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99年,一位老人在联想集团的大门口呆站了许久,他抱着一箱个人物品,回头看着办公楼,深深地叹了口气,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16年前,他放弃加拿大超70倍的高薪毅然回国,志向满满地加入联想,一路逆袭。
原以为,联想的头号功臣会受到更多尊敬,谁料,联想竟“忘恩负义”地将他扫地出门,并收回全部股份。
一夜之间,他变得身无分文,联想的一切再与他无关。
倪光南
这个人就是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道路上创下伟业的科学家。
早年间,中国计算机技术远落后于国外,是倪光南带领国内计算机技术一步步发展,取得卓越成就。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开联想后,倪光南不忘初心,成功研发“国产芯片”,成果受到政府重视。然而,他所做出的努力,却被商人利用,科研成果被当做谋取利益的武器,令人唏嘘不已。
1 、
1939年8月1日,倪光南出生于浙江宁波,从小天资聪慧,喜欢把一些物品拆解后再组装回去,动手能力很强。后来他就读上海复兴中学,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时候,国家遭受苦难,懂事的倪光南就希望长大后能当一名科学家,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有了梦想后,他读书更加勤奋,也很用心,常常一个人留在教室里看书。
他在数学上有极大的天赋,从小学到高中,理工类学科成绩一直很不错。
1956年,倪光南考上南京工学院,就读无线电专业。
大学期间,倪光南更加刻苦,课余时间他都会泡在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看书。
那时,很少有人毕业成绩能拿到满分,但倪光南不仅拿下各学科满分成绩,而且毕业论文中的观点更是让导师耳目一新。
1961年,倪光南大学毕业了。
一毕业,他就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的计算机研究所。
工作以后,倪光南沉浸在自己喜欢的科研事业中,虽然常常废寝忘食,但他却感到无比充实、自在。
中国科技需要发展,科研之路无比艰难,倪光南自知国内困境,全心全意扑在研发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6年后,他推出汉字图形显示功能板,实现联想式输入法,突破计算机辅助汉字输入的功能。
随后几年,倪光南先后参与各大科研项目,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的科研技术,他也一跃成为科研领域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2、
工作20余载,倪光南见证了中国科研的发展,也发现了中国计算机发展滞缓,缺少自主研发产业。
1981年,正当倪光南遭遇事业瓶颈时,一通来自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电话给他带来了转机。那边聘请他前往加拿大担任访问研究员,并开出年薪40万加币(约合人民币300万元),是国内工资的70倍。
为了中国科研之路能走得更顺畅,倪光南接受了出国深造。他到了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后,仿佛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那里,倪光南看到国外计算机发展技术日趋成熟,他觉得国内计算机的发展有很大的危机感,顿时决定要尽快学成回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他不断做研究,积极参加国外组织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认真倾听国外技术的经验,一有机会,他就和其他科研专家一起探讨国内技术无法突破的问题。
2年后,倪光南积累了很多先进技术,掌握足够多的知识,他用自己攒下的工资,购买了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准备回国。
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放弃高昂薪资,只有倪光南自己知道,是儿时的梦想在指引着他回到祖国。
回国后,倪光南马上放开手脚,准备大展宏图,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他每天不是做研究,就是和其他专家讨论技术。
1984年初,利用从国外购买的核心机器和电路芯片,倪光南带领团队研发了第二项汉字处理产品。
这项科研成果一出,许多人都关注到倪光南,认为他有潜力、有技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中,有一人直接邀请倪光南加入公司研发科技。他就是著名企业家柳传志。
3、
倪光南被拉入商业界时,柳传志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副经理。
柳传志
这家公司是联想的前身,在创业初期,由于缺少专业性的科研产品,公司计算机项目屡屡受挫,没办法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
为此,柳传志为公司发展一筹莫展。这时,倪光南的汉字处理研究成果出现了,柳传志非常认可倪光南的技术,仿佛看到新的希望。
于是他立马邀请刚回国的倪光南见面,说服倪光南加入公司。
1984年11月,倪光南出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总工程师。
从研究院到商业界,倪光南“下海”了。
对于倪光南这样的知识分子,“下海”意味着要面临新的挑战,既要专研科技领域,也要稳定企业发展。
倪光南怀揣着振兴科技的愿想,他与柳传志共同闯出了一片天地,成功研发LX-80(联想80),成为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联想汉字图形微机。
1989年11月14日,我国第一代16位计算机——联想286微机成功面世后,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
自从倪光南加入后,公司科技发展蒸蒸日上,他带领小组研制联想系列微机,深入研发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芯片的垄断。
个人发展也取得很大突破,1994年,倪光南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还获得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倪光南的努力,成就了联想,也成就了自己。
原以为,联想会继续走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却没想到后来却偏离了轨道。
4、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外电脑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联想在计算机行业中的地位受到影响。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联想必须有所突破。
这时候,倪光南和柳传志开始出现分歧。
左:柳传志 右:倪光南
倪光南是科学家,他坚持走科研道路,想投入更多资金研制计算机核心技术。但柳传志的观点完全不同。
柳传志是商人,他认为公司的技术发展日渐成熟,不需要再花费太多精力和资金在研究上,而要想办法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大力开拓市场。
一时间,倪光南和柳传志争执不下,谁都无法说服对方,两人僵持了10年之久,所面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这10年里,倪光南始终没有放弃搞科研,他仍奋力地向公司主张技术研究,并批判柳传志的观点错误。
由于联想管理层大多是商人,所以很少有人会站在倪光南这边,渐渐地,他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1995年6月,联想内部召开股东大会,会上当场宣布倪光南辞去董事职务,并不再担任总工程师。
此时联想还没有抛弃倪光南,但被迫辞去一切职务后,他成了一名“闲人”。
随后几年,倪光南在公司里做研究并不顺利,屡屡遭到公司拒绝,连他付出所有心血自主研发芯片的计划也被暂停。
当联想支持柳传志用“贸工技”替换倪光南的“技工贸”后,倪光南对联想彻底心寒了。
4年后,倪光南被联想正式解聘,没有拿到一点股份,就此,“倪柳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被联想“雪藏”多年,无法做自己热爱的科研实验,倪光南一直活得不开心。退出联想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很多人觉得离开联想,就意味着失败。
但倪光南恰恰相反,他觉得这是重拾梦想最好的机会。
5、
即使没有联想,倪光南也不忘初心地做科研,坚持自主研发中国芯片。
这个时候,又一个商人找到了倪光南。
这个商人是李德磊,他在1997年注册了一家主营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包业务的公司,后来受到外企的冲击,业务量逐渐下滑。
李德磊
为了公司发展,李德磊将目光转向“芯片研发”,想借此技术摆脱“外包企业”的束缚,创立自己的品牌,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
正好此时,倪光南被联想踢出局,李德磊迅速向倪光南抛出橄榄枝。
听说李德磊想要研发中国芯片,倪光南以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满心欢喜地加入了李德磊的研发团队。
2000年,国家出台文件,鼓励中国科技公司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制造属于中国的芯片,这给倪光南的“芯片研发”团队带来很大的鼓舞。
一年后,倪光南团队自主设计,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款嵌入式芯片,命名为“方舟1号”。
“方舟1号”一出世,立即受到各界关注,国家陆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倪光南团队对“方舟1号”、“方舟2号”的研发。
倪光南有了政府支持后,想大力推广国产芯片,他用自己的名声和技术,把原本投资英特尔的北京裕兴科技公司拉到方舟,给方舟带来百万元的巨额投资。
结果万万没想到,李德磊看不上市场上的小公司,拒绝供货。
李德磊认为只要抓住政府采购的“铁饭碗”就已足够,看不起市场上想参与合作的公司,这让倪光南感到非常尴尬。
又有几个客户被李德磊回绝后,倪光南彻底死心,于是他提出了离职。
由于“国产个人计算机”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太弱,缺少相应的生态服务和软件研发,导致计算机很多功能不健全。后来,市场上国产计算机推广越来越少。
作为其中重要部件之一的“方舟1号”也受到牵连,在“国产个人计算机”系统崩溃之后,方舟芯片计划很快也被叫停。
政府不再支持方舟研发芯片,李德磊失去“铁饭碗”,最后只能解散公司。
自此,倪光南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宣布失败。
倪光南尽心尽力为科研献身,却一次次被商人抛弃。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气馁,而是在研发中国芯片道路上继续前行。
不同的是,倪光南再也不相信商人了,他拒绝加入任何公司,打算靠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自主研发技术。
2021年,倪光南在“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他说道:“我国信息技术体系仍受到国外技术的牵制,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发展‘体系’。”
除此之外,倪光南非常看好华为,支持华为自主研发芯片。
如今,84岁高龄租住在在中关村的一个房子里,他依旧两袖清风,为中国科研事业挥洒着热血。
他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落寞之际。无论结果如何,他都选择坚守本心,为中国科研之路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更加璀璨夺目的中国梦。文/花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