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5日 07版)
邵志敏为患者做手术。刘雁冰摄/光明图片
【记者手记】
每周一、三是邵志敏医生出门诊的日子。早上8点不到,诊室门口已经有许多患者在排队等待。此时,邵医生刚刚忙完早上6点开始的例行查房。
这些年,他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工作节奏。在晨曦中进入病房,查房、与住院患者交流;每一个门诊日,为了确保门诊质量,经常放弃午饭和休息时间,一直坚持到下午两点钟,直到最后一个就诊患者满意而归……
他的战场在诊室、手术台和病房,也在实验室。他要将“最毒”的三阴性乳腺癌作为攻坚对象,探寻精准治疗策略。这些年,从临床问题出发,他带领团队发起一轮轮冲锋,开展临床-基础全链条式研究。在他的努力下,“最毒”乳腺癌疗效提升3倍,数十万患者从中获益。累计10项成果写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和规范》,编入多个国际乳腺癌诊治指南。他说,要让临床与科研实现优势互补,打通产学研边界。他坚信并力行:创新不是为了拿奖项、发文章、申请项目,而是让科研创新成果回到临床,切实解决临床问题。在邵志敏心中,为病患服务,才是真创新。
(本报记者 颜维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