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文明九江微信公众号
自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来,九江市持续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紧盯“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聚焦“场所便民利民、队伍多元多样、活动常态长效、项目科学合理、机制健全完备”的任务要求,从“见效”到“长效”不断探索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新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个平台让文明实践活动次第花开
九江市以“场所便民利民”为宗旨,按照“拓阵地、强功能、提素质”的工作思路,夯实文明实践阵地平台,成功赋予文明实践更丰富的内涵和寓意。2023年,全市获评省级星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04个,其中永修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荣评五星级中心(全省仅6个),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会在九江召开。
2023年12月30日,正值周末,在浔阳区文明实践点——琵琶书屋里传出“咔咔”的声音。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剪纸非遗传承人彭华,现场为小朋友们讲解剪纸技巧,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以刀剪匠心迎接新年。
“剪纸技巧主要分三个步骤,分别是折、画、剪……”彭华耐心、认真、仔细地教大家,家长和孩子们也全神贯注,描画剪纸。
家长说:“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正好这几天放假,在社区微信群看到实践点的活动后,就早早地赶过来了。这儿环境好、离家近,孩子很愿意来这参加活动。”
九江市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努力延伸文明实践阵地,建成中航城文明街区、潘凤玲交通岗、琵琶书屋等文明实践点(基地、广场)7011个,在群众集中区域全面推广文明实践“晚间版”“周末不打烊”等模式,达到服务时长翻倍、服务区域更广、服务内容精准的良好效果。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平台,九江持续强化市、县、乡、村四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创新推出“文明实践+协会、部门、赛事”新形式,深入探索“属地对接+博士互联”新模式,建成文明实践队伍6184支,文明实践志愿者数量增长至70.58万人,并通过“外请”和“内培”的方式,多主题、分批次举行各类培训300余场,累计培训文明实践员2万人次、志愿者4万余人次。
一份坚持让文明实践成果深入人心
九江市坚持“活动常态长效”,以精准化、多样化、常态化的文明实践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策划、组织文明实践活动20余万场,惠及群众达550万人次,推进“访千楼万户 为文明献计”活动,建立信息窗口、畅通信息渠道,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义修等暖心服务。
“这几年,我们和公塘变化喜人。今后村里要怎么发展,大家都出出点子。”和公塘村文明实践站站长陈焱南的一席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来村里‘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刷新村庄的‘颜值’至关重要。”老党员陈述义说,希望强化卫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助推人居环境长效治理。
不知不觉,庐山市蓼南乡和公塘村的“围庐夜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围绕“围庐夜话”品牌,庐山市形成了一套说事、议事、办事、评事的工作流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了方向和动力。
九江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为抓手,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现已有2566名文明实践员上线“云平台”,入库文明实践项目已超万个,点派接评单32.8万次,好评率达99.7%;依据“一对一”结对共建机制,组织1075家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实践站,引导各方力量主动下沉一线文明实践站,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原则,以“文明实践自助餐”的形式,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我为文明献一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文明实践活动类型。
一次示范让文明实践机制常态长效
九江市立足市域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树优秀品牌项目,成功孵化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出了一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
2023年5月12日,在柴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九江市首届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正在火热进行。
“为你们雷锋式精神感动……”武宁县采童诗项目负责人陈燕燕在大屏幕上展示着远在外地家长的微信留言,给评委和观众介绍项目流程。
各项目负责人通过“PPT展示+现场讲解”的形式,对项目背景、项目内容、项目管理、项目发展、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充分交流。
通过举办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市共孵化推出“浔城志警”“赤乌情夕阳红”等优秀项目150余个,“心语心”关爱孤独症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服务项目。
2023年,我市积极开展首届移风易俗“五个100”群众推荐评议活动,通过层层推选评选出移风易俗“好家庭”、婚事新办“好公婆”、孝老爱亲“好媳妇”、不要彩礼“好岳父母”、弘扬新风“好理事长”等五大类先进典型65名,市级典型98名,其中,我市“好公婆”徐自鹤夫妇作为唯一代表在全省“五个100”移风易俗电视发布会现场接受专访……
一点创新让文明实践行动焕发活力
九江市始终坚持以“新”为要,创新工作路径,努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展现“新作为”。
“我这个月有50积分,请帮我换两瓶酱油、两盒香皂、两盒牙膏、两包盐。”在瑞昌市高丰镇“乡风文明超市”里,来自长垅村的村民黄治菊正在挑选生活物品,以此兑换她本次的文明积分。
“这个活动非常好,做了分内事就能得到积分,积分还能兑换日常用品,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文明意识越来越强了。”黄治菊开心地说道。
除了推广“文明积分+爱心超市”新模式,还创新“文明实践积分”兑换贷款,柔性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从政策硬性约束转为自我主动管理,形成了“乡贤幸福食堂”“潘姓不攀比”“样式雷”老家训等一批特色品牌。
九江市积极适应分众化、视频化传播新趋势,创新理念思路,定期录制“德化课堂” “一堂思政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系列访谈” “小龙鸽说文明” “凡人善举好人故事会” “爱我家乡 我为文明九江代言”等微视频,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刊播,并推送至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搭建了传播党的理论、弘扬文明风尚的线上“云”平台;率先建立“文明九江群众线上监督平台”,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万余条,问题处理率达99.3%;探索“文明实践常态化+基层治理网络化”路径,加快文明实践阵地与网格化管理中心融合建设,构建基层治理的“行业矩阵”,推动文明实践赋能基层善治善为,将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