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3月29日消息 “有了钱前院士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加持,定会给白超队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变化。”3月29日,在三亚市崖州区“院士村长”聘任仪式上,白超队负责人说起打造以南繁科研、田园景观、黎族风情为特色的宜居性旅游生态村时,底气更足。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钱前,中国工程院沈其荣院士分别被聘为抱古村、南滨居白超队、城西村“院士村长”。这也是崖州区在海南首创“农业+科技+博士村长”引才育才发展模式,100多名博士被聘为“博士村长”后,引智借力助农增收的又一创新。
2022年7月以来,三亚市崖州区创新采用1个“博士村长”工作队、负责1个村社区、带动N个产业发展的“1+1+N”发展模式,从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11所科研院所,柔性引进195名博士人才组成27个“博士村长”团队,定向服务27个村,帮助破解产业发展困境,探索乡村发展新道路,助力乡村振兴,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发挥专家人才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带动性作用,今年,崖州区创新谋划打造“院士村长”项目,以人才振兴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亚市崖州区抱古村。
此前,已有“博士村长”助力乡村振兴;如今,为何又有3名院士牵手三个村庄,担任“院士村长”?
“根据各个村庄实际需求,我们精准引进专家人才,引智借力发掘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打造‘院士经济’,用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三亚市崖州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柔性引进一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打通院士服务乡村、地方服务院士双向通道,推动区城融合、院地融合、产研融合,开展政策宣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指导、科技培训服务等。
那么,3名“院士村长”将给抱古村、南滨居白超队、城西村带来什么样的“才富”?
被聘为“院士村长”前,骆清铭院士多次到抱古村走访调研,与村民同探深挖乡土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海南大学与崖州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海南自贸港首个以“科技应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为框架的校地深度合作示范区。骆清铭院士大力推动海南大学发挥学校农业、学科、科研等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崖州区发展需求,为崖州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库支撑。
推动南繁产业和事业发展,钱前院士在崖州区南滨居白超队推动建立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白超队建设美丽乡村中,钱前利用自身先进科研经验给当地带来科学技术支持,参与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活动等。白超队将依托南繁产业和黎家风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将村民闲置住宅改造成服务南繁科研的特色民宿,通过发展农业观光体验、黎族文化体验等产业,打造成以南繁科研、田园景观、黎族风情为特色的宜居性旅游生态村。
10余年来,沈其荣院士定期到海南开展克制香蕉病害微生物有机肥科研工作。在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在崖州区城西村坝头综合试验基地,沈其荣院士多次到基地,对试种菊花、百合花以及“智慧农场”调研指导。
据了解,崖州区“院士村长”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在研究领域内的先进技术、科学研究、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优势,用好“高端智库”,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等方式,在崖州区开展新品种研发、科技攻关、科技研发、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战略咨询等,因地制宜激发乡村发展内生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同时,托院士专家团队、大院大所平台科技资源撬动产业发展杠杆,实现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院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实现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围绕一个专业领域、壮大产业发展水平的连锁效应,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合作在崖州落地,让村民共享“院士红利”,把院士“才富”变为地方发展“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