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车场运营、车位运营、停充一体,捷停车将释放数字停车“原子化”能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08 20:00:00 来源:砍柴网
车场运营、车位运营、停充一体,捷停车将释放数字停车“原子化”能力

" 捷停车的停车生态开放平台,将线下场景方的各项场景能力推广到生态方,又将线上生态方的能力和流量引进到停充场景里,这里面能力和流量的互动,又带来了新的流量、新的场景、催生新的能力与机遇。"

在刚刚结束的 PEPC2023 停车生态伙伴大会上,捷停车副总经理王野发表了《停车生态开放平台——助力数字停车生态建设》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捷停车构建停车生态开放平台所遵循的原则及基本逻辑,深度解读了停车生态开放平台是如何助力数字停车生态建设的。

以下内容根据 王野先生 主题演讲整理。

尊敬的各位来宾、伙伴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李民总(捷停车 CEO)给大家介绍了捷停车的大事,就是停车生态开放平台,接下来我就续上这个话题,给大家分享捷停车构建这个平台的一些情况。

开放、共享、合作,是捷停车构建停车生态开放平台所遵循的三个原则。开放性,即任何符合要求的企业,都可以加入我们的生态共享体系,共同发展;共享性是指,我们打破各个企业之间壁垒,实现资源、信息、技术的共享,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合作性,是鼓励各个行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停车事业的发展。

捷停车构建停车生态开放平台的基本逻辑,无外乎就是这三个 " 环 ":以数字化驱动为支撑,打通停充场景做深度,联合生态场景做广度,而开放平台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连接器和枢纽。

车场运营、车位运营、停充一体,捷停车将释放数字停车“原子化”能力

我们将数字化驱动作为底座,在深度上做精细化,围绕停充场景,联合整个停车行业的伙伴,一起打造更多原子化的服务能力,同时构建起数字化营销增收体系;在广度上做规模化,通过与行业外的生态伙伴合作,实现场景倍增、流量互通。

做好深度的精细化和广度的规模化,需要基于一个数字化驱动的开放平台。这个开放平台作为连接器和枢纽,它负责把更深度的场景推进到生态环境里面,再把生态的流量引进到停车场景里来,起到一个融合的作用,即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和体系的融合。

数字化是停车生态合作和价值创造的核心。"数字化 " 如果没有体系的融合,比如积分体系、券体系、用户体系等,那生态和生态之间很难形成场景的互动;有了体系的融合,结合数据标签化,标签模型化,到模型业务化的演变,也就是数据产生信息,信息产生知识,知识之间的联动升级产生更高阶的科学洞察的过程。

捷停车在 6 年的运营深耕以及与生态伙伴之间的合作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引入算法模型,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信息化,从而产生知识化的转变过程。

举个例子,比如说 " 是否准入外部车辆 " 这个模型。实际上它的算法很简单,就是一段时间内,这个停车场进出的车牌基本上就是这些车牌,没有新的车牌,那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车场很大概率是不对外开放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据,由信息转变成知识的过程。

这些知识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信息组合,产生更高阶的模型;更高阶的模型会组合起来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依据。而捷停车推出的解决方案的载体,就是数字停车运营增收体系。

" 数字停车运营增收 " 方案可以针对停车场的运营方案进行策略优化,包括精细化运营及后效分析,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同时也会反馈到整个数据体系里面,再去对已有的算法模型进行优化,然后再去反馈 …… 这是一个不停循环迭代的过程。

我认为未来捷停车最重要的资产就是这个模型体系,它经过多年的打磨,投入了大量的产研资源,目前已经进入了分层分类、逐步体系化的阶段。

停车场景,是承载整个数字停车运营增收的平台,支撑整个平台运营的是车场运营、车位运营、停充一体、数字营销等一系列 " 原子化 " 能力。首先承载这个平台的肯定是数据模型驱动,做分析洞察、策略优化、精细化运营及后效分析。而支撑整个平台运营的,是我们的一系列原子化的能力。原子化的能力包括车场运营,车位运营,停充一体,数字营销等。

这些原子化能力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车位运营。在停车难议题下,车位利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在停车从业者的认知里面,解决车位利用率问题,就解决了很多其他的问题。所以捷停车这几年打造的产品很多是围绕着这个逻辑去做的,比如 " 找 " 系列——找车位,找优惠,找充电,这些都能大幅提高车位利用率。一个车主打开找车位,他可以清楚地知道实时的场内余位信息、充电桩闲忙信息,还可以直接充电扫码等。

而预约准入基本上就是解决一些特别难停车的场景。捷停车采用了 "1+N" 的方式,针对医院或其他特别难停车的场景以及其车周边的停车场,做一些分流引导或错峰停车的功能,缓解停车紧张、交通堵塞等问题。

在车位运营这个能力上,捷停车也进行了持续的能力迭代。比如预约到位,我们支持智能推荐到位,也可以提前预订。比如说你要去到一个非常大的园区停车场,它给你找到或预约到离目的地比较近一点的停车区域。比如行车导航,捷停车和地图生态伙伴共同努力下,我们打造了室外室内自动无缝切换的场景能力。在用户使用导航服务时,捷停车还可以实时播报余位,如果当余位较少或没有了,我们还可以智能帮用户调配旁边有车位的停车场。这样,车主的整个停车体验会得到很大提升。

车场运营、车位运营、停充一体,捷停车将释放数字停车“原子化”能力

另一个原子化能力——停充一体,这里最重要的点是 " 场位桩一体化 " 运营能力。充电场景是离不开充电场景的,不能把充电桩单独拿出来做运营,因此需要打通前端实现停充一体,让停车和充电的场景实现互联互通。捷停车对接了很多充电的生态伙伴,聚合了大量的充电桩并产生了聚合效应,形成停充一体化的数据模型,由此产生运营策略,到平台引流,到生态联合推广等。充电场景跟停车场景一样涉及到 " 停前 - 停中 - 停后 " 整个过程,完全能够结合 " 停车 + 充电 " 的需求去形成一整套的场景闭环。

捷停车的停车数字开放平台是基于开放架构之下的生态运营平台。今天大会现场和线上都有很多捷停车的生态合作伙伴,是我们这几年逐步积累下来的。捷停车的停车生态开放平台,将线下场景方的各项场景能力推广到生态方,又将线上生态方的能力和流量引进到停充场景里,这里面能力和流量的互动,又带来了新的流量、新的场景、催生新的能力与机遇。

现在我们已经搭建了捷停车开放服务平台,这既是已有的生态伙伴的新入口,也是新伙伴的生态合作起点。捷停车希望与停车行业的生态伙伴们携手合作,共同打造美好的城市交通环境。

感谢大家的时间,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停车场是能量场,将连接美好生活!捷停车李民停车生态伙伴大会演讲实录
...在六年里,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致力于解决车场端运营难题,实现降本、提效、增收。停车行业的模式是B2B2C的,停车企业首先解决的是停车场经营的问题,而停车场经营方无非就关注
2023-03-08 18:00:00
“光谷出行”应用上线,市民可用它查找停车位、充电桩
...首页据悉,该应用由光谷交通公司开发,首批上线的是其运营的教育中路公共停车场、明玉路公共停车场、汤逊湖北路公共停车场等9座停车场的充电站,包括137台直流充电桩和633台交流充
2024-03-20 14:49:00
科拓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治安防控数据,助力构建平安城市。管理盲点多?多样化运营模式精准解决!许多城市停车项目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等痛点,科拓城市级停车平台集成多种运营手段,让运营更智
2023-02-01 12:00:00
精准管理提升服务 思明区智慧停车项目今日正式上线
思明区智慧停车项目今日正式运营。图为安装有前端智能感知设备的筼筜路咖啡一条街停车场。(本组图/ 记者 卢剑豪 摄)停车场安装的前端智能感知设备。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2024-07-01 08:12:00
...掘城市空间资源建设公共停车场——加大车位供给 优化运营管理(一线探民生·解决停车难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
2023-01-12 04:48:00
沈阳世纪大厦站立体停车场建成并试运行
...立体停车楼——世纪大厦站“P+R”立体停车场建成并投入运营。这座停车楼将通过智能停车系统、大数据技术,大幅提高静态交通秩序管理能力和市民停车效率,大大缓解周边停车难题。996
2024-06-01 04:15:00
这么好的充电站 两年内要建成100座
...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和运营管理模式。办公区和“三中心”等城市专用和公用区域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快慢结合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同时,促进城市充电网络与城际
2023-11-09 07:44:00
深兰硅基知识大模型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引领城市停车体验新风向
...服人员,收集用户意见投诉、提供智能问答服务等。打造运营服务生态停车大数据与商业大数据打通,提供更多数据增值空间。线上线下一体化,构建停车长效运营服务。平台计划提供优惠加油、充
2023-07-21 16:00:00
数字化转型,在城市级智慧停车产业的实践分析
...慧停车基于智能化设备、系统平台、线上线下服务渠道,运营城市公共产权的路内停车位、路外公共停车场,按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向车主提供公共停车服务。据中国停车网的统计,截至2023
2024-03-26 11: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