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丽水市云和县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为遵循,立足基层治理实际,推动村级主题教育同街乡治理工作深度融合,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让主题教育沁入乡土民心,助推产业发展。
以理论学习为本,春风化雨浸润街乡群众
“我们社区聚集了53个行政村的6700余名‘大搬快聚’群众,如何让下山党员顺利融入本地组织生活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云和县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党委书记毛少岳介绍。为高质量完成“学思想”的首要任务,2023年以来,云和逐级推进“街乡共学”“上门送学”促学机制。在大坪社区,社区党委牵头迁出地的3个支部共同开展必读书目、党课学习和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党员人数较少的普光社区则创新推出了流动年轻党员“微信课堂”、老年党员“居家课堂”等特色服务,在迁入党员同社区居民深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凝聚出了强大基层合力。
随着“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不断深入,下山人口逐年增长,采取“街乡共学”等新模式的村社也越来越多。当前,云和全域已建成“街乡共学”课堂6个、城区驻云学习点3个,农村党员理论学习逐步实现全覆盖。此外,还有480余名驻村干部、农村党员建立的71支“送学小分队”,持续面向乡镇开展送书上门、送学上门、移动党课等服务,先后送学650余次,让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山区党员,也能做到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不漏学”。
以走访解题为先,力求实效深化为民服务
依托“街乡共学”“上门送学”,“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在云和全面铺开,面对“急难愁盼”问题,基层群众有了一批“知心人”。今年9月,全县各乡镇(街道)的1.75万亩雪梨迎来丰收,为了让梨农们一年的辛劳成果顺利“变现”,县域各部门携手共解“销售题”,邮政专车上门收货助销售,云和县税务局把雪梨销售开票服务站点设到梨园内,乡镇(街道)的青年干部组团下乡帮忙包装发货……无数暖心服务,切实落在了梨农的“心坎上”。
“多亏了县里的帮助,今年的雪梨销量高、卖得远,还卖出了知名度,现在很多客人都认准我们家的果子,一早就下了订单。”看着喜人的销量,云和县元和街道梨庄村的雪梨种植户蓝小健十分高兴。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围绕“我为乡村献一策,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主题,全县496名村两委干部、4000余名党员、249名网格员包网入户,征集意见建议400余条,查找增收难、送药难、陪伴难等一批基层问题30余个,成功建立“村事村办、镇街领办、部门协办”解题机制。截至目前,解决村级层面办证难等问题300余件、镇街党委层面出行难等问题100余件、县级部门层面孤寡老人吃饭难等问题30余件,群众获得感显著增长、幸福味越来越浓。
以“因村施策”为要,聚焦发展推进强村富民
一千座村子,就要有一千个“共富方案”。根据各村庄规模、发展条件、资源禀赋等的差异,云和以强村富民为落脚点,将全县71个村分为集聚建设类、特色产业类、城郊融合类、异地搬迁类四大类,一村一策、因村制宜采取山海协作、飞地抱团、共富基金等方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实施“千亩光伏”“一村一梨园”等系列共富项目132个,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2590.04万元,同比增长20.19%,70余家“共富工坊”“共富学堂”落地,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5200余人,其中低收入农户740余人,每月人均增收2200余元。
从强理论、解难题到促共富,云和人干事创业的精神越发充足,云和梯田等一批强村“金名片”愈加耀眼,从城市走向乡村,道路越走越宽,自乡村展望城市,风景越看越美,村级主题教育扎下深根,借着“服务解题新风”,最终为乡村振兴激荡一池春水、化出无穷生机。
(叶益鹏参与采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