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河北新闻网讯(纵览新闻记者郑佳、周星宇)“现在大家所在的,就是1947年11月6日,晋察冀军区部队发起的石家庄战役实景场景。石家庄的解放,为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提供了样本……”。3月23日,石家庄市委“走基层”宣讲团成员、石家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国飞把思政课“搬”进石家庄市解放纪念馆,给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立体化的现场教学。
在这堂主题为“魅力河北蝶变石家庄,在红色历史中寻找新民主主义理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思政课上,张国飞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边参观纪念馆,一边梳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的鲜活故事。一名教师,一群学生,一问一答,各抒己见,让思政课在行走中落地生根。
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悟。2021级学生何盛杰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把小我融入大我的爱国情怀,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主动,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在新时代创造的无限机遇下,以青春之力、践行青春之志,凝聚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能量,创造新的奇迹,谱写新的篇章。
“此次是2024年石家庄学院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的第一站‘场馆里的思政课’,后期还会持续开展‘赶考路上的思政课’‘轨道上的思政课’‘田野间的思政课’‘海港里的思政课’等大思政课程,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充分利用河北红色资源开展大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张国飞老师表示,在推进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中,石家庄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持思政课建设“一二三”工程,一条主线:思是重点、政是方向、理是关键、课是载体;两项抓手:抓内容为王、抓方法创新为径;三个相通: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通,将“现场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获取”相贯通,将“以情讲理”与“以心育人”相连通,持续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据悉,通过“纪念馆+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馆课融合”将思政理论课搬进纪念馆,是石家庄学院深入开展“大思政课”育人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真实写照,也是有效践行学校“1396”发展战略的又一次尝试,以学生亲身体悟为主线,在现场参观、现场讲解、现场小组讨论、现场分享交流、现场教师点拨等“五环节渐进生成”模式中,让学生置身真实历史场景,在社会大思政课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弘扬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融入思政理论课中,提高了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实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的目的,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志,在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中汲取奋进力量,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