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周国平曾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一种教养。”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对外人甚至是陌生人,始终能保持一副笑脸盈盈的模样,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口碑和评价往往比较高,而当无意听到他们与家人的通话后,又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这时的他们脾气暴躁、语气敷衍不耐烦,动不动就是破口大骂。
评价他们人品不好吧,他们又能对陌生人报以善意,说他们人品好吧,与亲近人相处的状态却又那么糟糕,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呢?答案是后者,人类往往只会在亲近的人面前,展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模样。
我们总讲孝顺,讲人要有道德涵养,孝顺和涵养到底是在评估人类的什么特质呢?是底线、同理心以及内核,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客气的人,往往是这几种人,要远离。
一:自大却又没本事的人
自大是全能自恋的一种,当人处于自大的状态时,会在心理层面产生一种“我很厉害”、“我可以做到”、“唯我独尊”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大并不是一种糟糕的心理状态,但当其与没本事的情景相结合时,往往会带来一种糟糕、多心理叠加的情绪,比如自大又自卑,狂妄又怯懦。
为什么对外人能做到客气,对自己的亲人却不能呢?答案很简单,这类人将在外无处宣泄的负面情绪,全部施加在了亲人的身上。之所以无处宣泄,是因为他们在强者面前下意识生出了自卑,只所以施加在亲人身上,是因为他们面对弱者会不自觉地想要去控制。
从利益角度来看,对亲人苛责,是因为家里人不会记仇,更不会因此离开自己,但对别人苛责,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担他们可能会离开的风险。
可惜的是,这类人并不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任何不妥,更不会因为受到指责而去改变,因为他们对自己这种行为早已习以为常,潜意识里认为这种发泄渠道无风险成本,从根本上就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问题。
以同事、普通朋友的身份与他们相处,你并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但当你被划为熟人、亲近的人后,就会不间断地遭受到来自他们的打击与控制,所以请务必快速远离这类人。
二:内核能量弱,敏感尖锐的人
什么叫内核能量?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认同感的评估,内核能量弱的人,多是对自己的价值不肯定、敏感又缺乏安全感,且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人。
内核能量弱与自大却没本事的人是截然相反的,前者出于在意他人评价而对亲人暴躁,后者则出于对弱者的控制欲,换而言之,前者属于软暴力,后者属于热暴力,需要注意的是,内核能量弱的人更容易情绪化,因此,他们的社会评价通常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所谓情绪化,就是一个人很容易因为一些或大或小的因素发生波动,喜怒哀乐随意转换不受控制,可能前一秒还在哈哈大笑,后一秒就因为某些原因大发脾气,这也是他们虽然施加的是软暴力,但却更容易被辨别的原因。
内核能量弱的人之所以会对自己的亲人暴躁,其原因同样也是来自情绪的堆积,因为无法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又因为敏感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于是情绪压抑,直到回到舒适区彻底爆发:家。
正常人拥有保持情绪平稳的能力,但情绪是否能保持平稳,并不能作为评估一个人人品好坏的标准,因为这类人既是施暴者,同样也是情绪的受害者。
当然,也并不能因为这类人有一层受害者的身份,就笃定他们是弱者,是需要被照顾的那一方,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只有他们本身愿意去自渡,才能真正摆脱情绪的束缚。
三:同理心差又擅于伪装的人
同理心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其主要包括对他人情绪和情感认知的觉知能力、把握与理解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
同理心会带来信任关系,因为一个人一旦具备了同理心,就会更容易获得他人在人格,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信任。
在亲人面前暴躁,对外人客气,这两种待人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上面曾提到这类人的真实模样即前者,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以真实模样示众吗?
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但又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于是打造了一副“客气”的面具用以伪装、包装自己,试图换取信任和高评价。
换而言之,这类人本身是不具备同理心的,他们只将其当作为社交的一种工具。
一个正常的人在做错了一件事或者不小心伤害到其他人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内疚感,但同理心差甚至没有同理心的人则不会,他们丝毫不受道德的牵绊,也无所谓对错,只要目的能达到就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这样的人统称为“内冷外热”的人,从某个角度来说,内冷外热的人比那些高冷、不好接近的人更为冷漠,因为前者以热掩饰自己的冷漠,后者的冷则是直观可见的。
而同理心差的人又往往不止是冷漠,因为没有心理换位、将心比心的能力,所以他们的道德感、社会责任感通常偏低,总会无意识地伤害到他人,说远离有些小题大做,但不建议与这样的人走得太近。
爱不是任性的借口,更不应该是发泄情绪的流通渠道,要知道,与亲人之间的裂缝,都是从坏情绪开始的,我们能伤害到的也都是最爱我们的人。
往后余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在外客气,在家也和气,善待自己的家人,过好自己的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