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09:46:00 来源:戏说三国

战国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但却精彩无限。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改革变法,一家独大,魏文侯魏武侯时期,仅凭魏国一家就把秦国扼制在函谷关以西不能东出。

战国中期,中原各国相继变法强国,强大一时的魏国,风光不再,秦国,楚国,齐国并成三强,这其中又数秦国强大的势头最盛。

战国后期,能够统一华夏的诸侯国,只有秦国和赵国了。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东面的齐和北部的燕陷入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元气大伤,南部的楚被白起率军攻克首都郢都,丢失大片国土,雄风不再,中部的韩、魏也已经被秦国打的满地找牙,别说争霸,自身已经都难保了。

在这种局势下,秦国和赵国作为两个实力超强的大国,大规模的会战早已经一触即发,差的只是一个引子和一颗炸弹,只是谁也没想到,战国七雄中最不起眼的韩国丢出了这颗炸弹并且成功地在秦赵之间点燃了。

这颗炸弹就是韩国的上党郡,可以说上党郡是引发长平之战的血馒头,而蒸馒头之人只是韩国一个小人物。

上党郡是战略要塞,秦得之,韩赵魏三家皆慌。

你可能会说,上党郡不就是一个郡吗,是一个郡确实不错,但是却不是一般的郡,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地乃兵家必争之地,我们来先来看看上党郡名称的由来。

《释名》中记载:党,其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

《国策地名考》中记载: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也就是说上党是一片被群山包围的山顶平地,上党位于今天山西省东南部,我们可以通过地图看出,上党地区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西南部是王屋山和中条山,西边是太岳山,北边是五云山。

这块地方原本属于春秋时期的晋国,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上党这块地方也被韩赵魏三家平分了,并且韩赵魏三家都在上党设置了郡,群山包围的上党,早已经被秦国视为囊中之地,秦国只要取得了上党郡,韩赵魏三国就处于秦国的虎视眈眈之下了。

韩国献上党于秦,只是上党人民不愿意了。

公元前264年,秦国白起攻占了隶属于韩国南阳地区,后来又把野王地区纳入秦国版图(一说,南阳地区和野王地区是一个地方,但白起不可能对一个已经占领的地方反复进攻两次,所以南阳和野王应属两个地区),这样韩国的上党郡也被彻底斩断与韩国首都新郑的联系,韩国的上党郡也就成为了其无法管辖的一块飞地。

为此,韩国朝堂一片恐慌,随即在论战中,贵族的主和派就占据了上风,韩王也决定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以求得继续跟随秦国老大哥喝汤。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话说休繁,韩王派出两路使者,一路向秦国丞相范雎献地,一路向上党郡的韩国人民传达被故国抛弃的决定,第一路使者相当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毕竟送礼的活,最好干,但是第二路就不那么顺利了。

韩国的上党人民一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就炸了,韩国的上党郡守靳黈表示明确拒绝:臣请西发兵以应秦,若不能阻,则死之,但韩王听到很是愤怒,觉得要是不给秦国上党郡,这是不讲诚信的,立即就把靳黈给撤了,对虎狼秦国讲诚信是不是很可笑,但韩王却一脸认真。

带血的馒头被送给了赵国。

靳黈被撤之后,这个割地交接仪式不能没人主持,所以韩王新委任了一个叫冯亭的为新上党郡守,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和秦国对上党地区的交接。

韩王本以为冯亭是一个听话的人,这种活就该交给这种人来干,但是到了上党的冯亭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他并不打算献上党于秦国。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在冯亭看来,与其投降给秦国,还不如带着上党郡归降赵国,毕竟一百多年前,韩赵本身就是一家,就这样上党郡十七座韩国城池这样的大馒头就被冯亭送给赵国了,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馒头带血。

《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262年,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赵王大喜,遂发兵取上党。

冯亭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冯亭真的愿意把上党郡献给赵国吗,其实也不见得,纵观当时的战国局势,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冯亭的主意更多的可能是用赵国作为庇护,以寻求上党郡的独立性,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冯亭打算带着上党郡归附赵国当然也可能是处于真心,亦或者是用上党郡换取自身的实际利益也有可能,因为冯亭被赵国封为华阳君,具体冯亭打的什么如意算盘都不重要了,因为在接下来的长平之战中冯亭战死了,关于长平之战,我们下次再说。

飞鱼说:

上党郡是引发长平之战的血馒头,而蒸馒头之人只是韩国一个小人物冯亭,相比较韩国那些只会割地求和的贵族而言,冯亭也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战国末期最弱的韩国成功地刷了一次存在感,因为它挑起了长平之战,冯亭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个决定,却改变了战国的格局,长平之战后,秦国东出再无阻碍,虽然四十年后才灭赵国,但赵国已是强弩之末。

战国末期,韩国挑起长平之战,改变了战国历史的走向

纵观战国时代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山东六国自始至终没有一次无私心的合纵抗秦,它们最拿手的是把祸水引向别国,面对强秦的欺凌,它们能想到的也就是割地求和,但秦国是一头喂不饱的恶狼。

山东六国的旧贵族面对强权,想到的也是自身的利益,抗秦会导致灾祸,而割地顺从却能换来几年的富贵生活,何乐而不为,在他们眼里,国家不是自己的,权力和富贵才是,用国家的土地换取自身的安逸,这是他们唯一想到的自保方式,从这层面而言,山东六国安有不灭亡之道理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赵国接受上党才导致了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地区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历史上称之为“长平之战”,这次战争堪称战国乃至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秦赵两国前后兵力共计投入100万。这场战争历时
2024-06-13 16:40:00
赵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长平之战
...秦国则是将四十万赵国降卒,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上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无疑是战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打完之后,原本七雄争霸的局面,就变成了秦国一家独大了。而原本强
2024-06-11 11:06:00
长平之战后上党为何没有落到秦国手里
众所周知,秦赵长平之战,近百万大军上阵,最后死伤数十万,以赵国失败落下帷幕。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而发生的一场大战,秦赵都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两个大国,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2023-04-22 09:57:00
赵国号称百万精兵,秦国为何还敢主动发起长平之战?
...与韩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发生了大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平之战”。而此次战争,也是战国末期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铺垫。秦国在
2023-02-02 14:49:00
...历史真相,却往往和我们的认知不同。其中关于秦赵之间长平大决战的起因,就是这么一件看似正常,却蕴含着大阴谋的事。对于长平之战,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一场决定秦赵命运甚至战国时局走
2023-10-25 19:29:00
长平之战前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郡?有何利弊?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几百年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秦赵双方合计投入超过一百万大军,前后持续时间近三年,双方阵亡及被坑杀士卒超过50万人,一战让赵国彻底失去了与秦国对抗的资本,东方六国战力
2023-07-26 14:51:00
长平之战的意义:促进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 公元前
2023-09-13 14:54:00
冯亭为什么被封为华阳君?
秦、赵两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晚期最重要一场战争,是赵国实力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场战役,赵国在此战中损失了几乎全国所有的青壮年男子,在人口是第一生产力的战国,赵国从此再也无力对抗秦国
2023-08-27 06:40: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还不了解:赵括和长平之战的读者,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国40万大军败于秦国大将白起,赵括又要负多少责任?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2023-10-08 16: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