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5月31日至6月4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举行。ASCO年会是世界上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肿瘤学大会,今年参与人数达4.4万人。齐鲁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联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sitamab Vedotin (RC48), Tislelizumab, and S-1 as a first-line therapy for HER2-overexpressing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 (RCTS)” 从7000余项研究中脱颖而出,被大会选为口头报告。

6月2日下午,“临床科学研讨会——在消化道肿瘤探索新型抗体治疗”在芝加哥会议中心举行,刘联教授代表研究团队进行了正式的口头报告。这项研究由刘联教授发起,齐鲁医院肿瘤内科作为组长单位,经科学性审查和伦理委员会批准,在clinicaltrial网站注册,联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省内8家三甲医院共同完成入组。研究旨在评估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和S-1联合这一全新的治疗方案作为HER2过表达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GC/GEJ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方案的总体缓解率(ORR)高达95.0%,较传统的治疗方案提高1倍。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在HER2 2+/FISH阴性及PD-L1 CPS<1患者中也展现出显著疗效,突破了既往研究的瓶颈。此外,该方案在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可控,充分展现了这一组合疗法的高效、低毒潜力。该研究引起了现场和线上听众的极大关注,会议专门邀请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FundaMeric-Bernstam教授进行点评,Funda教授对该研究的创新性设计和突破性疗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代表了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大趋势。在讨论阶段,现场学术气氛热烈,刘联教授与现场主席团成员和现场、线上听众展开了积极的互动问答,对研究设计、结果解读、未来方向进行了充分交流。

近年来,刘联教授高度重视和切实推进肿瘤内科的临床研究工作,带领在临床研究和创新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这次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晚期胃癌中ADC与免疫治疗、化疗药物联合进行的一线治疗效果的临床试验,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刘联教授也是继2019年在欧洲肿瘤内科大会(ESMO)上作口头报告后,时隔五年在ASCO上作口头报告,成为山东省内在两大肿瘤学顶尖学术大会上作口头报告的第一人,体现了齐鲁医院肿瘤学科科研水平的领先地位。刘联教授在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中国临床研究的崛起势不可挡”的观点,也成为与会者的共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