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山不过来我过去
朱华贤 (曾在玉环教过书)
我要到玉环去教书了。这事怎么向母亲开口呢?我一直在犹豫、在犯愁。
我们虽然有四个兄弟,可我清楚,在我母亲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她就希望经常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当年我哥哥到上海去当兵,说好三四年以后就回来,可她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了好一会。何况我走得更远更偏,时间也不定。
调令已经放在我的包里好几天了,在月底前,我必须到玉环教育局报到。我觉得不能再瞒下去了。迟早总要说的。今天,必须明确地告诉父母亲了。怎么说呢?我想,还是在吃中饭的时候。不应在刚开始吃的时候,而是在将要吃完饭的时候。大家刚端起饭碗就说,如果母亲受不了,那这餐饭说不定就吃得凄凄惨惨了。
饭还是在父母的平屋里,弟弟已经知道我要调动,他特地过来作陪。以前,我在城里教书时,通常是相隔半个月左右回老家一次。我每次到家,母亲总要去买点荤腥,半只鸭子啦,一个鱼头啦,再匆忙,也会煎几个荷包蛋。而这次,桌上鸭、鱼、蛋都有。我一惊,难道弟弟提前透露了信息?再一想,不可能的,我明确告知过弟弟的。从母亲的神态上看,她应该还是蒙在鼓里的。饭吃到尾声时,我干咳一声后说,姆妈,我要调工作了。
调工作,到哪里?
玉环。
月华?月华在哪里?姆妈肯定没听说过。
是个县。
玉环!弟弟纠正说,宝玉的玉,耳环的环。
爹停下咀嚼,说,玉环,没听到过。
母亲不识字,一脸茫然。过了一会儿,她问,有多少路?弟弟又解释说,有点远,但不算很远。就在我们浙江省内的。爹问,在哪个方向的?
我扬起手,往东南方向指了指。
姆妈又问,有多少路?
大概六七百里吧!
这里到上海是多少?
一百多吧!
六七百!姆妈一听,捧着的饭碗抖动起来,她把它放下,重复着,六七百?比去上海远得多呀!在姆妈的头脑里,找不到参照数。她以凄惶的眼睛看着我,这意思分明是:这么远也要去?
爹在估算,说,到绍兴是六十里。他和娘曾经去过一次绍兴。这也是父母俩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墙上正好贴着一张中国地图,弟弟站起来,想从地图上找到玉环的位置,可找了好一会儿,没有找到。他问我,玉环是不是在温州边上?怎么没有?
我说,这是中国地图,浙江地图里应该有。
弟弟不说了,但我知道,他一定在这样想:地图上都没有一个点,这地方一定小得不得了。
过几年我会调回来的。我这样安慰着父亲和母亲。我忽然想到,前段时间特地买的那张浙江省政区图,就放在抽屉里,连忙找出来查看。玉环倒是有的,只是很小的一点。我急忙折拢,觉得还是不让父母看为好。
弟弟插嘴说,路上一天工夫够了吧?
差不多吧。
怎么去?姆妈接着问。
乘汽车,杭州。其实,我也没有到过玉环。我只是听妻子说,从杭州武林门长途汽车站乘车可以直接到的。
姆妈不再吱声了,她站起,默默地收拾碗盏。她知道,孩子大了,应该由他们自己做主了。
这是1981年9月底,我与父母及弟弟的一个对话片段。当时的我,年轻气盛,觉得到哪儿都一样;可对父母来说,就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事。当时的人,是极少奔赴在外的。对农村人来说,出县是大事了,出省则是极个别的,至于出国,嘿嘿,开什么国际玩笑!
从此以后,我每年都有一两次玉环与萧山之间的往来。每一次往来,我都得下好大的决心,都要提前几天准备,物质的、时间的、心理的准备,甚至要打算出现意外。
从萧山到玉环,我先得提前两三天到武林门汽车站买好票。萧山没有专门到玉环的车,到杭州当天买票肯定不行,因为发车时间是5:30分;提前一天去买票也有风险,杭州到玉环的汽车一天就一班,基本上座无虚席。必须提前两三天买票,去乘车又必须在前一天赶到杭州,在汽车站附近找个旅馆住上一夜。乘上车以后,汽车的行进路线是:武林门—萧山—绍兴—上虞—天台—临海……玉环。也就是说,我必须走一段回头路。车上整整12个小时。中饭通常在天台的路边饭店里吃。这路边饭店,满地是垃圾和污水,价格还高得离谱,可别无分店,仅此一家。正常情况下,到玉环是下午5:30分。这个时间,春、夏还好,如果是冬季,那早已漆黑一团了。司机必须打开大灯驾驶了。假如遇到意外情况,比如交通事故,比如汽车爆胎,那就说不准了。
记得有一次,到玉环车站已经是九点多了。我当时住在解放塘农场,离城关还有十里路。人已非常疲惫,不得不在玉环先宿一夜。乘坐几次之后,我发现,从武林门发车,必定要经过萧山的五七路口,时间大约是一个钟头,而且有时还有二三个空位。那我为什么不在五七路等呢?这不是可省去提前买票和在杭州住宿的时间吗?我知道这是冒险的行为,可如果冒险成功,不但省时而且省钱。我的老家在盈丰,就是现在亚运会场馆附近,现在是一派大都市气象,可那时,还是一片草塘。有一次,一大早,我叫弟弟用自行车送我到萧山的五七路口,等啊等,终于等到写着“杭州—玉环”的车,我和弟弟使劲地向司机挥手,可它速度都没有放慢,一冲而过,也许车内已经满座,也许不允许随意停靠。我只好直接坐萧山到杭州的公交车,到武林门买第二天的票。从此再也不敢在萧山拦车了。
从玉环到萧山,似乎要方便些。但其实也是颇费口舌的。在玉环上车也得起早,因为也是5:30分发车。哪怕就住在城关,这一夜也肯定提心吊胆,不时看钟表,特别是冬季,这个时间点,天还是墨暗墨暗的。让我最担心的,是到达萧山时的纠结。车票是玉环到杭州,萧山在中间,但萧山不设玉环车子的停靠点,我想停,是破例。停在哪里,就要看司机的心情。特别是当我有行李放在行李架上的时候,我拿行李,要耽误司机和其他乘客几分钟的时间,而这个时候,都是黄昏时分,大家归心似箭。
而我回萧山,通常是逢年过节,大多会有行李。因此,我必须在路上早早地讨好司机,捋司机的顺风毛,同时还得讨好乘客。为此,我自己不抽烟,可每次都专门买一包好烟。绍兴一过,就要做好准备,就先一遍遍提醒司机,同时还得向其他乘客赔笑脸。有一次,我要求司机给我在五七路口停一下。他没有反应。我知道,没有反应,基本上等于答应了。我知道,不是司机人不好,而是那时的司机都比较牛,车辆少嘛!
司机行驶到离五七路口还有两公里左右时,前面出现了交通事故,车子停了下来。司机高声说道,哪个要下车?就在这里下!我连忙解释,师傅,离五七路口还有不少路呢?你不下,等会就不停,直接到杭州。我犹豫了一会,狠狠心,只得下。假如真的到杭州,不知要增添多少麻烦。下车后,我背一包,拖一包,挟一袋,一步一步地往五七路口挪移。等在那里来接我的弟弟,真聪明,他说他看到玉环到杭州的车子一晃而过,估计我提前下车了,就主动往前走。
两三年后,我在玉环的朋友和熟人多了起来,其中包括有个学生的家长,就在车站工作。我买好玉环到杭州的车票后,就委托学生家长帮我打听一下,开车的司机是谁,并要他帮我说说情,以便我能够顺利地在萧山五七路口停一下。
除了时间的漫长与上下车的麻烦之外,还有就是途中的惊险。从萧山到玉环,必须翻越好多山岭,其中的黄土岭和回字岭,是以高、陡、急转弯多而著称的。许多路段,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经过这些地段,司机和乘客都是悬着心的。每次经过,总有一些人埋下头,或者干脆用帽子或围巾把自己的眼睛蒙住,不敢看窗外。
1981年至1991年,这是我在玉环工作的时间。除了交通上不便,其他都非常顺畅。离开玉环后,我隔三差五地回过玉环,总体感觉是时间越来越省,速度越来越快。今年,2023年清明前,我和妻子一道到玉环祭奠岳父岳母。来回之方便,乘坐之舒适,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路线是:杭州南(萧山)8:23分坐动车,到温岭是10:36分,走出火车站,门口就有到各地的汽车等候着。约坐了一个小时的汽车,玉环城关到了。火车和汽车加起来,三个半小时都不到。那天,我们在家里吃早饭,中饭在舅佬家里吃。不起早,不落夜。今昔一比,天壤之别。据说,直接到玉环的火车有可能在三五年之内开通了。到时候,至少又能节省半个小时了吧。
前段时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穿越秦岭送钥匙》。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住在西安的儿子,因为一阵风,把家里的门突然撞上了,钥匙落在里面。儿子打电话给在安康的父亲,要他把留在家里的备用钥匙送过来。父亲不理解,西安与安康有200多公里,中间隔着高入云天的秦岭山脉。儿子解释说,撬锁配钥匙,要物业开证明,派出所备案,自己还得请半天假,扣出勤奖等,还不如你送一送,秦岭贯通了,“子弹头”的“复兴号”两个小时就够了,车费单程不到一百元。父亲一想,有道理。儿子当即把手机上购的电子车票发给父亲。文章读后,让人感慨万千。
地球村,把地球说成像一个村子,够大胆了!其实,不是因为地球缩小了,而是因为信息交流同步了,交通快捷了,地球范围内的事,就像从村东到村西,分分钟就清楚,就能搞定。玉环到萧山,抑或萧山到玉环,两地的位置一丝一毫也没有移动,距离还是这么一个距离:361公里。可穿梭的速度和舒适度,无法比拟。这是什么?这是现代文明。山不过来我过去。人类用这样的方式改变着地球,改变着距离,也改变着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