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贵州双河洞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 科学家从化石上解读哪些信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7 12:09:00 来源:杭州网

近日,在贵州遵义绥阳县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洞穴内,科研人员再一次发现一具大熊猫化石。这是二十多年以来,人们在双河洞发现的第47具大熊猫化石。

大熊猫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而这些洞穴里的大熊猫化石,最古老的已经有十万年。

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不见天日的洞穴里?科学家又从这些化石身上解读出了怎样的信息?

贵州双河洞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 科学家从化石上解读哪些信息?

位于贵州绥阳的双河洞被称为“亚洲第一长洞”。根据今年最新的科考成果,已经发现一百多个洞口互相连通,洞穴长度达到437.1公里,排名世界第三。中外科学家对双河洞的联合考察从1987年开始。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告诉记者,大熊猫化石在中国南方并不罕见,但大多是零散的部位,双河洞独特的自然条件保存下难得的完整化石。从2003年至今陆续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其中一些在洞穴内的部分区域相对集中,但采样检测发现,分别属于不同的时期,最早的超过十万年,离现在最近的也有近千年。

王德远:我们测年后发现它基本上不是同一个时期的,跨度几万年都有。最早的一个测了大概是超过10.2万年,但是大部分都是在3万多年到1万多年之间。还有一个是宋元时期的,大概有800多年到900年了。1万年以内的我们只发现了这一个个体。

公众的常识里,大熊猫生活在山区,为什么他们的遗骸会出现在洞穴里?王德远分析说,化石年代比较集中的时期属于地球的末次冰期,地球上最冷的一段时间,大熊猫进入洞穴可能有御寒的需要。

至于为什么有一些化石出现在不见天日的洞穴深处,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不符。王德远表示,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能和躲避天敌或者根据声音寻找地下水源时掉进洞穴里纵深的竖井等情况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这些化石,还原大熊猫曾经的模样。几万年在现代人看来是漫长的历史,但对于大熊猫这个物种近千万年的繁衍过程来说不到百分之一,因此,那时候的大熊猫已经进化到和现在差不多了。

王德远:我们也统计了一下,它的平均个头比现在要稍微大一点点,但是差别不是很大。因为熊猫演化800多万年、上千万年到现在,我们双河洞这边发现的化石材料只是10万年以内的,那时候基本上熊猫的演化已经很成熟了,很接近现在的熊猫。

王德远介绍,科学家们还在从基因、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大熊猫化石样本开展进一步研究。双河洞内发现的动物化石除了大熊猫,还有剑齿象、犀牛等。双河洞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些化石材料本身,也蕴藏着很多信息。

王德远:一个物种生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它体内会保留当时生活环境的信息,比如降雨或者它当时的食物。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它骨骼化石材料的一些同位素,看看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大熊猫化石和双河洞受到关注,有人担心吸引盲目的探险者,导致发生危险或者破坏环境、损伤化石等情况。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业务科科长况光显介绍,双河洞目前作为景区旅游开发近10km,占已探明长度的不到1/40。景区2017年开放,每年的游客数量从最初将近二十万,增加到现在的五六十万。发现化石的洞穴不在景区范围,具体位置也没有公开,普通人很难找到。

况光显:实际上发现了很多化石,但是我们都没有说具体哪个洞穴有什么化石,现在的保护是非常好的。如果有人要去,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而且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够进去,否则比如说有些150米的竖井谁敢下去?那是不可能的事。

王德远也表示,并不担心化石的安全。

王德远:我们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一点了,这是我们能够放心把这些化石材料还是保存在洞里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包括管理处也很重视这个事情。但是暂时没有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一般的人是找不到这些洞口的,就算告诉你就在这座山上,你也没办法找。而且洞穴系统非常复杂,单纯去找的话很危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晓敏)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至今已发现大熊猫化石47具。四川的大熊猫生活在山上,贵州的大熊猫为什么进了双河洞而且还不少?近日,多个
2024-12-15 20:52:00
贵州绥阳双河洞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40具 专家:数百年前这里也有大熊猫
▲在绥阳发现的大熊猫化石 新华社发贵州绥阳双河洞已陆续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40具,其中最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近日,贵州绥阳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绥阳发布
2023-09-27 16:58:00
...第一长洞。自开展科学考察以来,双河洞已陆续发现43具大熊猫个体化石,其中最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是除现生大熊猫生活区域外最晚的实物记录,表明数百年前
2024-04-15 09:35:00
贵州双河洞,为何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或已经消失的代表性生物物种,如大熊猫、鬣羚、苏门答腊犀、剑齿象等,其中大熊猫化石超过47具,最古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化石出露较
2025-07-01 00:06:00
437.1公里!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长度再刷新
...类均有所增加,科考专家们陆续在双河溶洞群内发现新增大熊猫化石6具,以及中华鬣羚、苏门答腊犀等大量有蹄类动物化石材料。“今年我们采取三维立体扫描设备对双河洞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洞
2024-10-25 13:51:00
最新科考成果发布!贵州绥阳双河洞长度刷新至437.1公里
...、金竹林湾风洞、陈华塘水洞和大路坎消坑等共计新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6具(本次科考发现2具),发现中华鬣羚、苏门答腊犀等大量有蹄类动物化石材料。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双河
2024-10-25 18:49:00
【动图海报】地心史诗——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洞,也是全球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系统。 洞内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以及苏门答腊犀、剑齿象、中华鬣羚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证明该区域曾是冰河时期生物避难所,为物种迁徙与演化提供
2025-07-04 23:25:00
...至2027年。3)距今数万年!贵州省沿河自治县首次发现洞穴大熊猫化石近日,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与贵州省洞穴协会对沿河自治县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及其所在溶洞开展系统调查,该具化
2025-06-16 21:38:00
遵义市人民政府市长黄伟:将双河洞打造成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的典范|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穴,并完好保存了大量第四纪“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化石及亚化石,目前已发现距今约10万年的熊猫化石个体50具,保存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2025-07-06 03: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