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为文明城市创建添上一抹“志愿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1 14: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

景县扎实开展“红色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

为文明城市创建添上一抹“志愿红”

本报讯(郑蕊、时月美)连日来,景县以“双争”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争做文明公民 我为景县添彩”志愿服务活动,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化身志愿者,放弃周末假期下沉到各个小区网格常态化开展创城志愿服务,为文明城市创建添上一抹“志愿红”。

密切联系群众,争做文明创建的“宣传员”。“您好,我们正在进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民意测评的问卷调查,可以耽误您几分钟时间问几个问题吗”“您好,麻烦您将家门口的杂物清理干净,感谢配合!”近日,在广厦怡景花园小区内,景县审计局志愿服务队30余人身着红马甲,深入楼栋单元,挨家挨户发放景县市民文明礼仪手册,进行文明创建群众满意度调查,耐心向小区居民讲解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引导居民参与到创城行动中来。

模范带头践行,争当服务群众的“保洁员”。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践行文明,带领群众清理楼宇院内的乱堆乱放、绿化带内垃圾、小区楼栋废品垃圾等。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主动引导开展创城与提升自身文明意识相结合,共同维护小区卫生整洁。截至目前,生活小区整治共清理卫生死角、乱堆乱放2100余处。对大面积小广告进行了墙面粉刷,彻底清除楼道“牛皮癣”,以实际行动助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

坚持常态长效,争做文明创建的“监督员”。强化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伍的监督作用,针对踩踏花草、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飞线充电、遛狗不拴绳、车辆乱停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耐心劝导,并对相关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帮助群众筑牢环境卫生共同维护的大局意识,引导小区居民一起参与、相互监督,共同助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

下一步,景县将继续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社区、贴近群众,推深做实“红色星期六”结对共建活动,坚持创城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贡献党员先锋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挥宣传主阵地作用,突出志愿服务效能,利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组织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宣传平台作用,利用电视、官方微信公众号、村庄喇叭等全面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
2023-12-12 08:24:00
景县:清明踏青健步走  红色精神伴我行
...在公园内清理垃圾、打扫公园卫生,随后赴各大公园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志愿者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向全县群众传达了绿色、环保、文明、和谐的理念。
2024-04-04 09:34:00
景县大运河畔青年联谊会成功举办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抵制高价彩礼 倡树文明新风景县大运河畔青年联谊会成功举办活动现场。路畅 摄本报讯(见习记者韩敏通讯员路畅)春风拂面花满枝,四月芳菲正当时。近日,“浪漫花季·不
2024-04-18 09:24:00
景县67211户“美丽庭院”扮靓美丽乡村
...村文化和风情的庭院。景县妇联以“清洁、绿色、健康、文明”为目标,以提高家庭成员素养、弘扬良好家风、养成文明习惯、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以“人美、室美、院美、厨厕美
2023-01-21 12:46:00
景县结合群众需求开展“理论+”宣讲
...案例,让理论宣讲出新又出彩。充分发挥全县87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作用,通过采取“理论+文艺”“理论+实践”“云宣讲”“微视频下乡”等多种形式,提升理论宣讲效果
2023-06-27 05:34:00
景县妇联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宣传活动
...场。 苗长丽 摄本报讯(郑蕊、苗长丽)为进一步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升广大家庭文明素质,近日,景县妇联在龙华镇沙河湾等地开展了以“亲子手工 快乐相伴”为主题的文明家庭创
2023-08-10 08:45:00
景县举办全民健身中小学生游泳比赛
...赛现场付琳 摄本报讯(郑蕊、付琳)为深入推动“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提高全县青少年
2023-09-21 08:49:00
...多的亲朋好友,也让勤俭节约办婚礼、移风易俗树新风的文明风尚传遍景州大地。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许多新人不再追求排场和形式,而是选择举
2024-05-19 10:20:00
希望的田野  丰收的喜悦
...来之不易的丰收。“庆丰收促和美”,六个字蕴含着农耕文明千年常新的期盼。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的农耕文明反映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
2023-09-28 08: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