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20: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朱耷,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世孙,隐姓埋名长达60年之久,最终成为一代大师,并且更是在联合国榜上有名。然而,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他用笔墨记录着内心的悲愤,抒发着对故国的思念。

那么,一位皇室贵胄是如何隐姓埋名,躲避追杀,最终成就了一代绘画宗师的非凡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明朝皇室后裔朱耷的传奇人生,领略他的艺术成就和高尚情操。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隐姓埋名六十载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覆灭。作为朱元璋第十世孙的朱耷,当时只有19岁。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室后裔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明朝江山倾覆,他的家族也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为了躲避清廷的追杀,朱耷别无选择,只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剃度为僧,改名换姓,从此隐姓埋名。

朱耷奉母出家,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弟弟的重任。一家人辗转于江西各地,先是在宜春的耕香寺避难,朱耷法号"雪个",在此为僧五年。这五年间,他潜心学习佛法,同时也在绘画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然而,好景不长,朱耷的父亲病逝,家中顿失依靠。他不得不独自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再次带着母亲和弟弟迁徙。为了躲避清兵的搜捕,朱耷又转移到了红崖寺。在这里,他继续以僧人的身份生活了四年。

这四年间,朱耷更加专注于绘画创作,他的画艺日臻成熟,渐渐在当地有了些名气。但是,朱耷始终担心自己的身份会被人识破,便决定再次迁徙。

1652年,朱耷来到南昌郊外,在此隐居八年。这八年是他一生中最为安稳的时光。他全心全意照顾母亲和弟弟,同时潜心学习绘画,苦练绘画技艺。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朱耷的画艺在这八年间突飞猛进,他的画作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然而,好景不长,朱耷的母亲病逝,家中再次陷入困境。他不得不再次带着弟弟迁徙,最终在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找到了一处绝佳的隐居之所。

朱耷将天宁观改名为青云圃,从此定居于此,并由僧人转为道士,成为这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为了彻底掩饰自己的身份,他对外自称"八大山人",并为弟弟取名"牛石慧"。"八"和"牛"连在一起,不就是"牯"吗?这是朱耷故意为之,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朱元璋。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艺术抒发家国情怀

朱耷自幼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绘画天赋。他的祖父朱多炡是晚明时期著名的画家,精通山水花鸟画。在祖父的熏陶下,朱耷很小就开始学习绘画,并且进步神速。然而,天妒英才,朱耷还未成名,明朝就灭亡了。

作为明朝皇室后裔,朱耷内心始终怀着一股傲气和悲凉。他常常独自一人在街头饮酒,借酒消愁,表现出癫狂的状态。喝醉之后,朱耷就会大笔一挥,及时挥就一幅画作。他的画作虽然晦涩难懂,但却饱含着他的满腔热血和家国情怀。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朱耷喜欢在画作中加入一个类似"三月十九日"的奇怪符号。这个符号犹如白鹤形状,人们不懂其中的含义。直到多年以后,人们才明白,原来这个符号是"三月十九日"的意思。崇祯帝自缢身亡的那一天,正是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朱耷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故国,表达自己对明朝的无限怀念之情。

朱耷笔下的鸟和鱼,都是用寥寥数笔勾勒而成,却总是缩着身子,瞪着圆圆的眼睛,仿佛在向世人翻白眼。他画的树,也总是枯枝上几个细杈,给人一种荒凉、落寞的感觉。这些都是朱耷内心悲愤情绪的写照。他不能直抒胸臆,只能用这种晦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尽管朱耷的画作难以理解,但他却乐于为平民百姓赠画。街头巷尾的贫民、农夫、孤儿、樵夫,只要向朱耷讨画,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挥毫相赠。而那些达官贵人,即便登门求画,朱耷也是置之不理的。

这种"贱富贵而重贫贱"的行为,正是朱耷傲骨嶙峋的写照。他虽然身为皇室后裔,却甘愿与平民百姓为伍,以画会友,以诗言志。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旧日王朝的怀念,对普通百姓的同情。

朱耷的画作虽然不被世人所理解,但却深深地打动了后世的许多画家。他们从朱耷的画作中汲取营养,从他的笔墨中感悟人生。清代的"扬州八怪"、近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都曾从朱耷的遗作中受益匪浅。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一代宗师孤寂离世

在青云圃,朱耷度过了人生最后二十多年。这一段时光,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专心研究绘画艺术。他的画作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深刻,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

然而,天妒英才,朱耷的一生注定是孤寂的。他虽然声名鹊起,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的作风。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想要拜访朱耷,都被他一一回绝。朱耷宁愿与平民百姓为伍,也不愿与权贵攀附。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朱耷的弟弟朱道明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在朱耷的悉心教导下,朱道明的画艺日益精进,成为朱耷的得力助手。然而,天不遂人愿,朱道明英年早逝,离开了人世。朱耷痛失爱弟,悲痛欲绝,从此更加孤寂。

朱耷晚年时,身体每况愈下,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然而,即便是在弥留之际,朱耷仍然念念不忘绘画艺术。他拖着病躯,在床前支起画案,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幅惊世之作。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1705年,朱耷在青云圃与世长辞,享年80岁。他走得安详,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在梦中与故人重逢。朱耷一生隐姓埋名60余年,最终孤寂地离开了人世,然而他的艺术成就却永垂不朽。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盘点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时,将朱耷列为其中之一,以表彰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杰出贡献。朱耷虽然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傲然的风骨。

聊聊朱元璋第十世孙朱耷,隐姓埋名60年,终成一代大师

结语

朱耷的一生,是一部悲欢离合的传奇。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

朱耷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只要坚持自我,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傲然的风骨,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不朽的成就。

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动荡的年代里坚持着自我,最终成就了一代宗师的非凡人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敬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江西弋阳荣庄王朱奠壏七世孙。生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八十一岁。幼负性绝慧,早事诸生业。明亡,甫弱冠,佯装喑
2023-10-09 16:06:00
明朝宗室后裔朱耷,他为什么能成为画家?
朱耷(dā)是谁可能认识他的人不多,他是明朝宗室后裔,虽然出生在明朝末年,但是成年后,生活在清朝。他是一位画家,能诗擅画,他的作品也对后世影响很深。那么朱耷为什么会成为画家呢?其
2023-05-16 04:33:00
朱元璋后代多才多艺,明朝皇室藏龙卧虎
在历代开国皇帝里面,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人家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朱元璋直接就是个要饭的。但在开国皇帝里面,朱元璋的能力也是数得着的,雄才大略没几个人能比得上,要不然也不会从要饭的
2024-03-21 14:35:00
明清时期“宗人府”藏了什么玄机
...在案,然后在向皇帝上报。宗人府的建立源于明朝时期。朱元璋称帝之后,把所有的国土,分封给所有的皇子,并且给他们极高的权力,各地的藩王可以拥有私兵。朱允炆上位之后,他立志要消除藩
2023-05-17 15:54:00
河南出土明朝古墓,一老头现身:我是朱元璋后人,看我鞋拔子脸
...,不是一般的皇上能比的。”这是清朝康熙帝评价明太祖朱元璋的话。朱元璋原本是个普通老百姓,来自淮右,在天下大乱时打下了江山,真是个地道的平民皇帝。他做皇帝时,狠狠打击贪官,让老
2024-12-13 09:59:00
...将其视为“八神”之一,用来庇护粮食平安。 八大山人朱耷的画作中便可常常看到猫。从惊惶失措到从容不迫,从睡意绵绵到活力四射,他笔下的猫,都藏着无限“萌”机。朱耷创作的《猫石图
2023-08-16 00:36:00
“愈简愈淡,愈淡愈真”杭州日报讯 朱耷,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等,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山水册》为八大山人风格成熟期的精品,目前为西泠印社镇馆之宝之
2023-08-06 06:58:00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该校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南昌历史名人朱耷的生平事迹。走进陈列室,可以看到八大山人的真迹,学生们纷纷驻足欣赏,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该校
2024-04-11 23:39:00
...73件(套)、等级文物17(套),包括赵孟頫、蓝瑛、董其昌、朱耷、文徵明等宋、元、明、清书画大家的多件绘画墨宝在本次展览中亮相,这批古画大都是周怀民收集于战乱年代。周怀民是我
2024-06-29 2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