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默杀》的主打宣传语是:“建议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看。”但它又选择了未成年人最便于观影的暑期档,自相矛盾,所以这句话的本身目的还是为了营销,强调影片的尺度之大。
影片上映第二天,有个微博话题#默杀看爽了#短暂登上了热搜榜前五名,不明就里的观众可能觉得影片质感不错,但随后豆瓣开分,只有6.9分。
从故事和情节上看,《默杀》可谓一锅犯罪元素的大杂烩,涉及到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儿童性侵、暴力复仇、宗教虚伪等诸多内容,给人情节饱满之感。但问题是,元素多了就难以聚焦,在各个点浅尝辄止,空有骨架,没有血肉。
故事的直接动因是女孩小彤(王圣迪饰)遭同学霸凌,影片直观地记录了胶水粘头发的恶性场面。校园霸凌确实是近年的热点话题,也值得社会广泛关注,但转化为影视作品时,除了5年前《少年的你》有所新意外,其他作品都深陷窠臼,《默杀》也是如此。
王传君在片中的形象
随后,几名霸凌者被黑衣人用锤子砸死,由此引出故事悬疑点——到底谁是行凶者?影片故意将注意力引导到穿同款雨衣的李涵(张钧甯饰)身上,让观众认为她可能是凶手,但看看她单薄的身形,再想想影片的主演是王传君,不难猜出凶手势必是林在福(王传君饰)。
所以,悬疑很快解开,当林在福的身份暴露后,影片的主线转向了李涵和他之间的冲突上——李涵认为是他绑架了自己的女儿。犯罪片的一大特质是为观众提供情绪宣泄出口,《默杀》在一开始就让四名霸凌者死亡,确实有宣泄的作用,但随后的剧情变成两个底层父母的互相伤害,又削弱了这种爽感。
可以对比下《误杀》,其核心反派是督察长,主角要运用自己的计谋来扳倒他,主线清晰,目标明确,观众的情绪一直在故事氛围里。而《默杀》没能提供边缘人对于强权的抵抗力量,感染力就要弱一些。片中一位霸凌女孩的父亲是校长,但他与警察之间的权力勾结只是简单呈现,看不出背后的利益相关性,纯属为了剧情需要而设置。
同时,吴镇宇饰演的警探,对故事的参与度不强,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形象单薄。为解决这个问题,影片强行把他和偷拍者设置成父子关系,但弄巧成拙,太过刻意。
张钧甯在片中饰演妈妈李涵
到了后半段,故事在企图揭露更深层的罪恶时,更陷入了套路化情节中。原来,李涵的变态表现,是因为她之前遭遇了家庭暴力,但对其丈夫形象的塑造又很“脸谱”,只呈现暴力行为的本身,没有透视暴力背后的人性邪恶,仍旧是工具人。
在这里,影片再次设置了反转,让女儿成为杀害男人的凶手。而这种未成年杀人、父母掩饰顶罪的情节已经在太多影片中上演了,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也不难猜出。所以,《默杀》看似下了很大一盘棋,但很多地方都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并非一个多么新奇的故事。
总体来看,《默杀》的悬疑感并不强烈,那些凶狠直白的暴力场面更像是在掩饰情节的苍白,无法带来智识上的爽感,用“堆砌元素、故弄玄虚”来描述并不为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7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