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信银行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2-17 15:3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今年3月,“五篇大文章”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明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是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作为金融行业的中坚力量,中信银行近年来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这一重要部署,不仅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不断探索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效率,在绿色低碳、普惠实体以及数字化转型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活力与潜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金融央企的使命与担当。

高效赋能,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其重要性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尤为突出。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对科技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为了深耕科技金融这一关键领域,中信银行围绕全周期、全产品、全方位的核心理念,着力提升金融供给质量,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专项考核、专业审批、专职尽职免责、专业风险评级、专门资源保障、专属产品创新“六专机制”,推动科技金融赛道建设全面提速。

机构设置上,中信银行不仅在总行及12家分行设立了科技金融中心,还精心挑选了200家科技金融先锋军支行,共同打造专业化敏捷体系。

产品创新上,中信银行基于资本市场九大类产品体系,叠加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火炬贷”、全线上产品“科创e贷”、聚焦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贷”,服务科技人才的“科创个人信用贷”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以及各区域属地化专项产品,推出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组合,致力于为各类科技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风险控制上,中信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深入贯彻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配置“五策合一”,坚持投研驱动,在提升业务人员信贷能力的基础上释放科技金融业务的生产力,以专业服务严守金融安全底线,为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保驾护航。

在“六专机制”的引导下,中信银行已形成一套基于产品、生态、协同的科技金融“特色打法”。截至2024年11月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54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

“四绿”为主线,全面支持绿色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当前,在全球经济面临生态和气候挑战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方向。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金融创新路径,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绿色领域流动,促进资金要素在绿色企业与绿色产业中的流动和增值,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力量。

自2023年以来,中信银行就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资源配置、产品方案等多角度整体布局,以“四绿”为主线,积极将各项政策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全面支持绿色发展。

一是优选绿色行业,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支持包括清洁能源、节能降碳、环境保护在内的7大领域;二是精选绿色客户,聚焦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的头部客户,结合“五策合一”研究成果,形成首批百户绿色客户名单,并将定期更新和扩充。三是丰富绿色产品,中信银行充分发挥中信协同优势,结合场景需求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特点,立足于“银行+银行子公司+集团子公司”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实业、绿色咨询在内的“1+N+N”绿色金融产品谱系;四是开展绿色服务,依托碳技术及碳咨询打造“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特色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20日,中信银行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中证中信银行生物多样性优选信用债指数”在京发布。作为国内首条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债券指数,不仅填补了国内绿色债券领域的空白,也是继中信银行2021年签署《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后,推进国内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创新实践。

截至2024年9月末,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5791.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1.30亿元,增速26.17%。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年期200亿元绿色金融债;累计承销绿色债券37只,金额达139.20亿元。

“乡村+小微”,点亮普惠金融之光

2023年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提出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要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档”的银行,中信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对乡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构建新时代乡村发展新格局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中信力量”。

在机构设置上,中信银行依托普惠金融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推动机制,构建了“1+12+20”的总分支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即1个总行统筹部门、12家乡村振兴重点分行、20家乡村振兴示范支行,进一步加强了乡村振兴业务推动合力。

在创新策略上,中信银行发挥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优势,制定了《中信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综合方案》,并携手中信咨询、中信农业等集团子公司,围绕农业数字化、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金融+科技”“融资+融智”等乡村振兴协同服务模式。同时,中信银行还打造了银政、银保、综合融资等多种乡村振兴特色服务模式。

近年来,中信银行推动小微金融服务亦取得良好成效,呈现出量增、面扩、价稳、质优的特点。该行2023年度金融监管总局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获评最高等级“一级”,连续四年同业领先;其构建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生态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截至2024年9月末,中信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4万亿元,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比超过30%,增速远超各项贷款增速,增量占比超过60%。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近年来累计下降3.5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和续贷等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资产质量持续稳定在较好水平。

“幸福”升级,构建养老金融之盾

守护银发岁月,共筑养老安全。

日前,中信银行升级推出“幸福+”养老账本3.0,从记账功能、养老规划、产品推荐、服务整合、设计体验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为居民打造“好用的养老记账簿”,帮助客户更好归集金融+非金融养老资产、一站办理养老服务、攒好养老钱。

今年以来,中信银行组建养老金融工作小组,印发专项行动方案,为集团协同和全行联动提供融合敏捷的机制保障。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养老账本累计用户466.29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128.53万户。

同时,中信银行在其APP内上线“养老地图”“养老社区”模块,居民可以在线浏览全国29个城市67家养老社区情况,并通过地图查询周边养老机构、老年大学、医疗机构、社区消费等,实现养老服务资源“一站汇聚”;丰富“金融+医疗健康”服务品类,在养老账本中上线“医疗健康”模块,携手医疗行业头部企业为养老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优质健康服务;积极打造“产品+社区”服务新模式、探索“金融+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

依托中信集团协同平台,中信银行与集团旗下多家专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构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截至2024年11月,中信银行养老金融托管规模突破5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700亿元,其中企业年金托管规模前三季度增速居银行业首位。

科技强行 插上数字金融之翼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到2027年,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服务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适配度和普惠性明显提升。

中信银行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全面推进“数字”驱动的管理数字化、“策略”驱动的经营数字化、对准“效率”的运营数字化建设,全力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2024年9月,中信银行在北京宣布升级“中信同业+”平台,这是该行积极探索数字金融的创新之举,也是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的重要一环。该平台历经网络驱动、场景驱动和数字驱动的迭代升级,广泛链接客户多元金融服务需求。升级后的“中信同业+”平台基于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底座,云网融合、多云纳管、绿色节约的算力网络以及安全、高效的大模型算法,极大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年交易规模接近2万亿,签约客户接近3000户,成为中信服务金融机构的重要数字化平台。

2024 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还投产了天元司库标准版 2.0、智慧网银 5.0、集中量化交易平台、同业+平台等一批战略重点项目。零售业务持续构建面向亿级客户的智能营销及自动化运营能力,截至2024年9月末,全渠道部署策略超 2,600 个,为客户提供精准适配的产品、活动、资讯、关怀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公司业务创设普惠金融供应链线上化信贷产品,快速解决小微客户经营线上化融资需求,数字化有力赋能普惠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依托知识图谱技术构建 8.5 亿链式关系,在中小客群、信票甄选等核心场景落地应用。金融市场业务除了持续升级上述“同业+”平台,还构建跨境人民币自助服务体系,助力境外客户高效率跨境清算。打造托管业务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能力体系,依托智能化手段重塑营运全流程,开户效率较年初提升 50%,录入准确度从年初 60%提升至 90%。

展望未来,中信银行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深耕细作,充分发挥国有大行的担当与责任,以金融之力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更大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来,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切实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坚持与时代发展、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坚定落实“提高
2023-12-22 16:38:00
引金融活水灌溉科创企业 中信银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外,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近年来,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的独特优势,突出金融供给侧精准发力,扎根服务实体经济,构建专业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体系,极
2023-07-28 19:35:00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做好地方债发行服务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中信方案”
...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在集团党委、总行党委坚强领导下,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切实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在
2023-12-06 17:45:00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动员令。中信银行满怀建设金融强国,重任在我的魄力和决心,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血脉畅通”贡献中信力量。中信银行西安分行全行上下凝
2023-11-30 10:56:00
中信银行渭南分行助力区域经济高质发展
中信银行渭南分行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支持区域发展的实际行动。坚定服务实体经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4-02-29 11:32:00
服务世界温州人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中信银行温州分行服务世界温州人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中信银行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本报记者 邹雯雯通讯员 徐晨 梁海东 陈佳珏实体经济是金融的
2023-10-14 14:17:00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坚守金融初心 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人民网重庆1月13日电 近年来,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自身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推动,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2023-01-13 17:57:00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0条举措,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中信银行总行《中信银行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要求,立足区域民营经济特点,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锚定服务民营经济的精准性
2023-10-25 16:3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6月13日,中信银行联合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在海口成功举办“自贸全球 有信天下”——“企航自贸港”中信银行战略客户高端论坛。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方合英出席论坛并
2024-06-13 11:1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企业家故事 | 追“光”传奇,山东宇影李正坤和他的透镜宇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李庆都 通讯员 朱雪松 刘长胜在德州市临邑县,一座占地160亩的现代化企业中,近700名员工正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
2025-09-16 18:56:00
DEKRA德凯百年庆典隆重举行:传承百年使命,共创安全未来
2025年,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迎来成立一百周年。值此世纪里程碑之际,DEKRA德凯亚太区于9月1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百年庆典
2025-09-16 13:38:00
中国品牌,全球奖项:及象教育双奖加身,引领银发教育“中国服务”时代
9月13日,第四届全球品牌经济大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大会以“向远
2025-09-16 13:38:00
优机优补、有进有出:中国农机正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张一晓 潍坊报道当前,中国农机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国家通过“优机优补、有进有出”的补贴政策
2025-09-16 10:21:00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罗俊明)近日,开滦股份范各庄矿顺利完成SVG智能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安全生产的供电系统稳定性难题
2025-09-16 09:41:00
西贝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罗永浩
近期最热的事,毫无疑问,罗永浩大战西贝。如果你还没关注,也没事,差评君给你简单说下来龙去脉。9月10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
2025-09-16 05:14:00
江西超高压工程实现“智能”验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9月12日,随着一架无人机平稳返航,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赣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的全线数字化验收顺利完成
2025-09-16 06:53:00
南京天加环境攻克技术难题,“节能”和“减排”双路径绿色发展为地球控温1.5℃持续努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当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1
2025-09-16 07:46:00
“法国经验”遇上“中国制造”,南山飞卓攻克大飞机产业链“关键一步”——全球主力民航客机今后将用上“南京造”□通讯员杨淏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一个是欧洲排名第一的飞机精密零件制造商法国FigeacAero(下称“飞卓宇航”)
2025-09-16 07:46:00
最浪漫的潮州特产,统治美国人婚礼
凌晨3点,广东潮州。一家婚纱公司收到一封紧急邮件,屏幕那端,是美国客户的紧急恳求——“请务必保质保量,按时交货,拜托拜托”
2025-09-16 05:13:00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9-16 01:03:00
核电“听诊器”打破卡脖子壁垒 中船集团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烟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9月15日,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和第18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双展联动
2025-09-15 23:49: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职工自研装置投入使用 开启变电设备一键检测新模式
9月11日,在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500千伏仁义变电站内,一套由该局文峰职工创新工作室历经3年自主研发的“无线传输型的氧化锌避雷器多组同步带电检测装置”成功投入使用
2025-09-15 23:11:00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汪江涛:以人才体系创新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文/许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精准识别组织痛点,通过体系搭建、机制创新与人才激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动能
2025-09-15 11: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什么才算预制菜”,实则揭开了餐饮行业一个长期被回避的核心议题
2025-09-15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