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赤水:生态“富竹”带来生活富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8 09: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盛夏时节,凌晨五点,在“中国竹都”赤水市大同镇天桥红托竹荪基地,基地管理员陈启国正带领工人们穿梭在竹林中采摘即将“开花”的“竹荪蛋”。再过几个小时,这些“竹荪蛋”就将破壳而出,变成白生生的竹荪,销往全国各地。这是赤水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赤水市按照省委和遵义市委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系列部署和安排,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新路子。

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赤水人民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等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竹林资源,种植食用菌、铁皮石斛,发展林下养殖,推动该市林下产业蓬勃发展。

绿色发展农村宜居宜业

赤水地处黔边、紧邻川渝,是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首批“十大竹乡”和“中国竹都”培育试点单位,林地面积约224万亩,森林覆盖率82.51%,居全省第一,气候以高温高湿为主,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棵竹子富了一方百姓。赤水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禀赋,紧紧围绕“竹”字做文章,以132.8万亩竹林为基础,通过笋用林培育、国储林建设等多渠道强化笋用林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目前,赤水市年可采伐楠竹1500万株、杂竹100万吨;已完成笋用林培育面积56.0万亩,年产竹笋12万吨以上,产值5亿元;发展各类竹加工企业300余家,开发竹下游产品300余个,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

小竹子联通大产业,赤水市通过一棵绿竹联通了一二三产业,形成了“山上栽竹、石上种药、林下养鸡、水中养鱼”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

因竹而美,万亩竹海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到赤水旅游,竹产业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藏身竹海的赤水匠庐·雅路古是一个新建的洞穴酒店,吸纳了周边24位村民就近就业。黎思秀就是其中一位,实现就近就业的她,还能照顾家里的三个小孩,让她家的幸福感得到很大的提升。

赤水市还抢抓双碳新机遇,率先启动竹林碳汇开发,创新探索转换路径。2022年,成立贵州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成功发行全省首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率先在全省获批首笔4.5亿元竹林碳汇产业类贷款。

科学规划农业高质高效

产业要壮大,必须实施规模化。赤水市推行林下经济与资源禀赋相结合、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结合、与乡镇特色优势相结合的“三结合”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林下资源优势,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坡度较缓、地势较平的林地种植食用菌,石多地少的林地种植石斛,坡度较陡的地方发展林下养殖……赤水市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充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菌”等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技赋能,赤水市人民政府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农业产业科学发展。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从产业规划、选良育种,到技术把关,省农科院给予全程指导。

根据科学规划,赤水市在海拔700米以上的林地重点发展黄精、重楼等中药材,海拔700米以下的林地种植林下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和适度放养林下乌骨鸡,实现林下经济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形成了“上中下、短中长”的发展格局。

赤水市还通过现场观摩会、学习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不同发展模式,以点带面,纵深推进,带动全市林下经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天桥村村民陈启国学会红托竹荪种植技术后,当上了基地管理员,从产业工人变成了技术工人。陈启国说:“一般问题我都知道怎么解决,如果以后自己要种植红托竹荪,心里也更有底气了。”

即使有了科技的加持,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让农民心里还是有所顾忌。为了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在发展林下经济中,赤水市采取“投保+”模式向保险公司投保,有力提高了经营主体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的保障能力,让农业更有保障,让农民更有底气。

结合乡镇地理条件,赤水市重点打造“一乡(镇)一品”产业,因地制宜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如今,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商品竹林培育、1000万羽乌骨鸡、万亩生态冷水鱼农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形成了“山上种竹、林下养鸡、石上种药、竹水养鱼”的山地立体生态体系,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协同发展农民富裕富足

“石上开花”是赤水市一道特别且亮丽的风景。在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金钗石斛示范基地,绿荫下的石头上开满了紫白相间的金钗石斛花,村民们正在石头上采收石斛花。

阳光透过树叶散射在红花村村民马廷云的身上,他一边将采摘的石斛花轻轻握在手心,一边笑着说:“以前没有想到树下的石旮旯还能种石斛,更没想到的是种出来的石斛还这么受市场欢迎。”

今年,马廷云种植了20亩金钗石斛,预计能收入20多万元。

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红花村石斛种植大户袁图会建立了电商平台,他家种植了200多亩金钗石斛,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他说:“林下种植中药材产值高,我每年卖金钗石斛花和鲜条,毛收入近200万元。”

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特别受金钗石斛的喜爱,赤水市充分利用林下闲散的荒山荒地,结合金钗石斛喜阴喜湿和喜欢生长在丹霞石上的特性,创新采取林下自然栽培和垒石栽培方式,形成林药互生良性生长模式,孕育了品质上乘的金钗石斛,深受市场欢迎。

赤水市通过“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13个乡镇建成金钗石斛生产基地近10万亩,占国内金钗石斛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年可产鲜条约6000吨、鲜花1000吨,占全国金钗石斛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赤水市培育石斛加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创新开发金钗石斛切片、面膜、牙膏、香皂等15个系列40余个产品,大大提升了石斛的产品附加值。

在红花村金钗石斛基地,不少游客拍照打卡,这里不仅仅是产业基地,如今已变成了旅游基地。

赤水市充分利用竹林、桫椤、丹霞地貌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围绕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等名片,大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共打造景区景点40个,成功创建遵义首个5A景区。2022年,该市旅游综合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赤水以绿色为底色,绘就了景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蓝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1: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赤水:高标准推进国储林建设 助力生态经济双赢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赤水市高标准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林茂、业兴、民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盛夏时节,长沙镇的国储林绿浪翻涌,护林人员正穿梭
2025-08-14 20:21:00
...遵义日报◇余志勇盛夏时节,凌晨五点,在“中国竹都”赤水市大同镇天桥红托竹荪基地,基地管理员正带领工人们穿梭在竹林中采摘即将“开花”的“竹荪蛋”。再过几个小时,这些“竹荪蛋”就
2023-07-17 09:40:00
赤水市宝源乡:林下乌骨鸡 富美两相宜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赤水市宝源乡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山林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产业,谋求绿色发展之路,林下养殖乌骨鸡便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走进宝源乡回龙村乌骨鸡养殖
2025-02-24 16:46:00
赤水:林下养殖助增收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近年来,赤水市天台镇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组织方式,引导村民发展林下生态蛋鸡养殖,提供从鸡苗发放、技术指导到回收销售的全程保障,让竹林资源得到充分利
2023-06-22 09:48:00
...一垄垄茶树的湄潭到遍地古木参天的务川,从茂林修竹的赤水到花团锦簇的桐梓,处处游人如织,美景如画,与《上春山》适配度拉满,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活力满
2024-03-12 06:13:00
赤水市白云乡:林下淡竹叶 致富“金叶叶”
在赤水市白云乡白云村淡竹叶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穿梭于林间,忙着收割、整理、搬运淡竹叶……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15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两全其美!”正在
2025-09-18 02:10:00
工行遵义赤水支行:金融助力“山珍之花”撑开致富伞
走进中国竹都赤水,群山耸翠,处处茂林修竹,绿意盎然。竹子不仅装点了赤水的山,也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在赤水,无竹不成席,竹荪是“赤水全竹宴”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食材,它味道鲜美,营养
2024-09-23 15:34:00
遵义习水:“绿”韵悠长 “富”景在望
...城的人们,尽享“生态红利”。高位推动 逐“绿”奋进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筑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作为连接云贵川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也是众多珍稀特
2024-10-31 10:39:00
赤水:林下竹荪采收忙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近年来,赤水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运用林下空闲土地资源,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合一”组织方式,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竹荪种植,并延伸“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推
2024-05-16 09: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学打119!武昌萌娃现场模拟报警 消防员一对一指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煜)在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落实“社区资源进校园”育人理念
2025-11-07 10:31:00
今年以来,肥乡联社紧扣外部监管政策动态调整趋势,立足内部风控基础实际,以“架构重构、素养提升、监督强化”三维发力,全方位筑牢反洗钱安全防线
2025-11-07 10:31:00
共青团廊坊市委组织开展“小橘灯”结对帮扶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张博、程乐)11月5日,共青团廊坊市委携手廊坊师范学院、廊坊市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走进廊坊特教学校,开展“小橘灯”结对帮扶行动
2025-11-07 10:31:00
德才萌娃“邂逅”火焰蓝 超硬核亲子课圆梦英雄之旅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宗曼钰)当萌娃遇上“火焰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4日,在“119”消防宣传月来临之际
2025-11-07 10:31:00
从枝头到餐桌 湖北大学助力大别山猕猴桃“进城上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高小龙 程志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校力量正通过精准的产业帮扶,为农产品拓宽市场渠道
2025-11-07 10:31:00
刚刚!福州2026年体育中考抽选考项目公布
福州新闻网11月7日讯(记者 谢薇/文 林凯航/摄)刚刚,2026年福州体育中考抽选考项目经摇号最终确定。抽选考类项目为
2025-11-07 10:47:00
连接京藏 赋能西藏 欧美同学基金会就业见习和科技教育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中国网讯 10月29日,欧美同学基金会“京藏融合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拉萨成功举行。仪式现场,久爱致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5-11-07 10:50:00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