实践“三下乡”志愿者……这些年,吴多霞自己富了,通过技术指导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
李庄村种植大户李玉凯就是被吴多霞带动的农户之一。“原来种植小麦全靠经验,吴场长教的一些新方法一开始还有些不能接受。看到她的产量不断增加,我才跟着学。”在吴多霞的指导下,李玉凯尝试宽幅种小麦,年前年后镇压,有效防止倒伏,“通过这些改变,一亩地增产了近百斤!”李玉凯说。
作为山东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吴多霞家庭农场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学习技术,种植优质粮食、无公害大蒜、芹菜,让周边不少农户大幅增收,还解决了近千人次就业。
“我们打造‘一横一纵一交叉’乡村人才发现体系,依靠职能部门横向寻访、镇(乡)村纵向挖掘、农村区域党建共同体交叉推荐等方式,发现乡村各类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晓冰介绍,依托11处返乡创业园,全市吸引430余名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就业6300余人;全市培育高素质农民1700余人、科技示范主体6500余个,辐射带动10万农户发展。
发现人才,更要用好人才。为激励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禹城市每年都举办乡村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最高可享受50万元的奖励补助。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最高可享受每年6万元的生活补助;获得各级技能大赛奖项的技术人才,可享受最高2万元的补助。禹城每年通报表扬10名“返乡创业之星”,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
为服务好各类乡村人才,禹城市建立“禹才汇”微信群,为返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快速响应需求,协调解决后顾之忧;开设“人才创业讲堂”,邀请高校名师、部门负责同志对返乡人才进行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成功率。
“我们坚持以产业化、平台化思维推动各类人才入乡返乡,构建‘县乡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各类乡村人才提供零距离服务,实施人才返乡创业就业20条支持政策,真正让乡村人才成为‘香饽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禹城市委书记滕海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