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报网讯(记者姜静何洁通讯员李卫正季亚欧尹申申)近日,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南侧龙袍街道境内的龙袍长江省级湿地公园内,首套无人机自动巡护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春季候鸟的北归之旅保驾护航。这一突破性成果的成功落地,离不开由南京林业大学祝遵凌教授领衔的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
龙袍长江省级湿地公园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长江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4万多亩,长江岸线16.1公里。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跨越千里,飞抵该湿地公园越冬栖息。守护候鸟是六合区长江湿地保护中心的“年度大考”。如何确保候鸟安全越冬,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团队多次深入湿地公园全境调研,研发设计无人机自动巡护系统,并在湿地公园全域部署。该系统集成了自动起降、云端互联、AI智能监测预警等多项前沿技术,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的生态监测,为湿地管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人力不能到达的区域,通过无人机自动巡护系统这个‘空中保镖’,可以进行跟踪监测,清晰呈现出长江滩涂、岛屿、内湖及陆地植被等风貌,确保对湿地公园内每一寸土地和水域的监管。”六合区长江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吴端健说,在无人机实时传回的高清影像中,湿地植被生长状况、水域环境变化、鸟类活动轨迹清晰可见。该系统在防火防汛、环境监测、安全管控等方面也提供了精准预警,构筑了一张水陆空立体化生态防护网,让每一寸湿地“看得见、守得住”。
祝遵凌介绍,南京林业大学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是集科研、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此次与长江湿地保护中心的合作,是科研团队服务江苏区域社会发展的尝试,也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探索,目标是打造区域一体化生态设计样板示范区。此次不仅在无人机巡护技术设计上实现创新突破,同时也逐步搭建湿地动植物种群长期动态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对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性记录和分析,为湿地生态研究和生物资源保护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为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7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