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给我20年,给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对于普京的这句话,很多人似乎都耳熟能详。现在六年一度的俄罗斯总统选举马上就要来了,普京也已经点头了,会参加新一届俄罗斯总统选举。对于这场选举结果,相信很多人都不用再猜了,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选举,普京胜选根本不是问题。

普京参选,获胜不是问题,这依旧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总统选举
与以往宣布参选相比,这次普京对外正式吐口的时机显得很有意思,他是在“祖国英雄日”庆祝仪式,会见来自顿巴斯地区人士时说了这番话。不过从当前俄罗斯遭遇的内外环境下,俄罗斯民众此时确实很需要普京继续领导渡过目前的难关。普京胜选虽然不是问题,但胜选之后的道路恐怕会非常艰难。
回顾普京的总统生涯,如果从1999年最后一天接替叶利钦开始,他的总统任期马上就要迫近整整20年。不过鉴于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以及2020年修宪,为普京继续连任铺路,预计2024年后,普京还可以再干一届,不出意外的话,普京的任期有望到2036年,不过这都是理论上的计算。下面来回顾一下普京的总统生涯以及近20年间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转变。
(一)普京参选顺理成章,他选择宣布参选的很巧妙,现实、时代都让俄罗斯继续选择普京
据新华网报道称,12月8日,普京就新一届总统选举是否参选的问题开始吐口了,他正式对外透露,将会在明年3月份参加新一届总统选举。
事实上,当普京正式宣布此事时,恐怕大多数朋友都不会感到意外,估计很多人事前都有预估,普京到最后一定会参选,只不过唯一变化的是公布对外参选的时间和场合。如果普京不参选的话,那2020年俄罗斯修改国家宪法,甚至还把普京之前的任期清零,这又是做什么呢?显然这不是无的放矢,准确地说,这是在为普京的续任在法律层面扫清障碍。
此外,当前俄罗斯的外部环境确实很险恶,也需要俄罗斯整个国家抱团,团结在普京身边,扛住西方的制裁与打击。从去年2月份开始,俄乌冲突久拖不决,原本最初外界普遍认为的闪电战变成了一场持久战,俄乌冲突马上就要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但依旧看不到结束的前景,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冲突泥潭确实在不断消耗俄罗斯的精力。

俄乌冲突久拖不决,现在的战场依旧僵局,乌克兰依旧坚持加入北约,俄罗斯只能继续砸资源
冲突持续了1年多,普京最初提的“中立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的三个目标都未实现。甚至而言,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愿望反而比冲突之前更强烈,每一次北约开会前,乌克兰都会喊话美国和北约,给乌克兰一个确定的时间表,乌克兰还表示自己加入北约的意志很坚定。现在也很少再听到乌克兰谈“中立”这两个字。既然如此,没办法,普京只能继续打下去,继续向乌克兰战场上砸资源。
这场冲突下来,俄罗斯周边的安全局势急速恶化,俄乌冲突之前,北部的邻居芬兰、瑞典放弃了长期的“中立”立场,寻求加入北约;欧洲国家也普遍放弃了与俄罗斯过往的紧密联系,他们正不断在经济上寻求与俄罗斯“脱钩”,至少要直接脱钩。
欧洲国家也确实被美国绑上了遏制俄罗斯的战车,很多国家普遍增加军费开支,并更紧密地向美国靠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德国,在俄乌开战前,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非常紧密,德国甚至顶着美国巨大的压力质疑修建直连俄罗斯与德国的能源管道——“北溪二”号,此外,德国的军费开支迟迟不到标也让美国不满,特朗普在任时期可没少为这一问题抨击德国,特朗普甚至还公开表示:德国是俄罗斯“俘虏”。拜登上台1年多后,俄乌冲突爆发,德国立刻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德国企业陆续从俄罗斯撤资,德国也立刻猛增军费,把军费增加到GDP的2%,两国关系跌至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德国的例子是欧洲的一个缩影,总之俄罗斯的西部安全环境恶化了。
此外,在西方的严厉制裁下,俄罗斯也在国际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很多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活动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在一些国际重要的公开场合,当俄罗斯代表讲话时,西方国家的代表会普遍离场,从而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场景。
在俄罗斯国内,西方的严厉制裁给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仅仅是在对外贸易这一块,就给俄罗斯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否则在与土耳其、联合国商讨黑海运粮协议时,俄罗斯也不会坚持提出西方必须让俄罗斯农业银行重回SWIFT这一体系。

现实的困境让俄罗斯继续选择普京,让他带领俄罗斯人走下去,冲破目前西方的封锁
针对这些困境,俄罗斯人只能团结在普京周边,一起渡过当前的困难。所以说一句很现实的话:现在的俄罗斯很需要普京,甚至比以往更需要。
从俄罗斯的传统社会氛围看,普京参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俄罗斯的社会很有意思,如果从历史追溯的话,强人文化一直贯穿俄罗斯历史的全部。沙俄时代就不用再提,那是典型的君主制,之后的苏俄、苏联不一直都是强人时代吗?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哪一个不是强人,即使进入现代俄罗斯后,为了国际体制的争论,叶利钦不会也曾“炮打白宫”吗?所以普京继续参选顺理成章。
不过这次普京宣布继续参选时的几个细节值得关注:其一,以往普京宣布继续参选时气势很足,例如上一次普京宣布要参选总统时就公开对民众表示“再干6年”。但这次普京宣布此事时略微有些低调。这是在一场仪式上,当有人问普京这一问题时,普京做了肯定的回答,随后媒体直接报道了这一内容。
其二,这次普京宣布参选的时机、场景把控得都很好,而且也透露出不同的信号。根据澎湃新闻网的报道称,12月8日普京公开对外透露自己要在2024年继续参选时的场景是“祖国英雄日”庆祝仪式,向普京询问他是否会再继续参选的是来自顿内茨克州的佐加,他向普京表示:整个顿巴斯地区都希望普京能够继续参选。他还告诉普京:“我们需要您,俄罗斯需要您。”从佐加个人的理解,这里的“我们”应该指的是去年刚刚“公投入俄”的顿巴斯,甚至还包括整个乌东四州的俄控区。
这可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代表。纵观201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的最后一次官方竞选活动设置在了克里米亚,因为在俄罗斯人看来,在普京的领导下,克里米亚最终“回到”了俄罗斯。纵观普京从2018年之后的任期成就,恐怕对俄罗斯人而言,最醒目的恐怕还是“开疆拓土”。所以对于来自顿巴斯地区代表的请求,普京当即点了头,做出了肯定回应。后来佐加告诉记者,他向总统转达了“新入俄”地区居民的要求,他们将投票给普京。总之普京宣布继续参选的时机很巧妙,最重要的是有“新入俄”地区的支持。
(二)普京总统生涯将近20年,俄欧关系是缩影,他是否带来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呢?
俄罗斯总统选举将在明年3月份开始,尽管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但几乎所有人都很清楚:普京胜选不是问题,甚至不存在任何问题。2024年之后依旧俄罗斯依旧是普京。1999年,也就是20世纪的最后一天,普京接替了叶利钦,如果计算普京的总统生涯的话,迄今为止,普京已经做了近20年的总统。估计有人会质疑:是20年吗?别忘了,2008年到2012年,普京并不是总统,而是总理。

叶利钦晚年选择普京做接班人,并在20世纪最后一天提前退休,当然普京也确实不负众望
谈到普京近20年的总统生涯,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起普京曾经说过的这么一句话:“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事实上,这句话的原创者并不是普京,它最初来源于沙俄时期的首相斯托雷平,日俄战争爆发后,他领导了沙俄国家的“斯托雷平改革”。后来普京在此基础上加以引用了这句话。那么20年的总统生涯即将结束,普京是否造就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呢?下面就以此为引,简单地回顾一下普京的20年总统生涯。
20世纪的最后一天,叶利钦提前卸任,这令全世界都感到很诧异,不得不说,叶利钦也真会选时间,专门挑选了20世纪的最后一天作为自己总统生涯的结束日。叶利钦走了,他指定的接班人、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按照俄罗斯的宪法自动补位,成为俄罗斯的代总统,干完叶利钦接下来的任期。谈到叶利钦时,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么一句话:他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选择了普京。
不过叶利钦做出这一决定并不奇怪,因为当时俄罗斯已经是积重难返,内部问题太多,国际地位江河日下,他心力交瘁,最后决定提前交权,离开克里姆林宫。叶利钦自己拍拍屁股走了,普京面对的可是他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国内寡头坐大、车臣分裂势力猖獗,休克疗法让国内经济严重下滑,犯罪率不断升高,社会危机不断加重,这让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日渐下滑。
不过担任代总统时期,由于时间简短,普京来不及面对这些问题,他当时最大的关注点是2000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以及车臣战争。最后普京携车臣战争的大胜一举赢得了2000年俄罗斯总统选举。
2000年—2008年是普京的两个任期,不过这可以看成是一个阶段。在这8年的时间中,普京完成了从“大乱到大治”。车臣分裂势力被遏制,操控政治的七大寡头被连根拔起,接着高油价的有利机遇,俄罗斯的经济一直在持续增长,衰弱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与西方的关系变化一直都是普京总统生涯的重要指标。在这8年时间中,俄罗斯与西方处于政治蜜月期,普京与小布什、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建立了非常密切的私人关系,俄罗斯甚至还进入了西方国家的“俱乐部”—G7,最后G7变G8。

普京的前两个任期内,与西方关系密切,与小布什更是建立了密切关系
2008年,普京任期走向终点。根据俄罗斯的宪法规定,总统的任期只可连任一届,而当时普京正值壮年,当外界猜测普京会如何开展自己的下一任期时,普京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尊重宪法,由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普京转任总理。在随后的4年间,普京虽然是总理,但他对俄罗斯的国家事务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梅德韦杰夫与他之间的配合默契也非常好。在这4年间,虽然经历了俄格战争,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依旧是蜜月期,2011年俄罗斯直连德国输气的“北溪”管道正式开通运营。当时德国总统默克尔、荷兰首相吕特、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法国总理菲永等济济一堂,参与“北溪”管道的运营揭幕典礼,当时梅德韦杰夫与欧洲的领导人们在转动“北溪”管道的开关时,这可真是俄欧关系的一个巅峰,也让人对未来的俄欧关系充满了一种憧憬。
2012年,普京“王者归来”,不过这次他钻了俄罗斯宪法的空子,宪法只是说只准现任总统连任一届,却没有说每人只能连任一届。最后普京又赢了,不过普京在开启第三个任期后,俄欧关系出现了大变化。随后的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危机打破了俄罗斯与西方的蜜月期,不过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并没有彻底坍塌,双方依旧在交往,俄罗斯甚至与德国开始了“北溪二”号管道的建设。
在这一任期内,普京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拿回了克里米亚,强势介入中东,挽救了巴沙尔政权,严厉打击了伊斯兰国。当然俄军在叙利亚作为也让俄罗斯国际声势大振,俄罗斯的民族自信心再次被激发了出来。
2018年,普京再一次连任。随着普京这一届任期即将结束,估计很多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俄乌冲突,以至于人们甚至忘了2018年俄罗斯举办了世界杯。
俄乌冲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正如前文所说,他让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对俄欧关系而言,它也让俄罗斯数个世纪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极大变化。从彼得大帝以来,俄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学习西方,融入西方、面向西方。数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帝俄时代,还是苏联时期,这一目标始终未变。从现代俄罗斯建立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始终如此。但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尽全力孤立俄罗斯,面对不断升高的隔离墙,普京只能调头,向东方看齐。

普京做了20年总统,俄罗斯强大了吗?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迄今为止,普京的总统生涯即将满20年,在国际关系中有这么一句话:铁打的普京,流水的美国总统。从克林顿到如今的拜登,屈指一算,普京先后与5位美国总统打交道。至于说其他欧洲政要,数量恐怕会更不计其数。
回顾普京总统生涯的20年,他是否带来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或许有人认为,与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相比,他确实强大了很多;但俄罗斯的经济体系并未发生改变,依旧依赖能源,这次俄乌冲突暴露出了俄罗斯很多问题,也给俄罗斯带来了非常大的考验。
2024年普京连任不是问题,但胜选之后会遇到大问题。持续不决的俄乌战事、西方的严厉制裁打压、如果在制裁下提高俄罗斯经济的韧性、如何维持甚至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未来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将往何处去,这些都是普京在明年,乃至未来6年要面临的难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