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写作《封锁》时,张爱玲虽然只有23岁,不过,此时她对爱情和生活细节的体悟却也已经成熟老道,以致于胡兰成在看了这篇小说之后,也对张爱玲产生了浓浓的好感和深深的好奇。
《封锁》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旧上海时期,在一辆因为战乱而被封锁住的电车里,所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男主人公吕宗桢为了躲避同在电车上不喜欢的亲戚,而向女主人公吴翠远表达爱意、倾诉心事,直到吴翠远被吕宗桢所打动,愿意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吕宗桢时,电车的封锁却解除了,这一刻,吕宗桢却倏忽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变得好像从不认识吴翠远一样,这让吴翠远明白了一个道理:吕宗桢对自己的示好,不过是在特殊情形下的逢场作戏,他并非真心,初见即倾心的爱情,也并不可信。
一,吕宗桢真的爱吴翠远吗?
吴翠远是一个长着一张大众脸的女孩,即使漂亮,她的漂亮也没有任何的特点,总之,她是那种在人堆里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女孩。
我相信,在电车被封锁之前,吕宗桢并不会注意吴翠远,就像在电车封锁解除之后,吕宗桢也不愿意再多看吴翠远一样。
那么,吕宗桢却为什么还会向吴翠远表达爱意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吕宗桢为了躲避厌烦的亲戚,而随便找了个女生搭讪,此时,就算在他身边的女生不是吴翠远,而是另外一个女生,他也会向其示好。第二个原因,则是来自于心理学上的“吊桥效应”。
“吊桥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在过吊桥的时候,会因为恐慌,而产生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此时,如果他的身边恰好有一个异性在,他就会误以为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是这个异性带来的,也就特别容易对这个异性产生爱情。
在小说《封锁》中,吕宗桢和吴翠远同在一辆因为战乱而被封锁的电车中,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面对封锁不知何时解除的担忧,两人的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紧张心跳的状态,或许,吕宗桢和吴翠远都误将这种感觉,错以为成了爱情。
其实,吕宗桢并不会爱上吴翠远,他也不会为了这个初次见面的女孩而心动和有所付出,他之所以会对吴翠远表达爱慕之情,不过是在特定场合下的逢场作戏而已。
一个男人,如果真爱你,并不会只是停留在用嘴说爱的阶段,他还会用行动去付出。
二,真爱你的男人,不会空口说爱。
吕宗桢虽然对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满,但是,他却没有离开妻子的能力与勇气,在电车上,他身穿体面的西服,却抱着为妻子买的餐品,显得很尴尬和别扭。
吕宗桢的生活,就像他在电车上的装扮一样,虽然对婚姻有所怨言,但却始终无法割舍自己的家庭。
这样的吕宗桢,自然是不会为了初次见面的吴翠远,做出付出和牺牲的,在电车上,吕宗桢一边对吴翠远倾诉衷肠,一边却在盘算考量着自己的得失,如果他和她在一起是利大于弊,他还可能会对这段感情有所期待,不过,如果他和她在一起是弊大于利,那么,他自然会表现出顾虑重重的样子。
在电车封锁之时,吕宗桢似乎像个“真人”一般,活出了自我,将他与吴翠远的未来描绘得周到美好,然而,在电车封锁解除了之后,吕宗桢却又忽然变成了“好人”,又在得与失的顾虑中,选择了远离吴翠远,这一幕,既显得太过现实,又充满了戏剧性。
记得有人说过,真正的爱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一个真爱你的男人,总会在规划与你的未来时,又能够付出行动,将这种规划变成现实。
相反地,一个只会空口说爱的男人,或许并没有那么爱你,或者是他对你的爱也是有限度的。
在小说《封锁》中,吕宗桢对吴翠远的爱,无疑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在电车封锁期间,他为吴翠远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使得吴翠远意乱情迷,但是,在电车封锁解除了之后,他却让自己回归了现实,因为,他不愿意为吴翠远这个初次见面的女人,做出牺牲和付出。
真爱你的男人,不会空口说爱,然而,初见即倾心的爱情,却很少有愿意去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爱的。
三,初见即倾心的爱情,既没有分寸感,也没有同理心。
试想一下,当你走在大街上,或者是在一辆电车上坐着,一个异性忽然走到你身边,对你说他爱你,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想,绝大多数人,会觉得这种草率的示爱,会显得很无礼吧?
第一,你既不认识我,又不了解我,你凭什么说爱我呢?第二,我可能有家庭,也有可能不想被别人所打扰,你冒昧地来向我示爱,有在意过我的感受吗?
因此说,初见即倾心的爱情,大多不可信,因为它既缺乏分寸感,又没有同理心,这样的爱情,很多时候只是临时起意而已。
在小说《封锁》中,吕宗桢接触吴翠远的初心,只不过是为了躲避他所厌恶的亲戚,和打发电车被封锁期间的无聊和寂寞而已,虽然,在他与吴翠远的交流中,他所说的话,有些是真情流露,不过,他的本质,还是将吴翠远当作一个倾诉对象,并且也缺乏对于吴翠远的尊重。
初见即倾心的爱情,在表面上看起来虽然美好,不过,初见时,因为彼此都不够了解,却也为这种情感埋下了很多隐患。
在我看来,吕宗桢在还不够了解吴翠远的时候,向她许诺以爱,这显得有些没有分寸感,而他在电车封锁后的无情表现,又显得很没有同理心。因此,这种初见即倾心的爱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信的。
张爱玲在23岁时写出的《封锁》,之所以至今仍被视作经典,就在于她对于人性的刻画,对爱情的理解,都是极为深刻的。
在小说中,吕宗桢对吴翠远的爱,来得既快,去得也快,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初见即倾心的爱情,大多不可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0: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