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师喆
“启动风机叶片巡检!”
平台巡视指令一下达,系统就自动分派任务,多个无人机飞向指定的点位,随着摄像头的快速旋转,在线监测系统开始收集并分析数据,高效完成风机巡检作业;配电机房内,一排排巡检机器人“各司其职”,对设备展开巡检,对故障及时预警,确保生产安全……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电设备布局不断优化,风电“大叶片”让能源采集效率越来越高。但叶片生命周期管理、叶片缺陷监测手段和维护成本等现实问题,制约着风力发电的智能化发展。
“常规的叶片巡检作业往往采用望远镜、吊篮、回形平台等方式,不仅效率低、强度大、安全风险高,还要承担停机损失的发电量。我们通过‘无人机巡飞+AI智能分析’的方式进行叶片巡检,既能保障人员安全,又让数据更精准、生产更高效。”5月27日,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周崟灏对记者说。
“无人机巡飞+AI智能分析”模式主要利用无人机挂载“毫米级高精度摄像头”,拍摄风机叶片,并对采集到的风机叶片缺陷进行数据集标注,最后基于训练服务器进行模型训练。
“应用结合AI技术的巡检模式,可实现风机自动运维,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预警,还能给出解决方案,既保障了生产安全,也实现了风机运维的降本增效。”他说。
风电设备往往体型庞大,布局分散,位置偏远,该研究院针对客户需求开发了人工智能风电机组在线状态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以科技手段对这些“大块头”进行智慧远程运维。
周崟灏以该平台塔筒沉降监测系统举例,目前陆地上风机的塔筒高度大多在50—120米之间,气候、地基沉降等因素容易造成塔筒各节连接部位松动。如果检查不及时,遭遇恶劣天气时,塔筒会发生晃动过大甚至倾覆等情况。
塔筒沉降监测系统,集成了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对运行中的风电机组进行实时连续监控,实现远程报警、历史数据提取,远程对风机端主机软件进行更新、重启。
今年2月,依托该研究院数字赋能团队组建的中科深创(郑州)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展配电房机器人、机舱机器人、新能源智能运维平台等产品研发。目前,配电房巡检机器人已在台前、社旗风电场配电房投入使用,机舱巡检机器人已在新乡田园风电场投入16台稳定运行。
“当前,我国能源行业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河南也正深化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希望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助力传统工业运作模式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1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