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家在现实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干部盲目跟风,看其他城市发展快就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不顾实际跟投热点项目;有的干部当“甩手掌柜”,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下属只管大量引进项目,不管能否真正落地……凡此种种,不顾当地实际情况搞发展,结果往往并不如意。
11月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评论文章,聚焦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的典型案例。其中,湖南省耒阳市盲目打造“百亿级”童车产业园的闹剧,发人深省。当地在缺乏产业基础与龙头企业带动的条件下,未经充分论证便仓促上马,甚至夸大宣传、虚报产值以掩盖问题,最终仅实现千万元级产值,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此类行为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严重制约了地方长远发展。事实证明,脱离实际的发展规划,再宏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此类脱离实际的发展乱象并非孤例。从吉林东丰投入巨大却长期亏损的梅花鹿产业创投园,到部分城市使用率不足三成的国际会展中心,这些“政绩工程”的背后,无不是扭曲政绩观在作祟。少数干部将个人晋升置于民生福祉之上,以“表面光鲜”代替真实作为,不仅让地方背上沉重债务,更寒了群众的心。
问题屡禁不止,归根结底在于思想认识与制度执行的双重偏差。部分干部虽把“发展经济”挂在嘴边,却不愿沉下心来做调研,背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更关键的是,一些地方考核机制仍存在“唯GDP论”的倾向,对项目实效、民生改善等长远指标关注不足,倒逼干部追求“短平快”项目。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正思想,也要建机制。广大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将“为民造福”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决策环节必须做实调研论证,杜绝“拍脑袋”定项目;监督环节则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项目实效与债务风险的监管,严格落实决策终身追责制。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数字政绩”“虚假政绩”,确保公共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政绩的成色终须实践检验。脱离实际的“虚功”注定行之难远。唯有坚持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谋划发展,方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既是整治形式主义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杨阳萌
主播/汪林静
视频/赵哲铭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