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14年,他们为贵州省玉屏县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14年,他们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暖心故事
跨越山海 “医路”情深
台传媒记者詹友平
“啪啪啪……啪啪啪……”
9月4日上午,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再次签订友好医院协议,持续了14年的对口帮扶,将再谱新篇章。“作为帮扶我院14年的‘老大哥’,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与我院缔结友好医院,延续了深厚的兄弟情谊。”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涛说。
“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把沿海先进医疗技术,带到玉屏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让当地百姓病有所医、病有良医。”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林峰说。
签订协议外,此次玉屏之行,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带来了涉及内科、外科多个领域的12名专家,他们结合玉屏县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开展义诊、手术指导、教学查房、新技术培训等,通过精准“帮扶”,进一步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科室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张文喜,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此次到达玉屏县人民医院后,第一时间来儿科开展工作。他一方面通过指导查房、新知识培训,给儿科的医护人员“传经”,另一方面,仔细地为儿科的未来发展“把脉”。
“儿科是一个小型的综合科室,我建议他们差异化发展,每个医生要有专长,这样就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张文喜说。
这里的儿科对张文喜来说,就像他的孩子一样。2012年,张文喜接受医院党委指派,来到玉屏县,为人民医院创立儿科。“创业”时的艰辛,让他记忆犹新,“当时真的是要人没人,要物没物。我记得就秦主任一个人是有儿科背景的。还有一个潘医生,是我和秦主任去大龙卫生院挖过来,其他医护人员都是临时组建找来的。”
从临时组建队伍到人员培训,从流程的创建到规章制度的设立,张文喜一点一点地把玉屏县人民医院的儿科“拉扯长大”。
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帮扶下,玉屏县人民医院的科室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技术帮扶 注入发展动能
此次前来的专家团队中,有一位特殊的成员,他叫朱丹阳,是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专家,也是2009年第一批对口支援玉屏县人民医院的专家之一。再次回到这片土地,这里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每一个变化,都让他无比激动,“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
刚“回到家”的朱丹阳,不顾舟车劳顿,就迅速投入工作。
“非常感谢!”刚刚做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陈女士紧紧握住朱丹阳的手。
据了解,陈女士是玉屏县人民医院开展免充气单孔腹腔镜子宫多发肌瘤剔除手术的第一例患者。为了完成此次手术,朱丹阳带来了自己发明的手术器械——单孔免充气系统。“我们采用免充气单孔腹腔镜的手术方法,切口非常小,不到1.5厘米,这样对病人的伤害也小,恢复起来就快。”朱丹阳说。
对玉屏县人民医院来说,朱丹阳的每一次到来,都给他们带来技术上的突破,为他们创造一个又一个“第一例”。2010年,朱丹阳主刀完成的2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填补了玉屏县人民医院该项技术的空白,也开创了该院能够开展重大手术的新局面。玉屏县人民医院院长邓友邦说:“朱院长这么多年来做的手术,不仅仅填补了我们县里的技术空白,有好几项填补了我们市里、省里的技术空白。”
科室健全了,技术提升了,管理规范了……2012年,玉屏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二甲医院的评审。时任玉屏县人民医院院长赵德福回忆:“台州来的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我们医院二甲这块牌子,一大半功劳是他们的。”
2012年,对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来说,三年帮扶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两家医院的情谊并没有就此结束。医院党委再次研究决定,将帮扶延续下去。
人才培养 为医院发展蓄能
2015年,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玉屏县人民医院搬进了新院区。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了。
“胆总管切开,直接在胆囊镜下取,取了之后放T管,这样子十二指肠乳头不会破坏掉,反流会好一些。”9月5日上午,在玉屏县人民医院的普外科病房内,一位86岁的老人,患有胆囊结石引发的急性胆囊炎,需要动手术。由于患者年纪较大,林峰带着徒弟——普外科副主任殷俊,对老人的身体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并指出了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这种“带徒制”始于2018年。当时,林峰带着博士团队来玉屏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为医院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博士工作站’,用博士带徒弟的方式,帮助这里的年轻医生快速成长,从而带动整个学科发展。”
深化合作 共筑百姓“健康梦”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从完善科室设置到技术帮扶,从人才培养到学科建设,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方位的帮扶下,这些年来,玉屏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迅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玉屏县人民医院平均每天门诊量从原先100多人增至800多人;年手术量从原先的1000多台增加到现在的6500多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30%左右。基本实现了当地近20万百姓“看病不出县”的愿望。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我院的帮扶、关心和支持,我觉得用‘感恩’两个字最贴近我内心的真实想法。”院长邓友邦说。
14年的帮扶,结出累累硕果。如今,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与玉屏县人民医院党委的引领下,两家医院再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赓续14年浓浓的“兄弟”情。林峰说:“东西部协作帮扶,对我们来说没有终点。我们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与玉屏县人民医院进行深入合作,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让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也让两家医院跨越山海的兄弟之情走得更远、更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3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