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畅通了要素流动,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从“提篮卖桃”到“网路进村”
N晚报记者 黄 烨 通讯员 赵方方 万佳俊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小时候跟着爷爷坐船去卖桃,长大后骑自行车、摩托车去卖桃,后来坐着公交车就能去卖桃。”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党委书记徐利军望着驶过的101路公交车,骄傲地说,“大伙儿卖桃越来越方便嘞!”
按下直播结束键,三星村90后果农陈林燕舒展了一下身体,虽然还没有到水蜜桃的采摘期,但是她会时不时开播介绍水蜜桃的种植情况和三星村的历史文化,“以前是水路、公路,现在走‘网路’,坐在家里就可以把水蜜桃卖到全国各地啦!”
经历了从“提篮卖桃”到“网路进村”的变迁,三星村人的生活越来越甜蜜。
徐利军:“村里的路越来越通畅”
4月的三星村,处处点缀着粉红色的桃花。皮肤黝黑的徐利军从桃林里走来,一双皮鞋沾满了泥土。
“今年桃花开得娇艳,接下来要管护好,一定又是个丰收年。”52岁的徐利军,从小就和水蜜桃相伴。
童年记忆中,徐利军跟着爷爷坐船到嘉兴市区卖桃子,船只晃晃悠悠要老半天才能到。后来,通镇、通村公路慢慢修建起来。16岁时他骑着自行车,载上10笼桃子,凌晨3点多就去抢占位置优越的摊位。22岁时他换上了摩托车,33岁时买了小汽车,卖桃之路越来越“短”,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路修好了,桃子根本不愁卖!”从最早的嘉凤公路,到新建的余云公路,再到之后的凤余支线、高速公路等,三星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一笼一笼水蜜桃,被果农放上了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小汽车,卖到了城里。2003年,101路城乡公交开通,农村的客运班线实现了公交化,规范化的运营让村民坐得实惠又舒适。
20年前的春天,桃花也在公交沿线绽放。
2004年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嘉兴专题调研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时,专门乘坐了从嘉兴火车站至凤桥镇三星村的101路城乡公交车。
徐利军当时是村委会主任,过去了整整20年,他至今记忆犹新,“习近平同志从三星村公交车站下车后,走了一段路,了解了村民坐公交车出行的情况,还专门问了村民的收入等情况呢。”
同一辆公交车,从城市中央开到村里,开到了果农的“家门口”。徐利军的语气中带着自豪,“城里有的大马路,我们村里有,城里开的公交车,我们村里也有。”
行驶在城乡之间的101路公交车是流动的风景线。“从前,村民搭公交车进城去卖桃子、看病、读书。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搭公交车来我们村里赏桃花、摘桃子、看风景。”徐利军说。
这些年来,凤桥的桃IP越叫越响亮,三星水蜜桃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乐淘馆、船游码头、共富冷库等10个农文旅业态相继落地,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
2023年,三星村村集体经济增收300万元以上,平均每户人家一年能赚30多万元。
“村里的路越来越通畅,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甜了。”桃花开得娇艳,徐利军笑得更加灿烂。
陈林燕:“走‘网路’卖桃到全国”
“大家好,我是桃姐,2015年起和爸妈一起经营桃桃农场,请大家多多支持。”90后陈林燕的短视频账号叫作“桃姐”,短视频中的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向全国各地的网友介绍着凤桥水蜜桃。
2011年,陈林燕考上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毕业的时候回家一看,变化好大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做了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的选择——回家种桃、卖桃。
在外读书时接触了互联网,她也将网络思维带了回来。而此时,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了宽带网络,一条无形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铺就。
一开始她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水蜜桃的销售信息,在朋友口口相传中,收获了许多忠实顾客。
2018年,直播的“风口”来了,陈林燕成了村里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看着别人直播觉得很简单,自己直播的时候紧张得不得了。”一次次直播,一次次复盘,直播的效果慢慢提升。
她的视频中,呈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她把直播间设在桃园里、包装现场、品控中心,原产地实景化呈现,吸引了很多网友关注。
“我家的8亩水蜜桃每年都不愁卖,都是在网络上销售,有时候还会出现桃子不够卖的情况呢。”去年,陈林燕家的水果销售额近30万元,水蜜桃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最远寄到了内蒙古。
互联网像一块磁铁,不仅吸引了“新农人”,也吸引来了“老农人”。
“村里有不少叔叔阿姨来问我怎么做直播。”陈林燕手把手教身边的村民如何在网络上销售水蜜桃,用当下流行的直播吸引各地的顾客。2019年,三星村党员志愿服务队“桃帮帮”成立,陈林燕就是其中一员,为村里的困难农户送技术、帮销售。
如今,三星村桃农几乎人人都会在网络上销售,村里30%的水蜜桃通过电商销售,去年全村线上共销售水蜜桃43万箱。
陈林燕一家人都在乡村扎了根,她的老公是城里人,在城里买了房,如今白天在城里工作,晚上回到农村生活。他们的女儿读小学时也选择了凤桥镇中心小学。在他们看来,镇里的教育水平也很好,各种设施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农闲的时候,陈林燕还做起了三星村家宴中心的讲解员,为来参观的各地游客讲解三星村的历史和水蜜桃的知识。
陈林燕感慨道:“老一辈走水路、走旱路去城里卖桃子,现在‘网路进村’,我们走‘网路’卖桃到全国。”
【数据见证】
嘉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路网、供水、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互联共享,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基本做到了通村达组到户,全市所有镇(街道)15分钟均可上高速。
嘉兴是全国首个实现全市域公交一体化的地级市,形成了全国首创的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嘉兴经验”。截至2023年6月,全市累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61条,投入车辆1638辆,运行线路总里程7839.1公里,2022年客运量为3046.95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嘉兴城际、市域、市区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100%,3个“半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74%。全市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率达到100%,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率达到94%,常住人口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公路比例达到100%。
【专家点评】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城乡融合进程中发挥着支撑作用。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就是说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决要素。20年来,嘉兴着力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嘉兴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并轨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已经不能局限地定义为第一产业,在“生态+”“互联网+”“文化+”“旅游+”等内容的融合叠加下,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叠加发展形成“第六产业”。
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消弭了城市和乡村的界限,不但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让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也让年轻人能够没有顾虑地选择到乡村工作、生活,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形成新的循环。
——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嘉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朱莹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