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大熊猫等的栖息地。
“地球边缘”——龙头山大断崖。
“尼姆·约沙茨”——祈求人畜兴旺的民俗活动。
▼导读》》》
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简称“乐西高速”)是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的高速公路。今年,先期开通的乐西高速公路美姑至昭觉段,将撩开藏在大山深处的美姑美景的神秘面纱,拉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山高林密的美姑与外界不再遥远。
□文/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崇宁 图/美姑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5月8日,经建设者1100多个昼夜的奋战,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马边至昭觉段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的苏坝特大桥双幅贯通,为后续施工以及全线2025年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面临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的机遇,时下的美姑县境内机械轰鸣、吊臂升降、车辆穿梭……,一处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个个重大项目步稳蹄疾,处处能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
定规划搞建设兴产业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
4月28日,美姑县召开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美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当前美姑文化旅游产业所处的发展形势,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前瞻性视野,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立足本土,彰显特色,深入挖掘以“毕摩文化”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做到“无特色不旅游”,确保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中既能展现美姑独有的文化韵味,又能满足游客对新鲜体验的追求,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目标,突出美姑旅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作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各级各部门聚焦“游客想来、游客能来、游客能留下来”的核心思路,在市场竞争中,面向游客需求、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应对竞争挑战,为美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进美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目前,美姑县正着手规划全面开展自然、文化、农业及工业旅游资源等多领域的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为后续的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各职能部门强化沟通,确保总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的有机统一,既体现全局视角,又兼顾地方特色。
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和专业团队深入挖掘美姑文化底蕴,引入高水平规划设计力量,提升项目规划与设计的创意性和独特性,力求每一个文化旅游项目都能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形成美姑特有的旅游品牌。
在解决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方面,美姑将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寻求国家专项基金、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文化旅游招商引资资金等外部资金支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本地网红的影响力进行流量引导。同时,有效利用乐山对口帮扶资源,拓宽宣传渠道,构建一个多元、立体、互动的宣传网络,提升美姑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美姑县各级各部门树牢“一盘棋”思想,协调联动,击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难点堵点。县宣传部门将利用凉山“东线”彝族风情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契机,立足美姑“毕摩文化”等特色文化名片,充分利用媒介力量、“诺米”等走红的热度、流量,对外做好正面宣传,吸引游客流量;县商务投资、文广等部门将做好旅游精品路线的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将全县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充分满足不同群体旅游需求,不断提升美姑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推动全县文旅产业的发展,以旅游新业态带动群众增收。
借道一条公路 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美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自然禀赋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彝族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毕摩文化之乡”“熊猫之乡”“美女之乡”“摔跤之乡”“南红玛瑙之乡”等“五乡”美誉。2023年,美姑县黄茅埂索玛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同年,该县成功举办美姑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文旅节庆活动,全方位展现美姑“彝族文化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美姑县不仅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组成部分,更积极融入“大峨眉”文旅品牌,在全省“十大品牌·四大走廊”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
这里有着天赋秀美的自然环境:境内山峦起伏,林木葱郁,风光秀丽,有五级旅游资源4个,四级旅游资源35个。享有大风顶草原、大风顶雪凇、黄茅埂索玛花、黄茅埂日出、黄茅埂云海、毕古纳龙、美丽角湖、燕子崖、美女峰、溜筒河大峡谷、“地球边缘”——龙头山大断崖等盛名景点。春来山花烂漫,锦绣满园;夏至万树披绿,郁郁青青;秋季枫树着红,层林尽染;冬日玉树琼花,景象万千。
美姑是彝族地区毕摩人数最多、经书最齐、法器最完备的县。全县有大小毕摩6000余人,经书种类繁多,囊括天文、历史、地理、哲学、教育、医疗、音乐、美术等。各类民俗仪式活动达268种,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毕摩文化之乡”。“尼木措毕祭祀”、毕摩音乐和毕摩绘画荣登国家级非遗项目宝座。
近年来,美姑县充分发挥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优势,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将“赏花经济”和周末乡村游、休闲游进行有机衔接,在全县打造了周末乡村网红打卡点。不少乡村结合实际情况、立足特色产业、融合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有看头、有逛头、有玩头的特色农旅打卡点、网红打卡点,既提升了农旅“人气”,也带动了村民“财气”。花经济夯实了村集体经济,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赏花经济”既美了乡村富了口袋,又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让乡村走上了一条“农旅结合”的旅游发展之路。
未来,美姑县将全力做好文旅产业文章,进一步提升完善黄茅埂索玛花景区、非遗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加快大风顶毕古纳龙、黄茅埂、龙头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巴普镇和洛俄依甘乡农旅融合、井叶特西民宿、洒库自驾房车营地等旅游项目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着力构建“一园三区+乡村旅游”空间布局。
同时,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和独具魅力的凉山文艺副中心建设为带动,依托“古彝圣地、非遗之都”优势,把大风顶特色旅游开发纳入凉山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促进美丽乡村百业兴旺、富民增收,描绘美姑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