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7 11:52:00 来源:南海网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李灏 丁文文 王小畅 澄迈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家专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如果一个地瓜有记忆,那它多半是桥头地瓜味儿。

中国有个海南岛,海南岛有个澄迈县,澄迈县有个“桥头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富硒土质优势,成就了它特有的美味:肉质厚实,香甜粉糯,细腻无丝。

一个地瓜兴一方产业。2009年到2022年,种植面积从400亩扩至3.3万亩;年产值从300万元增至5.2亿元,从畅销国内的厚积薄发,到远销海外的自信从容,桥头地瓜正用心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一个小小地瓜是如何蓬勃发展成一个产业、带动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近日,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联合澄迈县融媒体中心组成的采访组,走进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进行了寻访揭秘。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喜获丰收,村民在挖地瓜。记者 林鸿羽 摄

种植农户:地瓜楼和地瓜车都是种地瓜赚来的

井然分布的漂亮小楼,不时穿梭的时尚轿车,特色浓郁的地瓜广场,沁人心脾的地瓜咖啡……步入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到处洋溢着小地瓜种出的甜蜜新生活气息。这些小楼和轿车,村民都称之为“地瓜楼”和“地瓜车”。因为“都是通过种植地瓜赚来的。”

在村里的地瓜主题休闲广场,巨大的地瓜雕塑格外惹眼,“这是我们村的地标!”指着雕塑上面一行“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富硒地瓜第一村”的宣传语,村民们颇为自豪地介绍。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沙土村村民潘永源(右一)和桥头地瓜产销协会副会长王永敢(右二)跟采访团分享勤劳致富的经验。记者 林鸿羽 摄

“来,尝尝我们的地瓜。”在沙土村桥沙驿站,一见面,桥头地瓜产销协会副会长王永敢递过来一盘香气四溢的蒸地瓜。

“一口下去粉糯、绵密如沙,口感与板栗相似。”配上一杯“地瓜拿铁”,唇齿间回味着香气宜人的地瓜味。谈话间,王永敢向记者讲起了桥头地瓜的故事。

1996年,桥头镇首次从日本引进地瓜脱毒种苗,但当时条件所限,无法大规模推广;

2007年,沙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王文克带领一百多户农民种植了200多亩地瓜,当年就创收20多万元,农户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大伙儿种植地瓜致富的信心;

2009年,桥头镇联合海南省农科院,成功培育出适合沙土种植的“高系14号”全新脱毒种苗,种出的地瓜皮薄肉绵、口感软糯、营养丰富,从此有了自己的特色与口碑;

201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澄迈桥头地瓜”,由此开启澄迈桥头地瓜的品牌旅程;

2022年,桥头地瓜种植面积达3.3万亩,年产值5.2亿元。

沙土种地瓜,地瓜富“沙土”。

“种地瓜像存银行钱一样,到时间挖,这就是钱!”王永敢这样形容着带富一方百姓的桥头地瓜。

“作为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澄迈产出的农作物富含硒元素,营养价值极高。沙土村也被誉为‘中国富硒地瓜第一村’。”走访中,村民们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而随着桥头地瓜产业发展壮大,更多沙土村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

“地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年53岁的潘永源黝黑的脸庞露出笑容:“收入有了保障,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靠着种地瓜赚来的钱,他不但供三个孩子上了大学,还盖了“地瓜楼”,买了“地瓜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沙土村祖祖辈辈靠种地瓜过活,地瓜是供填饱肚子的粮食之一,吃不完就拿来喂猪或是酿酒。”潘永源回忆,“早年间,地瓜亩产低、卖价也低,要靠它发家致富,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之前靠着开工程车拉沙石和打零工挣钱的潘永源在2009年开始了种植地瓜。“开始还有些担忧,自己没有技术,种不好。”村里不定时组织种植培训会,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

“不愁卖,有销路才有信心种下去。”尝到了甜头的潘永源逐渐掌握了科学种植地瓜的技术,地瓜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两三亩扩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亩,一亩地年收益至少上万元。

除了种植地瓜,闲暇之余,他还用传统方法酿起了地瓜酒售卖。如今,他的生活像地瓜一样越来越甘甜。

潘永源只是沙土村种植户的一个缩影。目前桥头镇超过4000户农户种植,户均收入从2006年的1.8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3万元。桥头地瓜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沙土村农民群众在桥头地瓜产业的带动下,纷纷走上致富道路。

伴随着桥头地瓜产业崛起,沙土村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地瓜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行驶在村落的“地瓜车”日益增多、往返的冷链运输车越来越忙、村里进驻的快递公司越来越多……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村民在挖地瓜。记者 林鸿羽 摄

地瓜书记:有“身份证”的桥头地瓜,让越来越多的人闻“香”而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地瓜。

“富硒沙土很细松,我们都是采用徒手刨挖,这也是为了保障桥头地瓜的最佳品相。”烈日下,桥头镇沙土村委会昌堂村村民杨应本坐在松软的沙土地里,一手拽着地瓜藤,一手稍加施力,一串地瓜就被完好拔出。

“地瓜挖出来就被合作社收走,根本不用操心。”杨应本笑得合不拢嘴,“这地瓜虽小,收益大。”

香、甜、粉、糯……优良的桥头地瓜品种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

桥头地瓜为何能“味美于诸地瓜”?

“世界地瓜看中国,中国地瓜看桥头。”说起桥头地瓜,桥头镇沙土村“地瓜书记”、桥头地瓜品牌创始人王文克颇为自豪。

作为土生土长的沙土村人,王文克对这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这里属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四季不明显,雨季分明,干凉同季,终年无霜。加之富硒土质优势,使得种植出来的地瓜多为长果形,色泽明亮,果皮薄呈红褐色,果心呈淡黄色,味道香甜粉糯、粉而不噎、软而无丝,有板栗般香味和口感,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及微量的硒元素等。”

带着淡淡板栗香的桥头地瓜近年来已成为全国百姓餐桌上的常客。线下售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主要城市,出口泰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线上相继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覆盖全国。桥头地瓜“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景正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截至目前,桥头镇共有53家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企业),形成了集种植、管理、贮藏、加工(分级包装)、销售、运输于一体的产销模式。”王文克很欣慰。

乘着“产业融合”的东风,桥头镇将地瓜与文旅相融合,还建了地瓜博物馆、桥头地瓜文化馆、桥头地瓜主题休闲广场、桥沙驿站,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桥头地瓜的品牌价值与附加值因而大幅提升。

事实上,在奏响“桥头地瓜”发展新乐章上,从2012年开始,澄迈县每年都会在沙土村举办桥头地瓜文化节,免费提供蒸地瓜、地瓜条、地瓜汁等丰富多样的地瓜产品;举行玩游乐园送地瓜、挖地瓜比赛等趣味活动;宣传地瓜引进中国及海南的历史、地瓜的营养价值等知识。

在王文克看来,这也赋予了桥头地瓜经济文化价值,让桥头地瓜品牌走得更远。

“为保证地瓜品质,桥头地瓜在采收、分拣、包装时还是以人工为主。”走进澄迈桥沙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地瓜分拣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将新出土的地瓜根据其大小和品相一一进行分拣、装箱、打包、装车,一片热火朝天忙碌景象。

“桥头地瓜实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我们为村民建立种植档案,对其种植的地瓜进行统一检测、包装、定价和销售,并免费提供种植、销售培训。”王永敢拿起桥头地瓜包装箱说,“桥头地瓜‘一箱一码’,消费者扫描纸箱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桥头地瓜的防伪溯源、价格指数等信息。”

“我们是有‘身份证’的桥头地瓜。”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闻“香”找到桥头镇,寻味桥头地瓜。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村民在挑选打包地瓜。记者 林鸿羽 摄

今年35岁的王昌钟做电商已有近十年光景,“每年地瓜丰收季都会过来沙土村采购发货。在天猫、抖音平台上,每天有两三千单的业绩,一个月有25吨的销量。消费者偏爱桥头地瓜,回购者居多。”

如今,桥头地瓜“触网”销售,网络订单纷至沓来。桥头镇已成为电商平台上地瓜商家的聚集地,每到地瓜季,五湖四海的电商纷纷被“吸引”过来,从田间地头到地瓜基地,随处可见他们直播、装箱运送的身影。

“一个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产品品质。”对于桥头地瓜的火爆景象,王文克有着自己的初心,“我们始终遵循‘安全是底线、好吃是标准’的原则,在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努力把产品口感做到极致。”

“让消费者花最少的钱,买到最优质的桥头地瓜。”王文克信心十足。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村民将打包好的地瓜装车配送。记者 林鸿羽 摄

澄迈县:全方位延伸产业链,桥头地瓜正谋划更宏伟的“诗和远方”

在海南,地瓜种类繁多,但走上百姓餐桌的基本是“熟面孔”——桥头地瓜。鲜美的口感、亲民的价格令它稳坐地瓜市场“C位”。

如何引领桥头地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塑造桥头地瓜的品牌价值,发展新业态?成为新一轮思考的课题。

澄迈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农机中心主任梁智告诉记者,为了促进桥头地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澄迈县不仅给予了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还以全域旅游建设为契机,在桥头镇完成了五个美丽乡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的方式推动桥头地瓜产业的发展。

在技术支持上,近年来,桥头地瓜从选苗种苗育苗,到规模化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再到供产销全环节产业链体系构建,澄迈县出政策、供资金、引人才,大力扶持,逐步推进桥头地瓜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品牌建设是桥头地瓜产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梁智称,为了扩大澄迈农业品牌的知名度,除了在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大型展会等开展宣传外,还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作用,进行全方位的澄迈农业品牌宣传,其中就包括桥头地瓜这一知名品牌。

据了解,2009年澄迈县委、县政府提出“商标富农”战略,“地瓜书记”王文克趁此东风,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注册了“桥沙”商标。

2018年,“澄迈桥头地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桥头地瓜身份升级,华丽转身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迈进品牌化建设新道路。为加强品牌保护,桥头地瓜实施“一箱一码”,扫码即可查询防伪溯源信息。

“下一步要建设桥头地瓜现代服务设施。”“地瓜书记”王文克对“小地瓜”有着“大规划”,通过建设集桥头地瓜物流仓储、展销展示的桥头地瓜综合交易中心,提升桥头地瓜产品价值,促进桥头地瓜种植业扩大规模,形成桥头地瓜种植——物流仓储——展销推广等全产业链。

同时,谋划发展深加工产业,建立地瓜休闲食品生产技术车间、标准化分级加工厂、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线,进一步提高地瓜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为契机,加大旅游设备设施建设。”王文克计划着,接下来引导农户利用空闲房屋发展民宿、农家乐等,开发地瓜产业旅游价值。加快传统线下生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引导企业通过发展个性化定制加工产品生产,制作旅游伴手礼,定制旅游礼盒等,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

为了进一步促进桥头地瓜产业的发展,梁智表示,在政策上会继续对产业进行扶持,推动桥头地瓜产业的发展。面向国内、国外市场,建设一些网络销售平台,全方位、高质量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振乡村振兴,给当地农户、当地企业带来更大的一些实惠。

一直以来,桥头镇坚持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路线,做大做强、做优做特桥头地瓜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下一步,还将深入推动地瓜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化全产业链体系,释放“地瓜经济”活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桥头地瓜”畅销全国,甚至远销海外,年产值达5.2亿元。目前,全县地瓜种植面积3.3万亩,年产量5.6万吨,其中,沙土村占80%;地瓜均价达到每斤3.5元,直接带动村民年均收入超过12万元。

2021年,沙土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小地瓜迸发出大能量,“贫困村”变为“亿元村”。

正值丰收时节,一垄垄地瓜藤蔓蜿蜒,郁郁葱葱。从一个小村庄出发,桥头地瓜一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更宏伟的“诗和远方”。站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读懂了乡亲们那一张张喜悦的笑脸,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意义……

蹲点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当前,海南全省上下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推进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把深入开展“走转改”和大兴调查研究有机结合,编委带队,沉到一线,联动市县融媒推出“蹲点记”融媒报道,通过挖掘鲜活案例、典型故事,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展现海南自贸港建设给企业和群众带来的真实变化。敬请关注。

澄迈桥头镇蹲点记 | “土”地瓜的“诗和远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3: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瓜+文旅”,越走路越宽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地瓜+文旅”,越走路越宽本报驻海南记者 陈关超▲ 澄迈县第十一届桥头地瓜文化节 受访者供图“年前,环岛旅游公路通车了,我们打算和
2024-02-29 02:41:00
用地理标志点“土”成金
...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用地理标志点“土”成金日前,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日前,在澄迈县万昌苦丁茶厂内,工人正在制茶。 本报记者 高懿 摄 ■
2024-03-29 07:02:00
...“‘桥头地瓜’之所以香,妙就妙在这土地里。”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村民王伯伯提起一大串地瓜介绍起来:“我们这里产出的农产品富含硒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据介绍,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
2024-12-11 05:21:00
澄迈桥头地瓜年产值达5.2亿元
...入选名单;果品品牌中,“三亚芒果”入选名单。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喜获丰收,村民在挖地瓜。据悉,“澄迈桥头地瓜”年产值达5.2亿元,种植面积3.3万亩,年产量5.6万吨;地瓜均价
2023-09-15 13:07:00
澄迈以品牌农业和休闲渔业产业链建设
...送到收购点。 新发展“母子”品牌协同运营近日,澄迈桥头镇沙土村格外热闹,田间地垄上,村民忙着耕地、播种、浇水。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通车后,村里村外,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在澄迈县桥头
2023-12-31 11:36:00
...收获季,澄迈第十一届桥头地瓜文化节将于4月29日在澄迈桥头镇沙土村举办。据介绍,第十一届桥头地瓜文化节集好玩好吃好逛为一体。活动当天将举办开幕仪式、亲子采摘地瓜活动、旅游公路
2023-04-25 16:52:00
澄迈第十二届桥头地瓜文化节举行 活动丰富带来趣味体验
...跃 缤纷桥头”澄迈县第十二届桥头地瓜文化节在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举行。据悉,本届桥头地瓜文化节以“薯香渔跃 缤纷桥头”为主题,将“东坡元素”巧妙融入本次活动当中,为市民游客献上
2024-04-28 08:00:00
现场人气火爆!澄迈县第十二届桥头地瓜文化节今日举行
...跃 缤纷桥头”澄迈县第十二届桥头地瓜文化节在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举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现场火热非常。开幕式。记者 王小畅 摄参加活动的市民游客 记者 王小畅 摄
2024-04-27 20:36:00
一天卖出800件 澄迈“达小主”桥头地瓜的“网红”养成记
...香甜而且一点也不会噎喉咙,非常好吃。”近日,在澄迈桥头镇的一片地瓜种植基地里,澄迈元满农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元满合作社”)负责人吴达元通过抖音平台直播,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
2023-02-19 19: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杨湘雨、赵正)9月25日,在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后坨村的弘淼中草药专业合作社,连片北京菊迎风盛放,金黄花瓣铺就“大地地毯”
2025-10-04 13:24: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韩熙、柳垚)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营造文明祥和
2025-10-04 13:24:00
北戴河新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耿美丽)9月24日至25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红十字会在新区第一小学组织开展了“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
2025-10-04 13:26:00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讲座
河北新闻网讯(李东安、徐佳琪、王茜)日前,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展“激荡青春力量”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讲座。活动邀请全国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蔡朝东专题授课
2025-10-04 13:26:00
开街即火!国庆中秋假期长春这里超热闹!
“宽城子这么有名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历史,一定要来的。”游客张女士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润德•东天里(东天街)开门迎客
2025-10-04 08:03:00
评论员 刘玉婧这两天,走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园区,不觉有些恍惚,这里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吗?迎面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顶尖杂技演员
2025-10-04 07:14:00
打造成语IP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质量邯郸构建“两区三带”全域旅游新格局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原来诗仙李白在邯郸曾留下十几首诗歌作品
2025-10-04 07:16:00
央媒看太原随着双节假期的到来,公众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迎来了客流高峰。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探亲旅游车流叠加保障高速公路出行顺畅》为题
2025-10-04 07:17:00
“山西非遗的N种可能: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艺术展,9月30日在山西饭店傅山艺术馆开展。作为山西省“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2025-10-04 07:17: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节不仅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更是厚植孩子爱国情怀的时机。不少家长在“放假清单”上,列上了现场观升旗、访红色景点
2025-10-04 07:17:00
记者走基层|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
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10月2日下午,在邢台市信都区英谈古寨,游客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10月2日
2025-10-04 07:19:00
日前,秦皇岛蟹团团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矫春颖和爱人来到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餐饮店,收拾桌椅,打扫卫生,为正式开业做最后准备
2025-10-04 07:24:00
华商网讯 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10月5日白天在海南文昌登陆或近海擦过。海南省海口市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和安全生产委员会10月3日晚发布消息称
2025-10-04 07:45:00
双节期间,公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山西交控交投集团所辖高速各路段以高效的保畅机制和优质的通行服务,全力保障广大司乘平安便捷出行
2025-10-04 07:48: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