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民说法|在家“随时待命”是否算加班?这些法律法规你需要了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17 10: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日,加班话题受到广泛关注,相关问题引发热议。员工拒绝强制加班被辞退怎么办?在家中“随时待命”的状态是否算作加班?哪些证据可以作为认定加班事实的依据?针对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人民说法”栏目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

员工拒绝加班被辞退可获赔偿

我国劳动法对加班时间有明确限制,除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特殊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员工因为担心丢掉工作而选择被迫加班的情况时有发生。北京道源律师事务所主任贾富春表示,用人单位因员工拒绝加班而辞退员工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也可以不主张赔偿金,要求撤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补发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补缴五险一金。

用人单位强迫员工加班不可取,但如果员工自愿加班,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费?贾富春从以下三种情形展开介绍:第一,员工明确表示自愿加班且放弃加班费,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加班费;第二,用人单位依据规章制度的规则视为员工自愿加班,但若是单位提供了工作条件且接受了员工的加班工作成果,其本质上也属于单位安排的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第三,如果用人单位规定,员工未在标准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而加班的,不视为加班或视为自愿加班,但若员工未完成工作任务是由于工作量超过了员工在标准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量,则这种加班应当视为是企业的原因导致的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

“如果确实有需要,用人单位可以提前安排加班,并取得员工的同意。也可以采取员工申请加班并由单位批准的形式合法安排加班。”贾富春说。

加班不受地点限制

应注意留存加班证据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员工可以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随时随地办公,节假日员工在家中“随时待命”的状态是否算作加班?贾富春表示,随时可以开始工作的状态虽不同于在家休息,但实际上并未提供劳动。一般建议用人单位从合规的角度出发,给在家随时待命的员工支付值班津贴,不需要按照加班费的标准支付加班费。但期间如开始提供劳动,则提供劳动期间应作为加班,支付加班费。

那么哪些证据可以作为认定加班事实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若干解释(一)》的规定,加班事实和加班时长应由员工举证。贾富春提醒,员工在提供劳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存加班的证据。“比如单位安排员工加班的通知、员工申请加班审批表、生产型企业的排班表、班次交接表、非工作时间的打卡记录、能够体现非工作时间工作场景的照片、视频等,都可以作为有效证据。”

“我们曾处理过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员工主张‘五一’法定假日的加班费,提供的证据是员工所在公司网站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报道内容显示时间是5月1日,应用的图片有这名员工的工作场景,法院据此认定员工在5月1日存在加班的事实,支持了员工要求该公司支付加班费的主张。”贾富春说。

监察力度待加强

员工的法律意识需提高

如何进一步规范企业加班管理行为,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贾富春表示,从立法的角度讲,我国对于加班的规定是比较完善的。“比如加班需要和员工协商一致、什么情形下不得安排员工加班、加班费的支付标准、单位不支付加班费时员工的维权渠道等都有明确规定。”

对此,贾富春从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劳动保障执法部门应当主动的深入到企业,对用人单位的合规用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进行执法监察,发现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二是员工应当提高法律意识,拒绝企业不合理的加班要求,保留加班证据,要求支付加班费,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高清扬 皇甫万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规章制度。因此,公司据此作出辞退处理,并未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一审判决后,朱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该案判决已生效。法官说法劳动关系作为一
2024-11-14 09:52:00
哈尔滨一公司规定私聊微信每次罚100元,公司该多些法律常识
...相关截图看了这家公司出台的文件,发现该公司根本不懂法律法规。文件中称,“若发现私聊,每次罚款100元/人,月累计超过三次以上的,一次罚款500元,月累计超过5次的,给予辞退,
2023-10-30 16:15:00
富德生命人寿衡水中支开展反洗钱法律法规学习活动
...,富德生命人寿衡水中支将持续对内外勤员工开展反洗钱法律法规培训,并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内容组织宣传活动,切实将反洗钱学习宣传活动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反洗
2024-12-18 15:13:00
模拟劳动仲裁 现场以案说法
...一天半,模拟仲裁庭是内容之一。此前已开展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讲解、典型案例分析等宣讲,深刻剖析企业应当履行的用工义务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帮助企业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同
2023-05-29 03:38:00
...学习的高度与深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廉洁从业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实质。干部员工全面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金投集团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党组织书记与班子领导率先垂范,累计讲授
2024-12-24 18:16:00
钦州烟草坚持“四廉联动”筑牢廉政堤坝
...干部员工学习党内法规、行业和企业规章制度,开展年度法律法规、党纪党规、行业规章制度知识测试,加强重要节点廉政提醒等方式,探索构建“立体式”廉政警示教育模式。(潘莹、禤小艳)
2024-09-29 16:44:00
音频+普法让法律“声”入人心
...法》■记者 刘晓云 这里有您关注的法律知识,这里有对法律法规专业权威的讲解,这里有对典型案例深入浅出的剖析……12月4日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西安发布携手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2023-12-04 03:06:00
南海网10月27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叶)我国法律法规对于“三期”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实行特殊保护,是大众均知晓的事,可还是有企业在女职工生产期间将其辞退。近日,文昌法院审
2024-10-27 17:28:00
...人和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知危险、会避险”的能力。进社区,贴近群众讲安全。行动中,各地交警大队联合当地交通综合执法部门深
2023-09-05 17:0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速收费站车辆冒浓烟 民警速救化危机
夏季气温持续攀升,车辆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行驶,发动机、电路等部件易因过热出现故障,自燃风险显著增加。近日,在沈吉高速东梅收费站出口就上演了惊险一幕——一辆白色客车突发引擎盖冒烟
2025-08-14 13:28:00
“岩壁芭蕾”绽放贵阳!2025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即将开赛
8月13日,记者从贵州省体育局获悉,2025亚洲青年攀岩锦标赛将于8月20日至24日在贵阳市观山湖公园贵州彩湖国际攀岩中心举行
2025-08-14 12:50:00
我就是一颗钉子,钉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榕江县古州镇副镇长吴坤尧与洪水赛跑转移群众
接到赶回镇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的信息,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副镇长吴坤尧知道,自己与爱人领证的约定又要爽约了。两人本计划6月份就领证
2025-08-14 12:51:00
为提升社区居民识诈防诈能力,近日,中信银行济南阳光新路支行在济南阳光100社区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2025-08-14 12:35:00
大众网记者 许洪胜 东营报道
2025-08-14 07:31:00
“我的华夏人寿保单按约定已经缴满5年,即将产生收益,却被瑞众保险的业务人员换成了新的保险合同……”8月10日上午,张女士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称
2025-08-14 07:31:00
网约车停在自家楼下,次日却不见了“踪影”,究竟咋回事?车主:全款购买车辆跑网约车,清晨却被第三方公司扣走2024年10月底
2025-08-14 07:32:00
东营市优秀百姓宣讲员展播 |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 “红豆奶奶”义务理发五十余载 15万颗红豆诉党恩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84岁,还坚持做志愿服务的人,该是什么样子?记者见到赵晓凤时,她脸上妆容精致,身着蓝色半裙
2025-08-14 07:41:00
玄武区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咬定”产业不松劲 壮大发展新动能□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夏雪晴7月底,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在玄武区揭牌
2025-08-14 07:44:00
签好“护身符” 建立“证据链”大学生兼职,“避坑”指南速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假期里,不少大学生涌入兼职市场
2025-08-14 07:4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王伟宏)近日,为期6天的第19届全国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在山西阳泉完赛。河北体育学院(中国射击学院)运动员表现出色
2025-08-1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昨日,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伟艺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
2025-08-14 07:5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吴倩倩)厦门市2024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日前出炉,我市共有3.99万户纳税人获评A级
2025-08-14 07:53:00
减排越多 收益越多我省400余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025-08-14 07:55:00
我是唐山开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主要围绕聚甲醛材料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作。作为一名安徽人,我大学毕业后扎根河北15年
2025-08-14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