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电影《记忆消失前》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9-16 13: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9月14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承办的“电影《记忆消失前》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人之家举行。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六小龄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李春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京晶,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武亚军,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传媒系主任陈刚,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弛,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配音演员、朗诵艺术家齐克健,公安部铁路公安文联副主席王仲刚,电影频道主持人、纪录片导演潘奕霖,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宇红等专家学者从故事题材、电影美学、社会意义等多个方面,对电影《记忆消失前》深入探讨与解析。该影片出品人、制片人彭光柳,编剧、导演李涛亮,艺术总监、领衔主演郭凯敏,领衔主演沈丹萍,主演彭博、王中楷、王培祎等影片主创参加交流座谈。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主持。

宋智勤在致辞中表示,电影《记忆消失前》聚焦“乡村”和“亲情”两大主题,聚焦阿尔兹海默症题材,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积淀,弘扬了中华孝道传统美德,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是一部主题鲜明、故事具体、视角敏锐的作品。

张思涛认为我国当前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而这部电影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老年题材,是值得肯定和有意义的电影作品,同时也指出了创作方面可以优化提升的内容。

康伟表示该影片展示了寻找自我、寻找老年主体性的表达,这个主题已经超越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主题,上升到了思想观念和哲学层面。

六小龄童表示文艺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职责和义务,就是在中国、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电影《记忆消失前》这部电影创作不易,拍摄周期非常紧张,但能够感受到其体现的夫妻情、兄妹情和战友情,以及创作者的诚意。

张卫认为,影片具有文旅融合的良好基础,集中展现了泰顺的特色美景、廊桥风情和人文特点,并通过情感和抒情空间创造了良好氛围,把主题充分融入诗性的情感回忆中。

李春利认为这部影片提醒大家思考生活的意义,呼唤爱的回归,给大家治愈和抚慰。

吴冠平表示影片没有那么多的残酷的事,想的都是浪漫的事,把阿尔兹海默症体现在一个程度内,这是这部影片构思好的地方。

刘京晶表示影片的立意和传播效果值得肯定,能给观众心理预防和抚慰。同时,郭凯敏、沈丹萍在影片中对于角色的塑造也非常精彩,令人动容。

武亚军表示这部电影讲述了关于故乡的故事,讲述了关于回忆的问题,讲述了关于遗忘的故事,也讲述了关于守护的故事,但根本上讨论的是聚散主题。影片将当地的一些文旅特色与情感主题相结合,同时能给大家带来艺术之外社会性思考。

左衡表示这部影片是被现实打断的诗意、被当下追回的过往、被中年干扰的晚年、被疏远的乡村,构成了当下现实记录和一个社会学上的主题。

陈刚表示这部影片是在讨论的爱的主题,尤其是代际之间的情感,而且这部影片不一样的是没有从客观角度去看一个人得阿尔兹海默症之后逐渐衰弱的记忆消失和生命逐渐枯萎的状态,而是从郭凯敏塑造的角色一开始积极寻求一种突破和一种找回自我,他找到自己的生命历程的过程。

张弛表示这部影片是一个小成本的影片,抓住了一个特别好的题材,这个题材是能够出大作品的题材,作为青年创作者来说触碰这样的题材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指出了剧作等方面的提升方式。

胡建礼表示影片关注老人情感和精神世界,关注老人寻找自我,有着浓厚的乡愁,是一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电影。

齐克健表示该影片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电影,表演上也可圈可点,通过郭凯敏的那双眼睛,把患病后的主角只记得立正、持枪那种回忆里的精神世界生动传达。

王仲刚表示这部电影关注阿尔兹海默症,探讨老年人如何寻找自我和回归自我,非常有意义。

潘奕霖表示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亲情戏,郭凯敏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更像生活中的他,而这部电影选题角度好,也会让大众有更多共鸣和思考。

王宇红表示这部电影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影片讲的不仅仅是阿尔兹海默症,是人们突然遭遇到意外之后的绝望以及整个救赎的过程,刻画了很多打动观众的生动细节和记忆点。

影片出品人、制片人彭光柳介绍了其创作这部电影处女作的幕后故事和心情;导演李涛亮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示这部影片是一部小成本影片,主要是诉说关于父母故事和家庭现状的故事,是希望给父母看的一部电影;郭凯敏、沈丹萍、彭博、王中楷、王培祎也在会上分享了创作心得体会。

据悉,电影《记忆消失前》由彭光柳、王宁担任出品人,李涛亮导演,郭凯敏、沈丹萍领衔主演,迟志强、彭博、魏一、孙茜、刘亚津主演,浙江亮光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制作。影片将于9月20日上映。

电影《记忆消失前》讲述了一对因子女而两地分居的老夫妻——郭志军和彭雅舒,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迷失了彼此,但一次与老班长的重逢让郭志军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现状,对老伴和家乡的思念也日益加深。在66岁生日时,他决定毅然带老伴回泰顺老家,尽管家人反对,但他们还是回到了那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在老屋“廊桥酒馆”,他们重拾往日生活痕迹,并一同游历,感情逐渐复苏。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郭志军突然性情大变,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彭雅舒展现出了坚强的一面,儿女也回来共同照顾。最终,在老吴和乡亲们的帮助下,一家人团聚,共同庆祝。廊桥上,烟花绽放,如同他们迟来的幸福,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

电影《记忆消失前》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电影《脐带》观摩研讨会举行  民族题材创新之作获专家力赞
...巴德玛、游牧电子音乐人伊德尔主演的电影《脐带》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影片监制曹郁、姚晨和导演乔思雪、制片人刘辉、胡婧与来自文艺界、电影业界和媒体界的各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在
2023-03-19 16:00:00
电影《记忆消失前》聚焦乡村与亲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电影《记忆消失前》观摩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中国电影人之家举行。本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因子女而两地分居的老夫妻——郭志军和彭雅舒,一次与老班长的重逢,让
2024-09-18 19:45:00
奔流而来的时光与诗情:电影《长安三万里》研讨会在宁举行
...家协会、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电影《长安三万里》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研讨会上,全省多个门类的专家学者深入畅谈,围绕这部热门作品的主题选材、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展开了热烈探讨
2023-07-28 22:36:00
《满江红》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类型融合打造成功典范 极致叙事彰显家国情怀
...艺术》《当代电影》学术支持的电影《满江红》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孙向辉、张蕾、彭锋、张卫、陈旭光等主办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影片编剧陈宇及张德祥、侯克明、李道新、赵卫防、王海洲
2023-03-14 16:00:00
《不倒翁》电影创作研讨会在迪拜成功举办 中阿学者共话乡土与亲情文化
2025年9月22日,电影《不倒翁》创作研讨会在阿联酋迪拜yalayala media总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中阿多国电影人和学者,共同围绕“乡土文化与亲情叙事”展开深入交流
2025-09-24 14:54:00
闽剧电影《双蝶扇》观影暨艺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闽剧电影《双蝶扇》观影暨艺术研讨会,8月12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闽剧《双蝶扇》灵感源自传统闽剧《百蝶香柴扇》,讲述了少女林梦卿与陈子霖、吴玉山
2025-08-13 13:45:00
...记者 刘泽)近日,“跟着电影看北疆”——《生命线》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古城文化园举行,来自生态文学、文化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生态电影纪录片《生命线》展开研讨与交流。
2024-08-29 12:53:00
光影回溯英雄路:《华侨女英雄李林》电影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放光芒,[具体日期],电影《华侨女英雄李林》首映创作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厦门虞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漳州百映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乐洋聚盛文化传媒
2025-01-13 15:42:00
创新再现“常州三杰”的不朽青春,苏产影片《觅渡》研讨会在宁举行
...云,9月1日,由省电影局、省文联主办的“电影《觅渡》研讨会”在南京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影片的题材立意、人物塑造和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大家认为,《觅渡》很好地表现了“三杰”
2023-09-04 20:4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编剧、执导并担任制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的奥斯卡大热电影《一战再战》目前正在内地院线公映
2025-10-23 11:17:00
青榕传媒:《在八月盛夏》百万预约 全闭环实力赋能艺人成长
近日,由杭州青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精品短剧集《在八月盛夏》预约量突破110万,该剧由郭宇欣与黄浩雯主演,未播先火的热度再次彰显了青榕传媒在短剧赛道的强大实力
2025-10-23 14:18:00
央华版《如梦之梦》2026年将迎谢幕演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中国当代剧场经典——央华版《如梦之梦》,将于2026年迎来终极谢幕演出,2026年1月1日-4日在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率先上演
2025-10-23 23:07:00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再度唱响湾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邱思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主演见面会在广东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举行
2025-10-23 23:07:00
《胡阿姨的花园》首映,导演历时9年拍出平凡人的“精神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22日,纪录电影《胡阿姨的花园》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历时9年,导演潘志琪采用陪伴式的拍摄手法
2025-10-23 23:07:00
电影艺术的饕餮盛宴来了!“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登陆长春
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节点,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重磅推出的“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
2025-10-23 22:32:00
当古韵邂逅新潮:在光与影的流转间,聆听非遗的“百young”回响
釉厚如玉的龙泉青瓷、熠熠生辉的雕漆隐花、璀璨绽放的确山铁花……这些曾在历史长河中惊艳时光的非遗瑰宝,并未因岁月流转褪去色彩
2025-10-23 21:08:00
对话喜剧演员杨雨光、李明磊: 只要这世上有人,我们就不会有创作瓶颈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喜剧竞演类综艺《喜人奇妙夜》第二季(以下简称《喜人2》)正在热播。除了延续第一季的口碑与热度,《喜人2》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不少新的惊喜
2025-10-23 18:55:00
昆剧《妇好传奇》 六百年昆曲对话三千年殷商
当六百年昆曲雅韵,邂逅三千载殷商传奇,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昆剧《妇好传奇》将于10月28 - 29日在中央歌剧院隆重首演
2025-10-23 14:18:00
《我在故宫长大》讲述守宫人的烟火记忆 通过个人经历呈现故宫博物院几十年的发展变迁
作者北双宝 《我在故宫长大:一位守宫人的烟火记忆》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北双宝的父亲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025-10-23 14:18:00
10月21日,电影《向光花盛开》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兼主演黄志忠携主演齐欢、赵润南、詹妮、何教授等出席映后交流,影片原型人物“网络劝生者”徐世海以及曾受其帮助的现为厦门华侨大学研究生的青年也来到现场
2025-10-23 14:18:00
“大戏东望·2025全国话剧展演季”将于11月6日以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为开幕大戏正式登台,系列活动将从10月中下旬持续至2026年1月
2025-10-23 14:49:00
成龙院长回校讲授“新生第一课” 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陈维、吴茹梖)10月22日,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成龙现身学校
2025-10-23 16:55:00
哈姆雷特走进当代 周朴园回归初心
《雷雨》《哈姆雷特》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哈姆雷特》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黄哲近日,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上演《哈姆雷特》
2025-10-23 16:19:00
无锡尚贤融创小学“班班有歌声”落幕:童真唱红音,思政融旋律
近日,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圆满结束“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这场历时两月的活动,以音乐为桥,让爱国情怀在校园落地生根,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2025-10-23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