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室温超导体”这一概念异常火热,“LK-99”这一词直接登上热搜。
就连“苹果一哥”郭明錤也参与到话题讨论中。
郭明錤今日发文称,常温常压超导体的商业化目前还没有具体时间,但未来如果能顺利商业化,将对计算机与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设计产生颠覆性影响,即便iPhone都能拥有与量子计算机匹敌的运算能力。
郭明錤称,计算机与消费电子的技术与材料创新,都是为了要实现高速运算、高频高速传输、小型化等要求,超导状况 (电阻消失) 特性将会颠覆既有的产品设计以及材料与技术的采用。
室温超导是什么?
室温超导,即在常温条件下实现的超导现象。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一些物质会进入超导态,此时电阻消失,电子在其中无阻碍地运动,这个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
没有电阻就不会产生焦耳热,因此可以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建设超导计算机;能够承载较大电流而不会有电流损耗,可制作高压输电线、超导电机等。
如果该成果被验证为真,人类将进入“超导时代”,将会对能源、交通、量子计算等多领域有望迎来根本性变革。
一旦室温常压超导实现,那么我们的手机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变革。届时,芯片不用再顾及发热的问题,手机也可以拥有小型超算的能力,数字技术迎来大爆炸。
由于没有损耗,电动汽车也将变得极为科幻,只需要很小的电池就能支持电动汽车跑几个月,充电焦虑完全不存在了。
室温超导怎么又火了?
上一次“室温超导”爆火还是今年3月份,当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Ranga Dias宣布在21度温度下就实现了超导,引发世界轰动,但最终被推翻是假的。
这一次室温超导再度火爆。近日,韩国一研究团队发布论文声称成功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室温超导体“LK-99”,该材料在常压下127℃就可达到超导临界点,该消息很快引起热议。
华中科大教授常海欣团队录制的视频显示,他们验证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该晶体悬浮的角度比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Sukbae Lee等人获得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
不过华中科大团队的队员表示:“目前只验证了迈斯纳效应。”没有新的信息可以判断该材料是否为超导体。
除了我国外,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也宣布,其通过进行计算机模拟,从理论上支持了这种材料具有常温超导能力的结论。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有媒体报道称,韩国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
第一篇论文的一作李硕裴(Sukbae Lee)接受采访时透露:已将总结完善后的研究结果投给正规学术期刊,很快就会接受同行评审验证。
总之,目前关于“室温超导”的争议仍然非常焦灼,最终能不能实现还不能盖棺定论,只能等科学家进一步验证钻研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8: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