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卫辉市顿坊店乡水屯村村民在用地下水洗菜。
村民家门口一年前埋设好的自来水管。
□本报记者 翁韬 文/图
对于卫辉市顿坊店乡水屯村村民陈万林(化名)来说,隔三岔五骑上三轮车、带上水桶去村里的安全饮水站拉水,是他近几年来的一项日常功课。
“这几年雨水大,村里的地下水位高,以前打的浅水井,水垢太大,吃不成了。”陈万林说,记者拉开陈万林家的水井盖,看到井水距离井口不到1米深。在陈万林家,地下水主要是日常洗洗涮涮,而做饭、饮用水还是要去村里设置的农村安全饮水站去拉。
据村民介绍,村里现在有4处供水点,有两处是由政府部门设置,水价相对便宜,另两处是私人设置的直饮水点,水价为3元钱一桶。
记者在周边的顿坊店村、小双村等乡村走访,发现大多数的村里也都设置了农村安全饮水站,通过过滤、处理地下水可以实现用水安全。但是,这类设备的处理水量有限,在取水量大的时候往往会“掉链子”,排队取水就成了家常便饭。
在小双村,一位在取水的村民告诉记者,每年过年期间,返乡的村民较多,用水量骤增。在取水高峰时间段,饮水站前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甚至有时候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取到水。
记者了解到,家里有孩子的村民大多会选择去直饮水站拉水吃,虽然麻烦一点,但是大家认为“水质会更有保障一些”,也有不少村民为了省钱直接取用地下水。
在小邵庄村,村民赵大伟(化名)家的院子里放置了两个大水缸,从井里抽取的地下水,要在两个缸里沉淀一段时间再使用。在赵大伟看来,这样澄清一下可以让水质好一点。跟前些年相比,赵大伟觉得现在的井水喝起来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就是水少了一点“清甜味”,烧开后明显“水垢大了,水浑浊了”,壶底没多久就结了一层厚厚的水垢。
采访中,不少村民表示,无论是直饮水点取水也好,还是简单处理地下水的方式也罢,面对当地地下水位偏高、浅表水质欠佳的现状,这些都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还是要通自来水。
“通自来水的事,村里都说好几年了,去年4月,自来水管道就铺到了各家各户门口。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停到那了,这眼瞅着又过去一年多了,自来水还是没有入户。”陈万林指着房后的一根黑色塑料管告诉记者。在周边几个乡村,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不少群众都在问,啥时候才能吃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