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得去年9月写过一次比亚迪海鸥的实车谍照,这不到四个月,实车就正式现身目录,不用多说了,凭借现如今比亚迪的热度,又一个爆款车型正式亮相了,虽说车型尺寸较为紧凑,但是借助四轮边角化的设计,尽最大可能挖掘出了实车空间利用率,其实这一招在同样尺寸颇为紧凑的海豚、宋Plus上就得到了完美体现,海鸥只能说是完美的复刻了一下这种思路,当然复刻的是空间布局思路,车型本身的尺寸规格还是差异挺大的。
实车造型其实没太多的悬念,前期不少媒体借助当时的路试车谍照电脑绘制了海鸥大改的造型,现在看来确实是相当的接近,当然细节还是有所差异的,毕竟官方没有发布任何实车宣传图的情况下,电脑无法做出所有的细节,从此次实车造型来看,很多细节下了不少的功夫。
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前牌照框位于副驾驶一侧多出了一个矩形凸出设计,放大图片后能够看出下端是镂空的,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前拖车钩的位置,反正不是前向摄像头,另一个就是整车宽度不小的情况下,竟然是单雨刮器的设计,之前还真没太关注,好在雨刮片的尺寸规格不小,覆盖整个前挡风玻璃没有太大的问题。
侧面特别是车门下端设计的较为复杂,结合黑化的车轮眉,很明显是想走跨界风格,而不是单纯的单厢小车的思路,时下并不流行轿车化的定位,跨界确实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案,而且能让整车侧面提升不少的视觉冲击力。
尾部造型相比前端就略显平庸了,特别是后挡风玻璃厚度不大,其实这是侧面腰线导致的,毕竟要服从于整体风格设计,只有通过贯穿式尾灯来加大后窗视觉效果,乍看之下感觉后挡风玻璃尺寸不小,不过这样一来整个后端就显得略微肥厚了,好在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尾部不是重点。
配置方面没有太多花哨的设定,起码从申报图来看是如此,甚至都没有出现毫米波雷达,问题的关键是同类型车重,其实配置也相差无几,毕竟价格摆着。
内饰目前还没有更为完整的谍照出现,但是大体的轮廓其实已经能够看出来了,很多设计相当有意思,中控超大悬浮式车载互联屏幕,注意下端预留的区域相当之大,难不成这屏幕也能旋转?当然现在没有任何信息表明屏幕可以翻转,只是笔者顺嘴一提,全液晶仪表盘尺寸并不是很大,但是问题不大,只要字体显示清晰不是蝌蚪化就成;此外副仪表台是悬浮跳水台式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拓展储物空间的利用率,别看车不大,设计层面却是下足了心思。
整车长宽高分别为3780/1715/1540mm,轴距2500mm,驱动电机的型号为TZ180XSH,比亚迪自产,峰值功率55Kw(额定功率25Kw),带动1.16吨的车重倒也没任何问题,官方公布的最高车速是130Km/h,剩下的自然就是何时上市价格几何的问题了,这车造型方面已有爆款迹象,价格引人入胜的话,又能掀起一阵波澜。
而同期亮相的还有全新改款的e2,整体造型风格有些接近宋Plus那种,一改前期棱角分明的风格式样,视觉层面而言立即提升一个档次,对于造型的拿捏比亚迪现在是越发的自如掌控了,而且柔和过渡的前脸反而让整车有了一种车身高度提升的错觉,更偏向一款SUV,前期过于偏平的车头明显偏向两厢风格。
尾部对比了一下,几乎没有太多的改动,功力基本上都用到了前端,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变化,仔细对比之后就能发现,后雪橇板略微修改了一下,黑化部分与牌照框的距离增加了,目的还是为了让整车视觉厚度增加,不会显得那么扁平化。
外观选配件里能够看出大灯会有两种,一种是全三颗串列的LED大灯,另一个自然就是向成本妥协的普通灯具设计了,同时车顶的全景天幕也没有什么变化,现在就是不太清楚内饰部分是否会做出大幅调整,关键是该车的相关信息并不太多见,可能大家的关注度都集中到了腾势和仰望上去了,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期目录中的车型才是普通消费者更值得关注的,因此这期新车准入目录中的海鸥和e2都相当接地气,不仅仅是外观层面,价格也是面向普通工薪阶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