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刘洪悦:
心智健康“心”在首位
本报记者 刘彤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20日  第 06 版)
“我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越来越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制作人刘洪悦再次发出呼吁,希望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并加强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
刘洪悦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她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40%左右的青少年有时或经常“感到孤独”,33.4%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刘洪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心理健康宣传大使,从2010年起做健康科普至今已有15个年头。她多次走进校园科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科普,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刘洪悦注意到,某些地区一些“回”形结构的学校教学楼都装上了安全网,对此,她认为,形式上的“网”或许能够降低在校园里发生的一些极端安全事件,但心智健康“心”在首位,真正的“网”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携手,从心出发,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架起一道“安全网”。
“现在经常有一些反映校园霸凌事件的电影,剧中实施霸凌的孩子往往有残缺的家庭环境。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些剧本也是根据真实案件整理。我很认同一句电影台词,‘父母是孩子的诺亚方舟’。很多青少年犯罪事件的背后存在着原生家庭关爱的缺失。《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交流?”
对此,刘洪悦认为:“家长的爱、呵护、鼓励,是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利器,希望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成立‘家长课堂’,体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在开设心理课程中应采用集体授课与‘一对一’咨询相结合的模式,针对青少年青春期敏感叛逆等诸多生理特点,每所学校要安排‘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做孩子们的倾听者、解惑者、疏导者。”
去年,刘洪悦提交了一件关于拍摄青少年性教育系列宣教短视频的提案,并已立案办结。她认为,性犯罪与性教育缺失密不可分,“性教育”三个字不烫嘴,越是遮遮掩掩,越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在担任“红丝带”大使履职的七年里,刘洪悦和团队一直坚持结合大屏小屏做科普,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理解责任与爱。
“性教育对预防艾滋病、宫颈癌等性传播疾病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是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的重要环节。要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进行不同方式方法的性知识科普,不要让孩子们只能在色情暴力的文字和视频中看见‘性’,要用科学、平和的态度去大大方方讲。”刘洪悦真诚地表示,“我热爱我的职业和领域。今年是我成为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的第二年,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方向,我将始终履职为青少年,做他们的‘知心姐姐’,为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