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6 13:18:00 来源:北青网

2024年11月23日,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暨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2024年会于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成都百章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友情赞助,会议汇聚全国该领域专家、教育工作者共一百余人,聚焦地球与行星科学人才培养。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开幕式上,聊城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孔德利致辞,对参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了此次论坛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和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孔校长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与各兄弟学校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中学阶段地球与行星科学教育的有效路径,携手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后备人才。“让我们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推动我国地球与行星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聊城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孔德利致辞

随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冰教授发表讲话,表达了对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对承办本次论坛的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表示诚挚的谢意。沈冰教授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地球与行星科学在“深地、深时、深海、深空、地球大数据和宜居地球”等方向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系列)、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系列)和中国载人探月工程齐头并进。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发展,不仅是国家“双碳”战略、“深空”战略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高技术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也是激发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热情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成为未来的科学家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冰教授发表讲话

据了解,本次论坛围绕“加强高校—高中合作,助力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为主题,设置了多个专题研讨会和科普互动等环节,涵盖了地质构造、气候演变、太空探测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广度与深度。众多高校专家分享各自的科研心得,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原创性成果,展示了中国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分会场一是大中学校代表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伟教授、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许中杰教授、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宋玉环处长代表高校

做了精彩报告。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天府第七中学等中学代表做了年度总结报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等中学做为新申请加盟代表做了申请报告。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伟教授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许中杰教授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宋玉环处长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王瑞峰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北京市十一学校罗威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天府第七中学林燕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晓静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

分会场二,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宇鴳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陆诗阔、聊城一中优秀校友北京大学崔心东博士后分别做了精彩的科普报告。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停息地变化,在变化中延续、演进。这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来自成都理工大学赵宇鴳教授为学生讲授了从生命起源到人类文明的三个阶段,从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到生物学进化阶段再到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和相互制约阶段,学生们受益匪浅。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宇鴳教授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陆诗阔副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地球的馈赠-石油,从石油啥用途、石油从哪来、石油住哪里、石油咋找寻、石油如何采、石油何去向、石油向未来几个方面为学生们进行了讲解,同学们被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吸引。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陆诗阔

来自北大的博士后,聊城一中09级的优秀校友崔心东跟学生们分享了他在聊城一中的求学经历,并感谢了自己的班主任吕占先老师,是吕老师发现了他的特长并鼓励他走上了地质学研究这条道路,然后分享了自己在中国地质大学本科阶段以及中科院的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追求梦想,最后跟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研究方向脊椎动物的早期演化,同学们被崔学长的经历鼓舞热情高涨。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聊城一中优秀校友北京大学博士后崔心东

下午大中学校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及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未来,勾勒出一幅科技兴国、人才强教的美好图景。在闭幕式上上海进才中学刘聪做了申请承办下届年会的报告,北京大学周敏宣读了更新后的联盟名单,高校代表为新加盟的中学校颁发了牌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冰教授致闭幕词。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在聊城一中召开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宴,更成为了连接青年学子与科研界的桥梁,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兴趣,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科技人才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这类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地球科学教育的深化与普及,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后备力量。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下一届年会将于上海进才中学举办,预计将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深化国际合作,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宽广的展示舞台。同时,聊城一中也将继续发挥其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优势,与各界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探索青少年科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的成功举办,无疑为中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有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科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攀高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盛会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梦想的接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闪耀的明星从这片沃土升起,照耀着科学的天空,引领人类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进发。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在渝成立
11月4日,第一届中学生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暨“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成立仪式在重庆外国语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所高校代表及三十余所中学代表齐聚,为地
2023-11-05 13:24:00
为防止地球“流浪” “中国复眼”二期在云阳正式开建
...领域组建了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发挥好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
2023-02-16 06:54:00
成都理工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赋能达古冰川景区可持续发展
...黑水县举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是推动高校与地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校地”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将通过发挥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达古冰川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2024-10-27 09:37:00
创一流学科  育拔尖人才(深聚焦)
...绕科技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期教育周刊特邀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在一体推进教
2024-10-20 06:23:00
...者 倪思洁2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一颗被命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不到7年内会与地球相撞。该小行星直径约100米,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联合国就可能撞击地球的小
2025-02-10 08:36:00
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全球总决赛在北大启动
...为全新起点,与国际社会各界深化合作,共同为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研究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晓指出,地球科学涉及地质、地球物理等多个领域,希望通过竞赛,激发公众对地球
2024-08-09 16:32:00
...志着国际社会对于学校办学发展成就,特别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作贡献的肯定。该校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命名,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以这种
2025-03-04 07:31:00
@考生和家长:查分啦!各地高考成绩今起陆续公布
...了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产品营销等多个领域。 多元人才培养体系 为考生提供多样化选择那么今年招生,有什么亮点?都有哪些培养方式?为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许多高校依托自身优势特点
2023-06-23 11:10:00
...挥好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推动形成新的合作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链,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记
2023-02-15 08: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