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9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非遗体验活动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6号展厅开启。本次活动聚焦贵州非遗技艺,15个非遗体验展台集中展示蜡染、刺绣、黄平泥哨制作技艺及作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现场开展互动体验与盖章留念活动,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与商家驻足参与,让贵州非遗的独特魅力在酒博会上充分彰显。
贵州非遗展区
在本次非遗体验现场,“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成为一大亮点。不少非遗展台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让古老手艺“走出橱窗”,真正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其中,安顺非遗文创精品专区尤为吸睛——该专区将被誉为“东方第一染”的安顺蜡染与独具特色的平坝歪梳苗绣两大技艺跨界融合,匠心独运打造出系列文创产品。苗绣以丝线勾勒苗族古老图腾,纹样细腻绚丽;蜡染则以蓝白染韵展现自然灵性,素雅深邃。现场展出的金属丝绣制苗艺摆件、蜡染固化塑形耳饰、蜡染养生锤与颈枕组合等产品,既保留手工创作的温度,又创新融入现代审美与实用功能,传递出浓郁的东方美学意蕴。
观众驻足欣赏文创产品
“绣色可饰・非遗创新首饰”专区同样人气高涨。该专区以贵州苗绣为核心,将千年刺绣技艺凝聚于项链、戒指等当代配饰中:破线绣、打籽绣等非遗技法在丝线缠绕间尽显功底,银饰点缀则暗藏苗族“日月星辰”的文化寓意。“这些首饰既有传统韵律,又符合现代极简风格,戴在身上就像带着一件‘可移动的非遗艺术品’。”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拿起一款微缩绣品吊坠,语气中满是喜爱。此外,诗雅苗绣带来的刺绣包包、家居精品,也以瑰丽纹样和深远寓意,展现出苗绣与现代生活的高适配度。
潮流玩偶穿上民族服饰
除了创新文创,多项承载贵州民族历史与智慧的“非遗瑰宝”也在现场揭开神秘面纱,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
黔东南黄平苗族泥塑技艺的代表——黄平泥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场展出的泥哨造型夸张生动,涵盖十二生肖、神话角色及民俗意象,绘色鲜明热烈。据介绍,黄平泥哨以当地优质黑泥为原料,需经取泥、塑形、阴干、烧制、彩绘等多道繁复工序制成,且全程手工捏制出中空形态并留孔,吹响时声韵悠远,兼具孩童玩趣与艺术收藏价值。
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技艺的精妙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这项源自贵州三都的水族独有技艺,以马尾缠裹丝线为芯,手工盘绣出图案轮廓,再以彩色丝线填充,最终形成浮雕般的精美图案;纹样多包含铜钱纹、水波纹等吉祥寓意,色彩浓烈且久用不变形、不褪色。一件马尾绣作品往往需要数月才能完成,每一针都藏着水族女性的指尖智慧。
精美文创产品
此外,桂芝老绣片、绣里淘苗绣片等展台,也以“丝线为墨、针尖为笔”的古法刺绣技艺,展现苗族图腾纹样与民族传说——老绣片沉淀着岁月的质感,新作则承接传统匠心,既可用于收藏装饰,也能为现代穿搭点睛,让方寸绣品成为承载苗族文化的“活档案”。
仰阿莎娃娃、鎏金黔韵・珐琅生辉等展台同样亮点十足:仰阿莎娃娃以现代芭比娃娃形象为基础,搭配全手工制作的苗族盛装,花冠、胸饰采用嵌套式设计,服装配色则汲取苗族服饰的艳丽多彩风格,生动展现苗族风情;景泰蓝掐丝珐琅画脱胎于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景泰蓝制作技艺,以金属丝和天然釉料在平面画板上创作而成,融合青铜艺术、瓷器釉彩与绘画技艺,再结合贵州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呈现出“无需烧制的瓷器,立体流动的画卷”之美。
据了解,本届酒博会非遗体验活动通过“展示互动”的形式,让国内外观众、商家近距离接触贵州非遗技艺,不仅使其加深了对贵州民族文化的了解,更有效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亚兰
编辑 徐然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