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矢志走在区域协同创新释放活力的前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09 06: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矢志走在区域协同创新释放活力的前列

——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会长、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院长邹海东访谈录 邹海东,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院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华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中华眼科分会青委副主委,上海眼科学会副主委。其领衔完成的“致盲性眼病防治融合体系”曾入选上海卫生医疗改革发展20件事。去年起,他兼任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会长。以下是有关眼病防治“上海模式”访谈实录。

Q:邹院长,您既是眼病诊治领域“一把刀”,又是公共卫生管理专家。我们想知道,从事眼防公共卫生与致力于专科诊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A:两者具有关联,但发展方向不同。眼病诊治,是为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疾病,它是朝着为老百姓治愈疑难杂症,完成高难度手术等方向发力的。而眼健康公共卫生事业,着眼于疾病预防,通过研究和干预群体行为,将可能导致大面积发生的危险“病因”剿灭在萌芽状态。前者需要纵深钻研,不断攻克尖端技术;后者需要宏阔视野,时时专注于观察、研究全社会层面的健康动静和卫生状态。身为一名医生,如果满足于成为手术台上的“一把刀”是不够的。我从2011年开始涉足眼病防治,在这之前,我从自己主攻的科研项目上已经切实体会到,中国眼病防控不能仅仅着眼于后期的治疗,必须将触角伸向早期。而以人群为基础、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早期筛查及术前干预,是对传统医疗服务的一大突破,是实践中总结出的“上海经验”和“中国经验”,其造福于人类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后期手术。

Q:眼病防治的“上海模式”究竟包含哪些内涵?哪些值得向兄弟省市推广?

A:所谓“上海模式”,是指上海在眼病防治领域的思想、路径、做法、经验等等。内涵丰富,但九九归一,最重要一点是构建了健康促进共同体,将学校、社区等有效衔接,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通过创建全国眼科领域唯一的临床诊治和公共卫生防治紧密结合的转化型研究团队,深入开展上海市人群眼病防治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促使实现上海市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连续7年全国第一,构建了国内首个省级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体系,将上海眼盲和中重度视力损伤率降至了全国最低等等。从全国范围看,社区眼科医生力量都非常薄弱,年龄结构也偏老,如何将眼病预防落实在“未病”阶段呢?“上海模式”核心之一是运用AI赋能,让VIMC造福老百姓,打通预防与治疗,这在其他省市都可以复制的。

Q:您刚才提到“上海市人群眼病防治的研究和实践”,这里所说的人群主要指哪些人?这些“人群”可能存在哪些致盲性隐患?

A:上海市人群眼病防治主要服务于“一老一少”两大群体。所谓“一老”,主要是指退休人群。早在1998年,我就开展社区老人眼健康筛查项目,为长宁区北新泾社区4万多名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其中约7000名眼病高危老年人的眼健康进行“摸底”、逐一建立档案,并着手在人群里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探寻影响老年人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因素。这一项目历时10年,经流行病研究明确揭示,眼底病已取代白内障成为当今致盲的主要原因。2014年,我们开展“眼病社区数字化建档-互联网传输-定点医院读片-社区转诊-分级治疗-社区康复”的健康管理模式项目。翌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支持下,这一科研成果得以广泛推广,几乎覆盖了大部分城区。所谓“一少”,是指青少年孩童。我们研究发现,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以及户外运动的缺失,导致这一人群近视现象日益严重。针对于此,我们创建了国内首个医教融合青少年眼病防治平台,建立起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数据库。截至目前,已覆盖本市近300万儿童青少年,筛查达700余万次。

Q:上海贴合社会实际开展治疗前的“有效干预”。实际效果能否举例介绍?

A:实例蛮多。2014年全国组织了九省一市人群眼病调查,上海的数据之优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平均水准;上海眼病防治方面不少学科成为国家发展重点,成果被采用和推广。2017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被吸收为国际防盲协会(IAPB)常务理事单位,这在中国是唯一入选的一家,象征了眼病防治的专业高度。尤其VIMC,充分运用智能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眼健康筛查、数据采集、分级诊治等,将“预防、医疗、研究、教育”等多方连接,在专家与大众之间实现“贯通”,根本上造福于民众。

Q:说到VIMC,在长三角第二届眼健康峰会上作了全球首发。VIMC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VIMC走向长三角地区腹地,您有怎样的设想?

A:VIMC的背后,是一整套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视觉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再造。通过连接居民眼健康电子档案和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破除了眼病预防和治疗之间的信息壁垒,根据需求实现居民视觉健康信息在机构间共享和更新,从而改善居民视觉健康自我管理水平,实现全周期随访管理。其关键词可以概括为:精准筛查、分类管理、提前预判、及时干预。

对于VIMC走向长三角地区腹地,这是顺应发展趋势。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健康中国”都被列入国家战略。面对新时代“赶考”,我们发起创建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就是着眼于区域公共视觉健康发展的需要,整合产、学、研、医、媒、商、资等多方资源,通过构筑科技创新中心、规范化培训中心、产业赋能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健康促进与公益项目推广中心和智慧大数据平台等“五中心一平台”,逐步实现信息连接、服务连接和产业连接。而推广使用VIMC,是一体化发展的很好抓手。

Q:长三角以及其他地区一体化享受VIMC的难点或关键点在哪里?

A:VIMC是个好东西,实现了全智能化,人们刷卡就能受检,所拍摄图片非常精准,价格也不贵,一旦推广开来,最大的受益者是基层百姓。至于能在多大范围去做推广,关键在于当地政府的重视。VIMC的功用在于数据。而上海经验是:依靠摆放在社区、楼宇等地的VIMC所测得数据不属于某家医院或某家公司,而属于政府机构。掌握这些数据并实现预防和治疗贯通,其作用是非常广泛,不仅使医院迎来精准服务对象,而且VIMC复合性功能对医疗机构开展横向诊疗以及“共病”管理都非常给力。而我们,将脚踏实地致力于做大长三角朋友圈,将视觉健康领域产、学、研、医、媒、商、资等多方资源形成互惠互利的新型竞合关系,通过“五中心一平台”,不仅促进和推动区域逐步实现信息连接、服务连接和产业连接,也努力将长三角眼健康一体化发展引向新征程,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作用和活力有效释放。

Q:上海应用信息化技术,还开发了哪些眼病防治的“好东西”?

A:挺多。譬如,针对青少年过度使用眼睛导致近视的情况,我们为全市小朋友创建了屈光发育档案,它也作了多方连接,包括学校和家长,都可以随时上线了解孩子眼健康状况。我们研发了一种电子腕表,在校孩子佩戴后“户外活动”是否达标随时监测,也能一目了然。我们还发明了一种小小机器人,很可爱,摆放在家里书桌上可以监测到青少年坐姿、握笔距离、看书时长等,信息也会即时上传至全市的健康云APP“明眸”上面。信息化技术无论在学校、家庭、社区都得以广泛应用。这些成果也是可以让全国各地分享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家-年轻医生”定向带教助安徽提升眼病防治水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陈静)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会长、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院长邹海东4日对记者透露,在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
2023-12-04 14:16:00
长三角引领示范再突破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站上30万亿元——长三角引领示范再突破站上30万亿元!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近四分之一的
2024-04-02 01:04:00
“长三角·明眸云诊室”启动 便利民众获得优秀眼科专家诊疗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简称:联盟)会长邹海东29日对记者表示,联盟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优质眼科专家资源,依托互
2023-12-30 07:49:00
区域经济总量30万亿元 长三角引领示范再突破
...准备下线。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站上30万亿元!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拥有9座
2024-04-02 07:32:00
...保障。全年平台成交金额474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居于长三角重点城市前列。其中,完成合肥市(含县(市)区、开发区)项目标段11794个
2023-01-14 09:52:00
6月7日上午,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与会人士围绕新形势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进行深入交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占全
2025-06-08 18:58:00
融圈进群 “合”力求“新”
...自:合肥日报融圈进群 “合”力求“新”合肥加快融入长三角“朋友圈”2024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二个五年的开局之年。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连年保持全国约1/4
2024-03-01 01:20:00
...结算机构数和结算量均居全国第一;市场规模有优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而上海是长三角
2023-11-14 16:08:00
同济大学新增一家附属医院
...步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长三角眼病防治专科联盟、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牵头单位,着力推动“卓越眼健康,精品医教研”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医院已成为多种疑难
2023-09-17 12:5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天冷羊肉热销 进补有讲究
天气转凉,羊肉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必备的滋补佳品。羊肉虽补,却也有忌口人群。10月12日下午,滨体社区举办的健康讲座上医生提醒
2025-10-13 22:20:00
小叶医探 | 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区新增两大病区
大皖新闻讯 10月13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了解到,该院北区骨科运动医学与手足脊柱外科综合病区
2025-10-13 16:48:00
孩子不长肉、身高落后?兰山妇幼儿保科郭庆娜团专解儿童成长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钮厚东我家孩子为什么老是不长肉?我家孩子地身高与同龄人比怎么越差越远?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学啥都会
2025-10-13 16:21:00
家有“小胖墩”别大意,可能是内分泌在“捣乱”
家长们常常觉得孩子“胖胖的”是健康有福气的象征!但是,如果孩子体重在短期内快速增长、远超同龄人,尤其是伴随生长速度减慢或其他异常
2025-10-13 14:00:00
日照市中医医院赵丽丽:针灸技法之“声东击西”
在日照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一面绣着“妙手神针除病痛,仁心仁术暖人心”的锦旗背后,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医患故事。近日,饱受颈肩痛
2025-10-13 13:26:00
假期结束,您的咽喉“健康账单”该清一清了!
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咽喉科门诊患者明显增多。不少市民在节后陆续出现咽喉不适,如声音嘶哑、咽痛、异物感
2025-10-13 10:34:00
双语海报丨从河南农场到世界餐桌
大河网讯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河南。黄河之畔,文明肇始;沃野千里,粮香盈天。从青山绿水间的信阳毛尖,到金色田野里的灵宝苹果……越来越多的河南农产品正乘着开放的东风
2025-10-12 21:13:00
节后减脂正当时 室内健身受热捧
“假期聚餐多,体重涨了4斤,节后必须赶紧减脂!”10月11日,市民周女士在下班后,背着运动包走进家附近的健身房,开启了节后第一堂燃脂课
2025-10-12 17:59:00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②|谷小光:走活棋子烧饼这盘棋
日前,谷小光正在制作棋子烧饼。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摄分好剂子、包入肉馅、慢慢收口……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8月22日
2025-10-12 07:51:00
节后月饼去哪了?营养师和美食达人们给出建议
●商家:过期月饼严格销毁,未用完馅料制成茶点●消费者:搭配茶饮或花式改造成奶昔、甜点,创意再吃夏商民兴超市文屏店内,散装月饼所剩无几
2025-10-11 08:18:00
“糖水仓库”来了! 闽侯县龙祥岛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眼下,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在闽侯县龙祥岛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2025-10-11 09:08:00
如果选择美白产品?五款热门美容仪器实测推荐
夏天晒黑、熬夜暗沉、痘印难消,很多人试过不少美白护肤品却没有明显效果,难免会问什么产品美白效果好。其实比起单纯涂抹,能深入肌底作用的美容仪
2025-10-11 11:41:00
专注高品质医疗体验,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打造妇产特色新标杆
作为一家综合性门诊部,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明确将妇产领域作为其核心发展方向,集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让女性安心
2025-10-11 11:44:00
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公益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为提高全民关注血压的意识
2025-10-11 11:45:00
秋风起咳不停?详解秋季咳嗽3大诱因及应对方法
秋意渐浓,早晚变凉,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喉咙开始“闹情绪”了。办公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有时还觉得嗓子里有痰但是咳不出来,白天影响工作状态
2025-10-11 1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