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瓦格纳的“惊天之变”为何这么快偃旗息鼓?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25 13:16:00 来源:澎湃新闻
瓦格纳的“惊天之变”为何这么快偃旗息鼓?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4日,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瓦格纳集团武装人员在军用车辆上。澎湃影像 图

一夜之间,俄罗斯的惊天之变——俄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的“武装叛乱”,似乎已经偃旗息鼓了。

当地时间6月24日,瓦格纳集团负责人普里戈任被控“叛乱”,瓦格纳集团部队向莫斯科进军,俄多地进入紧急状态和“反恐”模式,俄总统普京紧急发表讲话,痛斥“叛国者”,并要求“消灭那些组织武装暴动的人”。

当天晚上,普里戈任发布最新音频称,已命令部队停止向莫斯科前进,掉头返回营地,以避免流血。

据央视新闻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普京协调下,与普里戈任会谈,双方就停止在俄罗斯领土上发生流血事件达成协议。普里戈任接受了卢卡申科的提议,停止瓦格纳武装人员在俄罗斯领土上的行动,并采取进一步措施缓解紧张局势。白俄罗斯方面称,目前已经提出了绝对有利和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按此方案瓦格纳部队的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

25日凌晨,俄罗斯道路交通管理署称,俄罗斯所有联邦公路交通管制的措施均被取消。

对于俄罗斯而言,本次瓦格纳集团事件的性质更像是武装叛乱,而非传统的政变。政变的主场是首都,而不是遥远的边疆,政变的主角是政治力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武力。

现代社会中,叛乱相当于浑水摸鱼,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前途。瓦格纳作为一个私营武装集团,想要以小搏大对阵强大的国家,而且缺乏民族、民意、中央派系、地方政权、国际社会的支持,成功的可能很小。而且瓦格纳的工资都是现金支付,高度依赖现金流,现金流一旦耗尽,很难持久。历史上的此类叛乱,要么是叛乱一方内部分裂,要么国家腾出手来予以剿灭。

目前,在俄罗斯内部,瓦格纳在首都缺乏政治同盟,而且拿不出解决国家问题的政治方案,既得不到民众的支持,也得不到地方的配合。在俄罗斯之外,包括西方和乌克兰在内,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希望俄罗斯政权落入瓦格纳之手。而一个陷入动荡和分裂的俄罗斯绝对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当前,形势发展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从目前的发展看,俄罗斯高层似乎也没有下定军事解决叛乱的决心。虽然局势看似已经缓和,但瓦格纳集团的叛乱对俄罗斯仍是一次重大打击。

瓦格纳的“惊天之变”为何这么快偃旗息鼓?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4日,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瓦格纳集团负责人普里戈任从俄罗斯南部军区司令部撤离。澎湃影像 图

一是对指挥俄乌冲突的扁平化垂直领导体系造成了重大打击。目前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指挥权分成几个部分,彼此相互独立,相互制衡,都直接对普京负责。这种指挥体系虽然可以避免一家独大,但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效率,蕴含着矛盾。在战局顺利的时候,矛盾还能被掩盖,但战局恶化的时候,不同系统之间的内斗势必爆发。

俄罗斯未能在乌克兰建立起稳定的指挥体系。总参谋部并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的统一指挥,正规军、瓦格纳集团、车臣武装和民兵之间各有权柄,互相摩擦不断。特别是瓦格纳集团,俄军指挥层的命令,需要经过普里戈任本人确认之后,才能够发布,这就意味着俄“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层只能间接指挥,而无法直接调动瓦格纳的部队。

二是容许私人武装集团做大,必会作茧自缚。国家垄断武装力量是近代以来的基本原则,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就完成了武装力量国有化,解除了所有私人或半私人机构的武装,出现了反雇佣军规范,雇佣军开始被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国际法层面也逐渐对使用雇佣军作出限制性和禁止性规定。时至今日,放任私人武装做大,就像是养虎为患,必遭反噬。

三是叛乱将对俄乌冲突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乌克兰大规模反攻箭在弦上,俄罗斯数百公里的防线危机四伏。瓦格纳的行动搅动了从南翼的罗斯托夫州到北线的沃罗涅日州,这两个州几乎就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数一数二的两个大本营。尤其是瓦格纳昨天一度控制的罗斯托夫,同时控制着俄军通向乌克兰的两大生命线,一条是经顿涅茨克到赫尔松的路桥,另一条是经刻赤海峡到克里米亚的海上动脉。一旦瓦格纳与俄军在罗斯托夫至莫斯科一线发生大规模战斗,那对于前线的数十万俄军将是灭顶之灾,更不要说到时俄军还要从前线调动主力部队回援。或许也正因如此,莫斯科才尽量争取了以谈判而非武力解决的方式。

看来,普里戈任虽然不断强调俄军事指挥层腐败无能,“特别军事行动”没有前途,普通士兵和民众白白牺牲等等,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在俄罗斯民众、社会乃至政坛缺乏市场。而且,瓦格纳缺乏根据地,缺乏稳定的后方,缺乏高层的内应,缺乏可靠的外援,都是其面临的长期困难,从战术上而言,仅仅缺乏制空权,缺乏空中机动能力,装甲力量不强,严重依赖等级公路,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俄军若下定开战决心,空天军完全可以对其行军队列展开致命打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观察|瓦格纳集团的“惊天之变”为何这么快就偃旗息鼓?
来源: 澎湃新闻 观察|瓦格纳集团的“惊天之变”为何这么快就偃旗息鼓?当地时间2023年6月24日,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瓦格纳集团武装人员在军用车辆上。澎湃影像图一夜之间,俄罗
2023-06-27 22:01:00
普里戈任亲手熄灭了自己的最后一线生机
...媒体的关注。原因无他,机上的乘客,全都是俄武装公司瓦格纳的核心高层——包括普里戈任。瓦格纳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安保公司,而是俄乌战争中的俄国武装部队的主力,其战果甚至超过了正规俄
2023-08-29 16:17:00
难怪白俄的邻居们老实了,普里戈任坐镇,要让军队成为全球第二
来源:三分亮剑 近段时间,瓦格纳雇佣兵一事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普里戈任似乎不甘寂寞,即便此前率领麾下的雇佣兵抵达白俄之后,并没有就此作罢。普里戈任公开表示,当初在前线发生的事情
2023-07-21 12:22:00
瓦格纳开始行动,波兰声称上百名雇佣兵抵达边境,随时发起进攻
...之际,局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此前波兰声称大约有100名瓦格纳雇佣兵抵达边境,目前驻扎在白俄罗斯的格罗德诺附近。该地区距离波兰很近,只要瓦格纳雇佣兵愿意,完全可以直接以难民的身
2023-08-03 11:37:00
瓦格纳阴云未散,普京给出公正评价,已棋高一招手上还有另一张牌
...8月23日,相信今后很多人会记得这一天,曾经不可一世的瓦格纳集团创立者,普里戈任因为飞机事故,彻底离开了人间。对于这则重磅消息,不管是俄罗斯国内还是西方国家,都感到十分的震惊
2023-09-02 11:06:00
“瓦格纳”没有牵动金融市场神经?华尔街:情况不明,后市未定
上周末,最牵动市场人心的无疑就是“瓦格纳事件”。俄罗斯私营军事集团“瓦格纳”发动武装叛乱,并在一天之内以一种极其戏剧性的方式,令人十分意外地平息了……尽管这一事件似乎已经偃旗息鼓
2023-06-26 11:43:00
瓦格纳事件“后遗症”?卢布跌破了“舒适区”…
...去几周的消息面来看,虽然今年6月23日俄罗斯国内爆发的瓦格纳武装叛乱事件,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就迅速偃旗息鼓,但其给俄罗斯资本市场留下的创伤,可能并无法像事件本身那样被迅速平息
2023-07-06 16:33:00
俄罗斯,惊魂24小时!
...军区司令部大楼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他们是全副武装的瓦格纳雇佣军,他们要求大楼的守军放下武器投降。而为了让他们的话语更有说服力,这些人还调来了2台主战坦克,将炮口对准了大楼。●
2023-06-25 22:01:00
“欢迎来到地狱!” 瓦格纳的“真正领导人”现身
“我就是‘瓦格纳’!”作者:郑敖天“如果你还没猜出我是谁,我就是‘瓦格纳’!”7月19日,在俄罗斯私人军事公司“瓦格纳”发布的视频中,该组织的“灵魂人物”德米特里·乌特金,用这句
2023-07-23 10:4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