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97年石家庄惊现间谍大案,4人潜伏两年多,窃取机密情报近30份。
国家机密文件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蓝图,为了保护这类文件不被间谍泄露,国家还专门出台了《反间谍法》用于惩治间谍行为。
1997年冬天,我国警方历经半年时间,终于将一起石家庄间谍大案成功破获,这仅仅四个人的案件,竟然广泛的涵盖了我国军事,金融,商业等诸多方面的机密。
四人之中有企业老板也有留学生代表,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背叛祖国,他们又是因为什么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场引起了石家庄乃至北京社会的震动的逮捕行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
1997年6月的一天,石家庄室外还是一片夏日炎炎,但在国家安全部的办公室内,严肃的氛围使得周遭都冷了下来。
在邮局的工作人员检查日本寄送信件时,发现有一个名为李元道的人同时向署名山田的人寄了好几封邮件,觉得蹊跷的邮局工作人员当即打开了这些信件开始查验一番。
这一检查可吓坏了工作人员,几封信的内容全部涉及国家机密的中央红头文件,而且目的地都是日本,假如真的寄送成功,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工作人员立刻紧急查封了这些信件,又火速向国安局汇报此事。
这引起了国安局的高度重视,全省的警力都被动员起来,国家安全不容小觑,经过他们的初步分析梳理,确定了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间谍行为,故意向境外势力传递情报。
虽然已经得知寄件人李元道是一位石家庄研究所的中年男子,不过国安局并没有选择立刻出动将他抓捕归案,而是选择放长线钓大鱼,一定要将整个间谍组织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经过更深入的调查,他们发现竟然李元道已经从事窃取国家机密的活动两年了,在信件中他们都巧妙地使用化名,寄送地址也不停变动。
而且李元道不仅与日本有联系,还与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张之龙有很频繁的通信往来,而张之龙正是警方想要钓到的那条“大鱼”,几人的间谍之路也要从他开始讲起。
张之龙家境不好,甚至可以算贫困,但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父母和他都坚信知识可以扭转命运,父母一直在他的学习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张之龙自己也十分刻苦的学习,从小到大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在高中毕业后,张之龙得到了前往东京留学的机会,全家人还没有高兴多久就陷入了愁思,留学可不是一笔小开销,去哪里变出这么大一笔钱呢?
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放弃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一家人东拼西凑、砸锅卖铁,可以说用尽了一家人的积蓄才勉强凑出张之龙的学费和路费。
张之龙将家人的付出都记在心里,在东京上学期间,他每一节课都全神贯注,又借助课余时间兼职了好几份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工俭学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枯燥无聊的生活一天天的过去,他唯一的盼头就是等毕业回国,等自己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那自己和家人就再也不用过辛苦日子了,可就在张之龙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时,一个叫袁文涛的人打破了这份平静。
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感觉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但袁文涛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真实身份,单纯年轻的张之龙以为他和自己一样是勤工俭学的留学穷学生。
在两人多日的相处中,袁文涛看中了张之龙身上的很多优点,就有了想拉他一起做间谍的想法,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中,袁文涛趁着大家伙酒足饭饱之际,偷偷向张之龙坦白了自己是日本间谍的身份。
他说自己常年流连在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从中国窃取各种方面的机密上交于日本,简简单单就获得日本人的高额报酬。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汉奸、间谍深恶痛绝,张之龙听完的第一反应就是气愤,他非常生气自己的好朋友竟然欺骗自己,袁文涛好像早就预料到了他的反应,不紧不慢的把手边的清酒喝完,又慢悠悠的开口到,“你没钱吧”。
轻飘飘的四个字宛如惊雷在他的心中爆炸,想要谴责间谍的话语如鲠在喉,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袁文涛满意于他的反应,随即从怀里掏出一沓钞票,扔到他面前,又苦口婆心劝起他来。
自己兼职一年的钱可能都没有传送一次信件赚的多,他又想到了自己因为贫困被同学笑话和鄙夷的场景,还有父母供自己上学而四处借钱的卑微脸庞,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再看着几沓厚厚的钞票,张之龙的心动摇了,就这样,在袁文涛利用高额报酬做诱惑下,张之龙加入了他的间谍组织,成了组织里面最年轻的成员。
袁文涛从事间谍工作已久,手法相当老辣,他将传递机密情报的方法悉数交给了张之龙,而张之龙本来就年轻聪明,很快就掌握了密码传输、潜伏拍照等各种间谍方法,连反侦察能力等基本素质都培养起来了。
张之龙的表现引得袁文涛连连称赞,基本知识学完,袁文涛开始带着张之龙上手实操了几遍,没有问题后,就让他回到了国内,开始进行单独的间谍行动。
张之龙果然有做间谍的天赋,几次单独行动都做得滴水不漏,一点把柄都没有被人发现,为了获得更多情报,联络起了自己在国家高级的军事处工作的老同学杜志国。
张之龙学着袁文涛之前的样子,经常把杜志国约出来喝酒聊天,他在杜志国的前面一直展现出对国家军事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总拉着杜志国聊国家的军事状况。
几次三番,杜志国便深深相信了这位老同学表现出来的假象,凭借自己的职位之便,向张之龙透露了不少国家军事机密,张之龙则是偷偷的把这些机密整理好,以信件形式寄给了日本的袁文涛。
在杜志国之后,张之龙又用同样的方法接近了在金融机构工作的鲍卫国,不过鲍卫国比的意志力比杜志国差得多,直接拿出厚厚的钞票,鲍卫国就禁不住诱惑了,不过张之龙没有坦白自己要这些机密是做什么用。
只要有利可图,鲍卫国就会不问缘由的将这些机密出卖,就这样,张之龙又获得了金融方面的机密,这可让袁文涛非常高兴,自己果然慧眼识珠。
在一次又一次的巨额报酬中,张之龙早已被蒙蔽双眼,他先前对国家的愧疚之心早就在与袁文涛的信件往来中烟消云散了,他心中只想获得更多报酬,干脆干一票大的,获得更高级的国家机密。
在张之龙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元道成了好友,在李元道面前,张之龙扮演出一个为了写学业论文,不得不向李元道虚心求教、为国家谋发展、心存远志的学生形象。
李元道这条大鱼上钩后,张之龙更加抓着他不放了,李元道刚开始震惊不已,根本不敢接受这些叛国得来的黑钱,可这些报酬实在是太高,在金钱的诱惑下,李元道深陷其中,成了叛国组织中的一份子。
在经过张之龙的间谍训练后,李元道已经掌握了全部进行间谍行动的知识,张之龙便抽身回到了日本,只留下成为了新的情报对接人员的李元道一人在中国窃取并且传递机密。
身处国家研究所,李元道想要窃取国家机密实在是方便,可随着他的动作越来越大,国家自然会注意到他,这就发生了最开头的那一幕。
警方立即派人在李元道的上班路上设便衣埋伏,这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李元道直接就被捉拿归案,李元道供认不讳,交代了所有当间谍窃取国家机密的罪行。
远在日本的张之龙很长时间没接到李元道的信件后,意识到不对劲的他迟迟不肯回国,还好几次放出了虚假回国的消息,让警方的抓捕行动落了空,不过逃脱次数多了,他的警惕心也降了下来。
他也认为身处国外真的不会被追究责任,为了回国窃取更多机密,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回国的飞机,但警方早就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在李元道和张之龙的供述中,另外两人也被抓捕归案。
根据张之龙交代,他是被台湾军情局相中,重金收买将他培养成了台湾特务,也是台湾让他将杜志国、李元道和鲍卫国三人培养成下线,利用这些人的职权进行窃密活动,将多批中央文件、情报经由日本发往台湾,以此获得不菲的酬金。
最后李元道和鲍卫国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杜志国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张之龙因被捕后表现良好,而且有代罪立功表现,最后判处7年有期徒刑,至此,这场台湾在石家庄的间谍活动被公安机关一网打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