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8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21级6班的雏鹰小队来到叮叮书房,学习传统“芒种”民俗,欣赏“芒种”诗歌,并亲手制作小麦特色手工制品,开展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芒种,别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干支历午月的开始。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农事耕种以芒种为界,此后作物种植的成活率会逐渐降低,深刻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对节令的智慧把握。
在老师的引导下,雏鹰小队的队员们首先学习了芒种的基本常识:“芒”指有芒刺的作物,如稻、稷等;“种”则既指种子,也指播种。接着,队员们了解了芒种“三候”——在此节气期间活跃的三种代表性动物:螳螂、伯劳鸟和反舌鸟。
随后,叮叮书房的老师为队员们生动讲解了芒种的传统习俗:祭祀花神、煮青梅以及举行安苗仪式。老师还带领大家共同鉴赏了白居易描绘农忙艰辛的诗作《观刈麦》。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队员们的知识视野,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体悟。
诗歌鉴赏之后,活动进入了动手实践环节——制作小麦主题手工制品。拿到扭扭棒等材料后,队员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将手中简单的材料,幻化成金灿灿的稻穗和青翠喜人的麦秆。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制作,大家都成功完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麦作品。当亲手制作的“麦穗”呈现眼前时,队员们仿佛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收获时的喜悦与满足!
这次沉浸式的芒种文化体验活动,让雏鹰小队的队员们不仅收获了节气知识和手工技能,更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悟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一收一种,蕴含着生活的智慧;一耕一耘,筑造着未来的基石。相信这份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感知与敬意,将如一颗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珍惜当下,尊重劳动,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代代相传。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