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贵州双河洞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 科学家从化石上解读哪些信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7 12:09:00 来源:杭州网

近日,在贵州遵义绥阳县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洞穴内,科研人员再一次发现一具大熊猫化石。这是二十多年以来,人们在双河洞发现的第47具大熊猫化石。

大熊猫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而这些洞穴里的大熊猫化石,最古老的已经有十万年。

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不见天日的洞穴里?科学家又从这些化石身上解读出了怎样的信息?

贵州双河洞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 科学家从化石上解读哪些信息?

位于贵州绥阳的双河洞被称为“亚洲第一长洞”。根据今年最新的科考成果,已经发现一百多个洞口互相连通,洞穴长度达到437.1公里,排名世界第三。中外科学家对双河洞的联合考察从1987年开始。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告诉记者,大熊猫化石在中国南方并不罕见,但大多是零散的部位,双河洞独特的自然条件保存下难得的完整化石。从2003年至今陆续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其中一些在洞穴内的部分区域相对集中,但采样检测发现,分别属于不同的时期,最早的超过十万年,离现在最近的也有近千年。

王德远:我们测年后发现它基本上不是同一个时期的,跨度几万年都有。最早的一个测了大概是超过10.2万年,但是大部分都是在3万多年到1万多年之间。还有一个是宋元时期的,大概有800多年到900年了。1万年以内的我们只发现了这一个个体。

公众的常识里,大熊猫生活在山区,为什么他们的遗骸会出现在洞穴里?王德远分析说,化石年代比较集中的时期属于地球的末次冰期,地球上最冷的一段时间,大熊猫进入洞穴可能有御寒的需要。

至于为什么有一些化石出现在不见天日的洞穴深处,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不符。王德远表示,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能和躲避天敌或者根据声音寻找地下水源时掉进洞穴里纵深的竖井等情况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这些化石,还原大熊猫曾经的模样。几万年在现代人看来是漫长的历史,但对于大熊猫这个物种近千万年的繁衍过程来说不到百分之一,因此,那时候的大熊猫已经进化到和现在差不多了。

王德远:我们也统计了一下,它的平均个头比现在要稍微大一点点,但是差别不是很大。因为熊猫演化800多万年、上千万年到现在,我们双河洞这边发现的化石材料只是10万年以内的,那时候基本上熊猫的演化已经很成熟了,很接近现在的熊猫。

王德远介绍,科学家们还在从基因、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大熊猫化石样本开展进一步研究。双河洞内发现的动物化石除了大熊猫,还有剑齿象、犀牛等。双河洞的形成过程以及这些化石材料本身,也蕴藏着很多信息。

王德远:一个物种生活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它体内会保留当时生活环境的信息,比如降雨或者它当时的食物。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它骨骼化石材料的一些同位素,看看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大熊猫化石和双河洞受到关注,有人担心吸引盲目的探险者,导致发生危险或者破坏环境、损伤化石等情况。

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业务科科长况光显介绍,双河洞目前作为景区旅游开发近10km,占已探明长度的不到1/40。景区2017年开放,每年的游客数量从最初将近二十万,增加到现在的五六十万。发现化石的洞穴不在景区范围,具体位置也没有公开,普通人很难找到。

况光显:实际上发现了很多化石,但是我们都没有说具体哪个洞穴有什么化石,现在的保护是非常好的。如果有人要去,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而且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够进去,否则比如说有些150米的竖井谁敢下去?那是不可能的事。

王德远也表示,并不担心化石的安全。

王德远:我们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一点了,这是我们能够放心把这些化石材料还是保存在洞里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包括管理处也很重视这个事情。但是暂时没有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一般的人是找不到这些洞口的,就算告诉你就在这座山上,你也没办法找。而且洞穴系统非常复杂,单纯去找的话很危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晓敏)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至今已发现大熊猫化石47具。四川的大熊猫生活在山上,贵州的大熊猫为什么进了双河洞而且还不少?近日,多个
2024-12-15 20:52:00
贵州绥阳双河洞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40具 专家:数百年前这里也有大熊猫
▲在绥阳发现的大熊猫化石 新华社发贵州绥阳双河洞已陆续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40具,其中最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近日,贵州绥阳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绥阳发布
2023-09-27 16:58:00
...第一长洞。自开展科学考察以来,双河洞已陆续发现43具大熊猫个体化石,其中最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是除现生大熊猫生活区域外最晚的实物记录,表明数百年前
2024-04-15 09:35:00
贵州双河洞,为何入选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或已经消失的代表性生物物种,如大熊猫、鬣羚、苏门答腊犀、剑齿象等,其中大熊猫化石超过47具,最古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化石出露较
2025-07-01 00:06:00
437.1公里!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长度再刷新
...类均有所增加,科考专家们陆续在双河溶洞群内发现新增大熊猫化石6具,以及中华鬣羚、苏门答腊犀等大量有蹄类动物化石材料。“今年我们采取三维立体扫描设备对双河洞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洞
2024-10-25 13:51:00
最新科考成果发布!贵州绥阳双河洞长度刷新至437.1公里
...、金竹林湾风洞、陈华塘水洞和大路坎消坑等共计新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6具(本次科考发现2具),发现中华鬣羚、苏门答腊犀等大量有蹄类动物化石材料。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双河
2024-10-25 18:49:00
【动图海报】地心史诗——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洞,也是全球最长的白云岩洞穴系统。 洞内已发现47具大熊猫化石,以及苏门答腊犀、剑齿象、中华鬣羚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证明该区域曾是冰河时期生物避难所,为物种迁徙与演化提供
2025-07-04 23:25:00
...至2027年。3)距今数万年!贵州省沿河自治县首次发现洞穴大熊猫化石近日,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与贵州省洞穴协会对沿河自治县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及其所在溶洞开展系统调查,该具化
2025-06-16 21:38:00
遵义市人民政府市长黄伟:将双河洞打造成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的典范|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穴,并完好保存了大量第四纪“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化石及亚化石,目前已发现距今约10万年的熊猫化石个体50具,保存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2025-07-06 03: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乘智而上、逐绿而进 重庆市工业绿效码2.0版本正式上线
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正逐步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实现“双碳”战略带来了新机遇。当算力遇见减碳
2025-09-08 13:41:00
合肥八旬老人走失树林后获救
大皖新闻讯 “找到了!”“不怕不怕!找到了!”空中传来的好消息,让地面正焦急搜寻的合肥公安民警和救援人员精神一振,大家迅速冲向树林深处
2025-09-08 13:24:00
主人去世后狗守在家中不愿离开 重庆一社居委回应:“老人去世一周后才被发现”的说法不属实
大皖新闻讯 70多岁的主人离世后,狗守在主人的家中不愿离去,瘦成皮包骨头、皮肤溃烂,最终被动物救助机构收养,并被取名为“忠忠”
2025-09-08 13:24:00
中国移动“三个一”服务暖心高效 三分钟化解用户难题
日前,在中国移动苏州太仓新华东路服务厅的意见簿上,一则特殊的“感谢信”引起关注。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务工人员写下了自己从焦虑无助到满意安心的服务体验转变
2025-09-08 12:42:00
专车温暖学子返校路 ——“回家啦”
9月6日,为保障学生安全、便捷返校,校(院)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推出“暖心专车接站”服务,安排车辆循环往返于地铁站和宿舍区之间
2025-09-08 12:26:00
“百万票选”军训服买家秀来了!多名学生晒图“好看 爱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9月6日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多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大一新生纷纷在网上晒出军训上身图
2025-09-08 09:04:00
9月7日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9月3日18时结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即将开始,根据考生报考类型
2025-09-08 07:34:00
9月,伴随着学校开学,不少学校附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就近送孩子上学租房,有的大学生为了享有更加独立的空间在校外租房
2025-09-08 07:37:00
健康证,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防线,如今却被明码标价,成为二十多元就能买到的行业“通行证”。假健康证泛滥,仅关注“一纸真假”
2025-09-08 07:38:00
近日,各大高校进入开学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两所高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到大家的关注
2025-09-08 07:38:00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呵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种新生业态的兴起,未成年人做出民事法律的行为不断引起争执和思考。例如网上游戏
2025-09-08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轩记者王茸)9月4日中午,两辆轿车在栖霞区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火情,正巧路过的林国凯见状立刻停下车,将被困司机从驾驶室里拽了出来
2025-09-08 07:42: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9月7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位于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的今世缘酒业总部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5-09-08 07:43:00
“心有理想,势不可当!”南工程新生开学,3个“李想”惊喜相遇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姜静)9月7日,南京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
2025-09-08 07:43:00
时隔近3年,又拍到了!
时隔近3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我国再迎“红月亮”如果凌晨您好梦正酣错过了这场天文奇观也别着急我们拍到啦快来一起欣赏一下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影 郭亮
2025-09-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